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03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电源主体、一接电部以及一输出部,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电源主体,其中所述接电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供所述接电部被AC/DC电源供电,所述电源主体存储自所述接电部输送的电能,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一延伸端部和一充电连接端部,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分别自所述延伸端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输出电流。以输出电流。以输出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储能系统离并网功能使得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储能电源与电网间的交直流切换,在离并网功能中存储电量,以用于供电于紧急用电的设备。值得一提的是,并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与电网相连接,吸收电网电能或者向电网发电。离网是指用电或发电设备不与电网连接,由储能电源提供电能。
[0003]现有的储能电源设有多个输出接口,以用于不同的设备被连接于储能电源。用户通过一些数据线或者充电线将至少一个设备连接于储能电源后,所述储能电源可供电于设备。当储能电源供电于多个设备时,由于储能电源的输出端口的端口类型和数量的限制和设备的充电头类型的匹配量,常常需要将储能电源连接一个插排,以满足不同设备共同充电的需求。因此设备得与储能电源处在一定距离的空间范围内,并且设备必须要和所述储能电源通过电线连接,进而使得储能电源不能够为在一定距离外的至少一个设备方便地供电。更值得一提的是,多种电线被保持于至少二个设备和储能电源之间,容易发生磕绊、拉扯的意外,不利于用户安全方便地使用设备和储能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供电于至少二个设备,所述设备被间隔地保持。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能够给保持一定距离的至少二个所述设备供电,解决了用户不同位置的设备充电的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适用于户外环境,对于用户需要移动电源时,所述储能设备设有至少二个可充电于所述设备的充电设备。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至少一所述充电设备和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充电设备可被分离地供电于至少二个设备。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储能电源和至少一所述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被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后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设备的所述储能电源和所述充电装置可被分离的方式给不同位置的所述设备供电。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装置被以收容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源后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可
被置入于所述储能电源的方式被所述储能电源充电,使得所述充电装置和所述储能电源可被集成为一体,而不需要零散地被保持于不同的位置。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储能设备及其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设备以被所述储能电源支撑的方式电路连接于被所述储能电源,进而所述充电设备被所述储能电源供电。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图特地指出的手端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0014]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前述目的和其他目的和优势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储能电源,包括:一电源主体;一接电部,其中所述接电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供所述接电部被AC/DC电源供电,所述电源主体存储自所述接电部输送的电能;以及一输出部,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一延伸端部和一充电连接端部,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分别自所述延伸端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输出电流。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设备包括至少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一周向侧面,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靠近所述顶面,以供被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设备可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模块,其中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的位置选自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面、所述底面以及所述周向侧面的类型组。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设备包括一壳体,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设备被置于贴近所述壳体表面以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电路连接。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壳主体和至少一收容部,其中所述收容部被置于所述壳主体,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以供所述设备以所述收容部限位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包括至少一收容主体,并且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一导通所述收容腔与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其中所述充电设备被直推于被所述收容主体界定的所述收容腔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模块。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包括一收容主体,并且所述收容部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一导通所述收容腔与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所述充电连接模块以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并且被设置地朝向所述收容开口。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进一步地包括一收容主体和一弹出机构,其中所述收容主体界定所述收容腔,所述弹出机构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当所述弹出机构在一收容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不凸出所述收容主体的侧壁至所述收容腔;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凸出所述收容主体的侧壁至所述收容腔,以用于卡位。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容部的至少其中一个被可收纳地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收容部在一收容位置和一收纳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收容部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所述收容部和所述壳主体界定所述收容腔,当所述收容部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收容部被收纳地保持于所述壳主体。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
述底面的一周向侧面,其中所述收容部具有导通所述收容腔和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所述收容部的所述收容开口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面和所述的周向侧面的至少其中一个。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输出部进一步地包括一集成输出主体,其中所述集成输出主体和所述充电连接模块分别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输出电流,其中所述集成输出主体被周向地设置于所述壳体。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成输出主体包括至少一DC输出部和一AC输出部,所述电源主体包括一电池模块和一控制模组,其中所述供电控制模组可被电路连接于所述DC输出部和所述AC输出部,其中所述DC输出部输出直流电流,所述AC输出部输出交流电,所述充电连接模块和所述AC输出部错面地保持。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设备的插拔方向和所述集成输出主体的所述DC输出部的朝向共面或者所述充电设备的插拔方向和所述集成输出主体的所述DC输出部的朝向形成一定角度。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包括至少一有线充电连接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电源主体;一接电部,其中所述接电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供所述接电部被AC/DC电源供电,所述电源主体存储自所述接电部输送的电能;以及一输出部,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一延伸端部和一充电连接端部,其中所述充电连接端部分别自所述延伸端部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输出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至少一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一周向侧面,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靠近所述顶面,以供被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设备可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模块,其中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的位置选自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面、所述底面以及所述周向侧面的类型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壳体,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于所述壳体表面,所述设备被置于贴近所述壳体表面以被所述充电连接端部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储能电源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壳主体和至少一收容部,其中所述收容部被置于所述壳主体,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以供所述设备以所述收容部限位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收容部包括至少一收容主体,并且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一导通所述收容腔与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其中所述充电设备被直推于被所述收容主体界定的所述收容腔的方式被电路连接于所述充电连接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收容部包括一收容主体,并且所述收容部具有一收容腔以及一导通所述收容腔与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所述充电连接模块以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并且被设置地朝向所述收容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收容部进一步地包括一收容主体和一弹出机构,其中所述收容主体界定所述收容腔,所述弹出机构被设置于所述收容主体,当所述弹出机构在一收容位置和一释放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不凸出所述收容主体的侧壁至所述收容腔;当所述弹出机构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所述弹出机构凸出所述收容主体的侧壁至所述收容腔,以用于卡位。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收容部的至少其中一个被可收纳地被设置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收容部在一收容位置和一收纳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收容部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所述收容部和所述壳主体界定所述收容腔,当所述收容部处于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收容部被收纳地保持于所述壳主体。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以及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的一周向侧面,其中所述收容部具有导通所述收容腔和外部空间的一收容开口,所述收容部的所述收容开口被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顶面和所述的周向侧面的至少其中一个。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输出部进一步地包括一集成输出主体,其中所述集成输出主体和所述充电连接模块分别被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以输出电流,其中所述集成输出主体被周向地设置于所述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集成输出主体包括至少一DC输出部和一AC输出部,所述电源主体包括一电池模块和一控制模组,其中所述供电控制模组可被电路连接于所述DC输出部和所述AC输出部,其中所述DC输出部输出直流电流,所述AC输出部输出交流电,所述充电连接模块和所述AC输出部错面地保持。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其中所述充电设备的插拔方向和所述集成输出主体的所述DC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许乃前李亨柯亨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齐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