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01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包括机构本体和用于控制机构本体升降的操作控制器,机构本体包括加强底座和顶升架体;加强底座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下防护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底座,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交错架,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柱;顶升架体的数量有多个,多个顶升架体均匀分布于上防护框架内部的左右两侧;加强支撑钢管的承载强度,保证施工中所用支撑钢管的高度较高时,在顶升过程中,加强撑柱增强了支撑钢管的承载强度,使支撑钢管不易出现失稳的情况,且使支撑钢管不易变形,提高了支撑钢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支撑钢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支撑钢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梁顶升技术是利用一系列的顶升重型器械抬高桥梁的改造施工方式,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能借助外力将桥梁的上部结构提升到特定的高度,这种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会对原有桥梁的结构造成破坏,一般加高桥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加高桥梁的墩台,二是加高桥梁的垫石,这两种模式都可以将桥梁底部的空间增大,继而升高桥梁。
[0003]相关的箱梁顶升支撑结构主要由若干钢管和千斤顶组成,若干钢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在钢管端部的法兰连接成支撑柱,各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承台上,千斤顶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千斤顶远离支撑柱的一端与箱梁底部实心部位抵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若桥梁箱梁顶升高度较高时,使得施工中所用支撑柱的高度较高,在顶升过程中,支撑柱容易出现失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保证支撑柱的高度较高时,在顶升过程中,支撑柱不易出现失稳的情况。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包括机构本体和用于控制机构本体升降的操作控制器,所述机构本体包括加强底座和顶升架体;
[0007]所述加强底座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所述下防护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底座,所述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交错架,所述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柱;
[0008]所述顶升架体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顶升架体均匀分布于上防护框架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顶升架体由多个上下分布的支撑钢管和千斤顶组成,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承载端座,所述承载端座通过螺栓与位于上方支撑钢管固定连接,位于下方支撑钢管通过螺栓与定位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支撑钢管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上下两端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的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所述钢管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撑柱,所述加强撑柱外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钢管本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加强撑柱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加强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卡槽相匹配的定位卡柱;
[0010]多个所述顶升架体的上方设置有支撑顶梁,所述千斤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支撑顶梁的下端。
[0011]为了使支撑交错架对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起到支撑固定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螺栓柱,多个所述支撑交错架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安装螺栓柱相
匹配的连接座。
[0012]为了使支撑柱便于支撑上防护框架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侧固定座和多个侧套接座,多个所述侧固定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侧套接座的外部,所述侧套接座的上端安装与支撑柱相匹配的螺母。
[0013]为了增强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的连接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上端与侧套接座的下端相贴。
[0014]为了方便将支撑顶梁固定安装到顶梁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顶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梁条,所述定位梁条的下方螺纹安装有螺栓杆。
[0015]为了方便将两个相邻的支撑钢管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上法兰盘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螺纹杆,且多个安装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下法兰盘并固定连接有螺帽。
[0016]为了使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不易变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优选的,所述上法兰盘和下法兰盘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与钢管本体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加强肋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下防护框架和上防护框架提高顶升架体的安全稳定性能,启动千斤顶,使板梁实现顶升效果,便于将板梁顶起,在钢管本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柱安装加强撑柱,相邻两个钢管本体进行叠加安装时,上方加强撑柱下端的定位卡柱卡接到下方加强撑柱上端的定位卡槽内,进一步加强支撑钢管的承载强度,保证施工中所用支撑钢管的高度较高时,在顶升过程中,加强撑柱增强了支撑钢管的承载强度,使支撑钢管不易出现失稳的情况,且使支撑钢管不易变形,提高了支撑钢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的整体主视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加强底座和顶升架体的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钢管的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支撑钢管的剖视结构图。
[0023]图中:1、机构本体;2、加强底座;201、定位底座;202、下防护框架;2021、侧固定座;203、上防护框架;2031、侧套接座;204、支撑交错架;2041、连接座;205、安装螺栓柱;206、支撑柱;2061、支撑块;3、顶升架体;301、支撑钢管;3011、钢管本体;3012、下法兰盘;3013、上法兰盘;3014、安装螺纹杆;3015、螺帽;3016、加强肋板;302、千斤顶;3021、承载端座;303、支撑顶梁;3031、定位梁条;3032、螺栓杆;304、加强撑柱;305、固定柱;306、定位卡槽;307、定位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包括机构本体1和用于控制机构
本体1升降的操作控制器,机构本体1包括加强底座2和顶升架体3;
[0025]加强底座2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防护框架202和上防护框架203,下防护框架2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底座201,下防护框架202和上防护框架20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交错架204,下防护框架202和上防护框架20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06;
[0026]顶升架体3的数量有多个,多个顶升架体3均匀分布于上防护框架203内部的左右两侧,顶升架体3由多个上下分布的支撑钢管301和千斤顶302组成,千斤顶3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承载端座3021,承载端座3021通过螺栓与位于上方支撑钢管301固定连接,位于下方支撑钢管301通过螺栓与定位底座2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27]支撑钢管301包括钢管本体3011,钢管本体3011上下两端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的上法兰盘3013和下法兰盘3012,钢管本体301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撑柱304,加强撑柱304外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钢管本体301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柱305,加强撑柱304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卡槽306,加强撑柱3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卡槽3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用板梁顶升支撑结构,包括机构本体(1)和用于控制机构本体(1)升降的操作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本体(1)包括加强底座(2)和顶升架体(3);所述加强底座(2)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下防护框架(202)和上防护框架(203),所述下防护框架(20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底座(201),所述下防护框架(202)和上防护框架(20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交错架(204),所述下防护框架(202)和上防护框架(20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支撑柱(206);所述顶升架体(3)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顶升架体(3)均匀分布于上防护框架(203)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顶升架体(3)由多个上下分布的支撑钢管(301)和千斤顶(302)组成,所述千斤顶(3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承载端座(3021),所述承载端座(3021)通过螺栓与位于上方支撑钢管(301)固定连接,位于下方支撑钢管(301)通过螺栓与定位底座(2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钢管(301)包括钢管本体(3011),所述钢管本体(3011)上下两端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的上法兰盘(3013)和下法兰盘(3012),所述钢管本体(301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撑柱(304),所述加强撑柱(304)外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钢管本体(3011)内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柱(305),所述加强撑柱(304)的上端开设有定位卡槽(306),所述加强撑柱(3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卡槽(306)相匹配的定位卡柱(307);多个所述顶升架体(3)的上方设置有支撑顶梁(303),所述千斤顶(30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支撑顶梁(303)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粉宝徐李会戴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五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