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装置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96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承载通孔的加热组件,承载通孔用于承载待测试管,加热组件用于从待测试管的侧壁给待测试管内的试剂提供热量;以及光学检测组件,用于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加热组件上的承载通孔承载待测试管时未完全包覆待测试管底部,使得加热组件加热待测试管的侧壁的同时将待测试管底部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光学检测组件直接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光学检测组件距离真实反应区域近,检测光路短,荧光效果强,检测灵敏度高。此外,也由于光学检测组件从底部检测,无需在加热组件侧面开口,避免侧面开口影响加热和制冷的效率与均匀性导致的检测效率差的问题。均匀性导致的检测效率差的问题。均匀性导致的检测效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装置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仪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仪采用顶部检测或者侧面检测。
[0003]然而,顶部检测存在检测光路长,荧光效果弱,检测灵敏度低的技术问题,侧面检测存在侧面开口影响加热和制冷的效率与均匀性,降低检测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仪。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承载通孔的加热组件,承载通孔用于承载待测试管,加热组件用于从待测试管的侧壁给待测试管内的试剂提供热量;以及光学检测组件,用于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组件包括传导模块和包覆于传导模块外壁的加热模块,其中,加热模块用于产生热量,传导模块具有承载通孔,传导模块用于将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待测试管的侧壁。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传导模块包括变温金属块,加热模块包括正温度系数陶瓷加热片。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通孔的个数为1,待测试管底部处于承载通孔内,其中,光学检测组件的检测头插入承载通孔,以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待测试管底部与承载通孔靠近光学检测组件的一端齐平;或,待测试管底部穿过承载通孔并延伸至承载通孔的外部,待测试管延伸在承载通孔外部的部分与待测试管的长度比小于或者等于0.15。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散热组件,散热组件通过加快空气流动从而使待测试管降温。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组件包括:风扇,用于产生气流;以及与风扇连接的导流罩,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引导至加热组件处。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罩的出口处的气流直吹加热组件的侧壁。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驱动光学检测组件的电机;以及与加热组件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测试管的实时温度。
[0014]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仪,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检测装置。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加热组件上的承载通孔承载待测试管时未完
全包覆待测试管底部,使得加热组件加热待测试管的侧壁的同时将待测试管底部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光学检测组件直接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由于光学检测组件和待测试管底部之间没有其他结构阻挡,光学检测组件距离真实反应区域近,检测光路短,荧光效果强,检测灵敏度高。此外,也由于光学检测组件从底部检测,无需为实现侧面检测在加热组件侧面开口,避免侧面开口影响加热和制冷的效率与均匀性导致的检测效率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a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0018]图2b为图2a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2c为图2a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沿C

C方向的剖视图。
[0020]图2d为图2b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PCR技术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通过采集扩增过程中样品的荧光信号强度,得到样品中目标DNA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技术实现了对样品中微量的目标DNA片段的迅速大量扩增及检测,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23]现有技术中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仪采用顶部检测或者侧面检测。但从顶部检测,PCR反应液集中在待测试管的底部,荧光检测机构距离真实反应区域较远,检测光路长,荧光效果弱,检测灵敏度低,从侧面检测,需要在包覆在待测试管外的加热组件的侧面开口,开口减少待测试管与加热组件的接触面积,影响传导效率与均匀性,从而降低检测效率。因此,亟需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24]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承载通孔的加热组件和光学检测组件。其中,承载通孔用于承载待测试管,加热组件用于从待测试管的侧壁给待测试管内的试剂提供热量,光学检测组件用于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加热组件上的承载通孔承载待测试管时未完全包覆待测试管底部,使得加热组件加热待测试管的侧壁的同时将待测试管底部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光学检测组件直接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由于光学检测组件和待测试管底部之间没有其他结构阻挡,光学检测组件距离真实反应区域近,检测光路短,荧光效果强,检测灵敏度高。此外,也由于光学检测组件从底部检测,无需为实现侧面检测在加热组件侧面开口,避免侧面开口影响加热和制冷的效率与均匀性导致的检测效率差的问题。
[0025]下面结合图1至图2d进一步举例说明本申请提及的检测装置。
[0026]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的主视图。图2b为图2a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检测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2a和图2b所示,该检测装置包括加热组件1和光学检测组件2。加热组件1用于从待测试管的侧壁给待测试管内的试剂提供热量。光学检测组件2用于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
[0027]具体而言,加热组件1具有承载通孔11,承载通孔11用于承载待测试管。如图1所示,加热组件1可以为长方体,承载通孔11穿透长方体的一组相对面,多个承载通孔11在加热组件11排列为一列。
[0028]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组件1也可以是正方形或者菱形等其他形状,加热组件1上承载通孔11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者多个,承载通孔11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承载通孔11也可以按照矩阵形式排列。
[0029]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上的承载通孔11承载待测试管时未完全包覆待测试管底部,使得加热组件1加热待测试管的侧壁的同时将待测试管底部暴露出来,从而使得光学检测组件2直接从待测试管底部检测待测试管内的试剂。由于光学检测组件2和待测试管底部之间没有其他结构阻挡,光学检测组件距离真实反应区域近,检测光路短,荧光效果强,检测灵敏度高。此外,也由于光学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承载通孔的加热组件,所述承载通孔用于承载待测试管,所述加热组件用于从所述待测试管的侧壁给所述待测试管内的试剂提供热量;以及光学检测组件,用于从所述待测试管底部检测所述待测试管内的试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传导模块和包覆于所述传导模块外壁的加热模块,其中,所述加热模块用于产生热量,所述传导模块具有所述承载通孔,所述传导模块用于将所述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待测试管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模块包括变温金属块,所述加热模块包括正温度系数陶瓷加热片。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通孔的个数为1,所述待测试管底部处于所述承载通孔内,其中,所述光学检测组件的检测头插入所述承载通孔,以从所述待测试管底部检测所述待测试管内的试剂。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战会周辉张彦杰
申请(专利权)人:微纳芯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