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93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0
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外盒体,所述外盒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上设有第一开口;内托体,所述内托体活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内托体内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被包装物,所述第二容纳腔上设有第二开口;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内托体之间,配置为锁定或解锁所述外盒体容纳的所述内托体;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配置为在所述内托体解锁并移出所述外盒体时,在力的作用下顶升所述被包装物。本申请提供的包装盒,通过设置限位机构限制内托体相对外盒体开合,使得外盒体与内托体能够牢固装配,进而防止被包装物不慎落出,同时避免儿童误开包装盒。盒。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盒


[0001]本申请涉及包装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社会对包装盒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以及稳定的支撑结构,对包装盒的多功能整合能力等其他方面也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
[0003]为了提升包装盒的开合体验,部分包装盒会设置插接侧板以及插接槽等结构,来确保内盒和盒体装配的牢固性,然而会导致包装盒的开合过程操作繁琐、使用十分不便,因此,必须对应包装盒的开合、及包装牢固性问题做出改进。
[0004]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牢固的包装盒。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外盒体,外盒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上设有第一开口;内托体,内托体活动装配于第一容纳腔内,内托体内设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被包装物,第二容纳腔上设有第二开口;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位于外盒体与内托体之间,配置为锁定或解锁外盒体容纳的内托体;顶升机构,顶升机构位于第二容纳腔内,配置为在内托体解锁并移出外盒体时,在力的作用下顶升被包装物。
[0007]可选地,外盒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一侧壁形成第一容纳腔,且第一侧壁上设有限位孔;在内托体完全容纳于外盒体状态下,限位孔位置与连接于内托体上的限位机构相对应,以实现内托体与外盒体的锁定。
[0008]可选地,限位机构包括弹性复位部及承压部;其中,承压部通过弹性复位部连接于内托体,配置为在内托体完全容纳于外盒体时,自由状态下卡接于限位孔以完成内托体与外盒体的锁定,或在受外力作用下退出限位孔以完成内托体与外盒体的解锁;其中,弹性复位部包括弹簧和/或一端连接内托体且另一端沿第三方向下垂且悬空的板状物。
[0009]可选地,承压部包括按压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与弹性复位部连接;按压端的面积大于连接端的面积,且在内托体与外盒体的锁定状态下,按压端通过连接端延伸至限位孔外侧。
[0010]可选地,限位孔包括相互连通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其中,第一限位区的面积大于第二限位区的面积,且第一限位区的面积与按压端的面积相匹配,第二限位区的面积与连接端的面积相匹配;弹性复位部与内托体滑动连接或者承压部与弹性复位部滑动连接,以使得在内托体与外盒体的锁定状态下,按压端能由第一限位区外侧滑动至第二限位区外侧实现按压锁定,或者按压端由第二限位区外侧滑动至第一限位区外侧实现按压解锁。
[0011]可选地,内托体包括型槽和第二侧壁;型槽上形成第二容纳腔;限位机构的弹性复
位部为板状物,板状物的一端弯折连接于第二容纳腔的第二开口沿第二方向的边缘,板状物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下垂且悬空;第二侧壁合围形成型槽的支撑座,以容纳型槽和板状物,且第二侧壁上开设有供限位机构的承压部背离型槽延伸的通孔。
[0012]可选地,板状物朝向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容纳腔侧壁连接的柔性支撑件,柔性支撑件包括弹簧、弹力海绵中的至少一种;和/或,第一侧壁靠近第一开口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手指槽。
[0013]可选地,顶升机构为设置于第二容纳腔中部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配置为支撑被包装物的中部,使被包装物的至少一端悬空,以在内托体移出外盒体的情况下,且被包装物的悬空的一端受力下压时,基于杠杆原理顶起被包装物的另一端。
[0014]可选地,第二容纳腔的第二开口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卡紧结构。
[0015]可选地,顶升机构为弹簧、弹力海绵中的至少一种。
[0016]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盒,通过顶升机构,使包装盒能够在被用户打开时,被包装物在力的作用下被顶升,方便用户拿取被包装物,同时提高用户的仪式感,对用户提供积极的心里暗示,提高包装盒对被包装物的展示效果,提高包装盒内被包装物对用户的视觉冲击力,提高用户的开盒体验。
附图说明
[00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与被包装物在外盒体与内托体解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与被包装物在外盒体与内托体锁定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包装盒与被包装物在A

A截面的剖视图;
[0021]图4为图2中的包装盒与被包装物在B

B截面的剖视图;
[0022]图5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与被包装物的爆炸视图;
[0023]图6为图2中的包装盒与被包装物在C

C截面的剖视图;
[0024]图7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中内托体与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中外盒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的正视图;
[0027]图10为图9中的包装盒在D

D截面的剖视图;
[0028]图11为图9中的包装盒在E

E截面的剖视图;
[0029]图12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盒与被包装物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被包装物;
[0032]10、外盒体;11、第一容纳腔;12、第一侧壁;121、第一侧板;122、第二侧板;123、手指槽;124、限位孔;125、第一限位区;126、第二限位区;13、第一底板;
[0033]20、内托体;21、第二容纳腔;22、第二侧壁;221、通孔;23、型槽;231、卡紧机构;
[0034]30、限位机构;31、弹性复位部;32、承压部;321、按压端;322、连接端;
[0035]40、顶升机构;41、凸起结构;42、第一凹槽;43、第二凹槽;
[0036]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0037]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所述外盒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上设有第一开口;内托体,所述内托体活动装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内托体内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用于放置被包装物,所述第二容纳腔上设有第二开口;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位于所述外盒体与所述内托体之间,配置为锁定或解锁所述外盒体容纳的所述内托体;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配置为在所述内托体解锁并移出所述外盒体时,在力的作用下顶升所述被包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限位孔;在所述内托体完全容纳于所述外盒体状态下,所述限位孔位置与连接于所述内托体上的所述限位机构相对应,以实现所述内托体与所述外盒体的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弹性复位部及承压部;其中,所述承压部通过所述弹性复位部连接于所述内托体,配置为在所述内托体完全容纳于所述外盒体时,自由状态下卡接于所述限位孔以完成所述内托体与所述外盒体的锁定,或在受外力作用下退出所述限位孔以完成所述内托体与所述外盒体的解锁;其中,所述弹性复位部包括弹簧和/或一端连接所述内托体且另一端沿第三方向下垂且悬空的板状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部包括按压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弹性复位部连接;所述按压端的面积大于所述连接端的面积,且在所述内托体与所述外盒体的锁定状态下,所述按压端通过所述连接端延伸至所述限位孔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包括相互连通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其中,所述第一限位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张彦王迎龙程雁飞韩国程杨永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