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1681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得:氢化增粘树脂25%~40%、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10%~20%、软化剂10%~2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30%、环氧化SIS聚合物10%~15%、抗氧剂0.1%~1%、抗紫外剂0.5%~2%、辅助抗紫外剂3%~5%和偶联剂0.3%~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熔压敏胶中,同时加入环氧化SIS聚合物和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在高温剪切下,环氧化SIS聚合物发生开环反应,与马来酸酐改性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耐候性。一步提高产品耐候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水胶
,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建筑防水胶现有技术有两种:一种以SBS等合成橡胶、增粘剂及优质道路石油沥青等配制成的沥青基自粘胶,它具有自愈性及粘结性能好的特点,但其粘结性在低温条件下比较差,一般温度低于5℃时施工,便需要辅助加热且耐老化性能较差。另一种以SIS等合成橡胶、增粘剂、助剂等配制成非沥青基自粘胶,它是一种环保高分子防水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施工方便,没有异味,符合安全、环保要求,但由于SIS等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主链含有不饱和双键,致使耐老化性能较差,在高温空气的氧化条件下,嵌段会发生交联或降解,从而使粘结性能下降,现有技术中的非沥青基自粘防水耐候性以及粘结性能均不出色,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0003]公开号为CN107189732A的专利申请中,采用丙烯酸酯类交联剂对SIS弹性体和聚异戊二烯橡胶进行接枝,通过接枝改性,减少了弹性体材料双键数量,提高了SIS弹性体作为主体材料的热熔压敏胶的粘结性和耐候性,且在配方中加入非晶态烯烃共聚物APAO和聚异戊二烯橡胶,改善材料粘结性。公开号为CN105602480A的专利申请中,通过对SBS接枝羟基并加入硅烷改性超支化聚酰亚胺提高防水胶的粘结力以及耐候性。这两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非沥青基防水卷材胶的耐候性,但其采用的材料准备过于复杂。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耐候性及粘接性能不佳等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的应用。
[0008]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得:氢化增粘树脂25%~40%、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10%~20%、软化剂10%~2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30%、环氧化SIS聚合物10%~15%、抗氧剂0.1%~1%、抗紫外剂0.5%~2%、辅助抗紫外剂3%~5%和偶联剂0.3%~1%;所述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与所述环氧化SIS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5)﹕1;所述环氧化SIS聚合物的环氧值为0.35~0.4eq/100g。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氢化增粘树脂为氢化C5增粘树脂、氢化C9增粘树脂和DCPD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包括马来酸酐改性石油
树脂和/或马来酸酐改性松香树脂。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软化剂包括环烷油、石蜡油和聚异丁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包括SIS、SBS、SEBS和SSBR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抗紫外剂包括苯并三唑类光吸收剂、三嗪类光稳定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所述抗紫外剂包括苯并三唑类光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抗紫外剂包括二氧化钛。如可以为钛白粉。进一步的,所述钛白粉的粒径为0.2~0.4μm。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偶联剂包括氨基硅烷偶联剂、环氧硅烷偶联剂、酰氧基硅烷偶联剂、乙烯基硅烷偶联剂、烷基硅烷偶联剂和苯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任意一种所述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环氧化SIS聚合物、软化剂和抗氧剂于130~150℃、抽真空条件下搅拌熔融,得到熔融混合物;(b)将所述熔融混合物升温至150~170℃,加入氢化增粘树脂、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抗紫外剂、辅助抗紫外剂和偶联剂搅拌混合均匀,抽真空除气泡,形成均匀黏稠液体状,停止加热和搅拌,得到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任意一种所述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在制备耐候型防水卷材中的应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热熔压敏胶中,同时加入环氧化SIS聚合物和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一方面环氧化SIS聚合物中的双键含量减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耐候性,另一方面在高温剪切下,环氧化SIS聚合物发生开环反应,与马来酸酐改性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耐候性;(2)本专利技术的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不仅具有优异的初始剥离强度,热老化性能可保持85%以上,耐紫外性能可保持90%以上,且高温耐热性无滑移,无滴落,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
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1]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得:氢化增粘树脂25%~40%、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10%~20%、软化剂10%~2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30%、环氧化SIS聚合物10%~15%、抗氧剂0.1%~1%、抗紫外剂0.5%~2%、辅助抗紫外剂3%~5%和偶联剂0.3%~1%;所述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与所述环氧化SIS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5)﹕1;所述环氧化SIS聚合物的环氧值为0.35~0.4eq/100g。
[0022]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和环氧化SIS聚合物,一方面由于环氧化SIS聚合物中的双键含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耐候性,另一方面在高温剪切下,环氧化SIS聚合物发生开环反应,与马来酸酐改性树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进一步提高产品耐候性。同时避免环氧结构过多,胶水交联度太高,胶水变硬,剥离力下降,也避免马来酸酐树脂含量过高造成的成品Tg点往高温区移动,低温柔韧性下降。
[0023]如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中,各组分的用量按质量百分比计可分别如下:氢化增粘树脂的用量可以为25%、28%、30%、32%、35%、38%、40%等等;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的用量可以为10%、12%、14%、15%、16%、18%、20%等等;软化剂的用量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制得:氢化增粘树脂25%~40%、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10%~20%、软化剂10%~20%、苯乙烯嵌段共聚物20%~30%、环氧化SIS聚合物10%~15%、抗氧剂0.1%~1%、抗紫外剂0.5%~2%、辅助抗紫外剂3%~5%和偶联剂0.3%~1%;所述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与所述环氧化SIS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5)﹕1;所述环氧化SIS聚合物的环氧值为0.35~0.4eq/10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增粘树脂为氢化C5增粘树脂、氢化C9增粘树脂和DCPD中的任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改性增粘树脂包括马来酸酐改性石油树脂和/或马来酸酐改性松香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包括环烷油、石蜡油和聚异丁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包括SIS、SBS、SEBS和SSBR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剂和/或亚磷酸酯类抗氧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候性防水卷材热熔压敏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霞高洁温海军汪加胜唐舫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鹿山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