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63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通过将患者的手部固定在气囊盆体内,无需他人辅助打开患者的手部,方便护士单人进行清洗手部的工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放置在床面上的洗手盆,洗手盆由可充放气的气囊盆体构成,气囊盆体上开设有用于手部穿过的防漏手孔,防漏手孔内壁随着气囊盆体的充盈而最终收紧在腕部或前臂表面,让患者的手部穿过防漏手孔,通过对气囊盆体的充气使其膨胀,防漏手孔对患者的腕部或前臂表面形成密封包裹的状态,且不会对肢体造成机械性压迫,防漏手孔的密封状态可防止水从孔内泄漏;气囊盆体充气后边缘较软,气囊盆体边缘可随患者肢体下压而下降,避免气囊盆体侧翻导致清洗水浸湿床单和患者衣物内的风险。患者衣物内的风险。患者衣物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护理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擦洗身体,保持皮肤的清洁,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预防皮肤出现感染。但是,部分住院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肢体的灵活性会受到影响变得相对僵硬,其中脑血管疾病患者尤为严重,该类患者双上肢屈曲、肌张力较高,并且手部长期处于握拳的状态,对患者的手部很难彻底地清洗,若患者手部长期处于清洗不彻底的状态,手部屈曲部位皮肤污垢将日渐累积,同时屈曲部位还会聚集大量汗渍,导致屈曲部位的皮肤出现破损发炎等症状,极大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并且影响到患者的正常恢复,故对于患者进行彻底的护理清洗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护理清洗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
[0003]对于手部挛缩的患者,需要至少两个护士才可进行清洗工作,其中一个护士负责将患者的手指用力向外掰动,使患者的掌心暴露在外,为防止患者手部再次挛缩,需要该护士一直维持患者手指掰开的状态,而另一名护士将患者的手部放入脸盆中进行清洗,整个清洗过程非常考验护士的体力,极大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0004]同时由于患者的肢体相对僵硬,手部在伸入脸盆进行清洗时,肢体无法灵活调节,肢体容易压动脸盆的硬边,脸盆容易出现晃动或倾倒,导致盆内的水落到床上,进而水会渗透到患者的床单或衣物内,需要更换床单和衣物,影响到患者的休息;此外,由于脸盆的边缘较硬,患者肢体在接触盆边时容易形成机械性压迫,造成患者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通过将患者的手部固定在气囊盆体内,无需他人辅助打开患者的手部,方便护士单人进行清洗手部的工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床面上的洗手盆,所述洗手盆由可充放气的气囊盆体构成,气囊盆体上开设有用于手部穿过的防漏手孔,所述防漏手孔内壁随着气囊盆体的充盈而最终收紧在腕部或前臂表面。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一、让患者的手部穿过防漏手孔,通过对气囊盆体的充气使其膨胀,防漏手孔的孔壁则会向孔内侧扩张,从而防漏手孔对患者的腕部或前臂表面形成密封包裹的状态,且不会对肢体造成机械性压迫,在盆体内放入清洗水,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清洁时,防漏手孔的密封状态可有效防止水从孔内泄漏;且气囊盆体在未使用时(即未充气状态)处于相对扁平的状态,便于进行收纳。
[0010]二、同时气囊盆体充气后边缘相对较软,气囊盆体的边缘可随着患者肢体的下压
而有所下降,但气囊盆体整体不会随边缘的下压而侧翻倾倒,避免气囊盆体侧翻导致清洗水浸湿床单和患者衣物内的风险。
[0011]优选的,所述防漏手孔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硅胶密封条,所述硅胶密封条内壁周向固定设于防漏手孔内壁,有效提高防漏手孔与手部之间的密封性。
[0012]优选的,防漏手孔内壁设有多个硅胶密封条,多个硅胶密封条沿防漏手孔的轴向等距设置。通过多个硅胶密封条的分开设置,在防漏手孔内壁形成多个防水层,患者手部活动时,手部与防漏手孔之间存在轻微间隙,通过硅胶密封条对间隙进行封堵,并且当盆体内的水突破一个硅胶密封条的封堵后还将会被其他硅胶密封条所封堵,避免盆体内的水渗出。
[0013]优选的,气囊盆体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气囊盆体倾倒的稳定底盘,稳定底盘边缘超出气囊盆体外壁5

12cm。通过稳定底盘有效增加气囊盆体的稳定性,避免气囊盆体的水被倾倒到床上,致使水渗透在床单内的意外发生。
[0014]优选的,还包括用辅助支架、用于储存清洗液体的第一桶体和用于收集污液的第二桶体;气囊盆体设有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通过进液管连接至第一桶体,所述排液口通过排液管连接至第二桶体。清洗液体通过气囊盆体的进液口进入盆内,清洗后的污水从排液口流到第二桶体,避免污渍留置在盆内影响后续清洗,清洗液体和污水互相独立,同时护士在给患者清洗手部时,仅需使用第一桶体和第二桶体即可换水的目的,无需用气囊盆体频繁装水和换水。
[0015]优选的,辅助支架上还设有可安装洗手液瓶或消毒液瓶的瓶架,方便护士提取洗手液或消毒液,无需手工携带洗手液瓶或消毒液瓶。
[0016]优选的,气囊盆体中设有抓握杆,气囊盆体的盆底设有用于支撑抓握杆的支杆,抓握杆由支杆支撑并水平悬空设置于气囊盆体中。护士将患者的手部掰开后,再让其手部握住抓握杆,患者的手部被抓握杆维持在半撑开的状态,方便护士对患者进行手部清洁时,护士可以轻易地将患者的手部打开,用于清洗手掌心等平时难以清洗到的部位。
[0017]优选的,气囊盆体的盆口边缘设有环形内扣片,环形内扣片采用软质弹性材料。使得盆中溅起的液体将被环形内扣片所阻拦,以降低盆内液体外溅的概率。
[0018]本技术除了公开了上述技术方案外,还公开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9]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包括洗手桶,洗手桶包括上环架、下环架、由柔性防水布制成的桶身和防水布制成的桶底,桶身上端的边缘与上环架固定连接形成洗手桶的桶口,桶身下端与桶底共同固定连接下环架,桶身上开设有可供手部穿过的环形孔,所述环形孔内设有充气环,所述充气环的外边缘与环形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随着充气环的充盈而最终收紧在腕部或前臂表面。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让患者的手部穿过充气环,通过对充气环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充气环的内边缘将会向充气环内侧扩张,从而充气环对患者的腕部或前臂表面形成密封包裹的状态,并且不会对肢体造成机械性压迫,同时充气环的密封状态可防止水从充气环内侧泄漏出来;且由于桶身为布质材料,充气环和手部固定后形成一体化的状态,充气环将跟随患者的手部做同步运动,桶身可随患者手臂的屈曲情况适当变形,故在实施清洗时仅需将患者的手部与
充气环进行固定,无需让患者手臂进行伸直,以适应部分屈曲情况严重的患者。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施例1中气囊盆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施例1中抓握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施例1中气囊盆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气囊盆体;10、防漏手孔;11、硅胶密封条;12、进液口;13、排液口;14、环形内扣片;2、稳定底盘;30、抓握杆;31、支杆;4、辅助支架;40、瓶架;50、第一桶体;51、第二桶体;52、置桶架;60、进液管;61、排液管;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在床面上的洗手盆,所述洗手盆由可充放气的气囊盆体(1)构成,气囊盆体(1)上开设有用于手部穿过的防漏手孔(10),所述防漏手孔(10)内壁随着气囊盆体(1)的充盈而最终收紧在腕部或前臂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手孔(10)内壁设有至少一个硅胶密封条(11),所述硅胶密封条(11)内壁周向固定设于防漏手孔(10)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漏手孔(10)内壁设有多个硅胶密封条(11),多个硅胶密封条(11)沿防漏手孔(10)的轴向等距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囊盆体(1)底部设有用于防止气囊盆体(1)倾倒的稳定底盘(2),稳定底盘(2)边缘超出气囊盆体(1)外壁5

12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床病人床上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辅助支架(4)、用于储存清洗液体的第一桶体(50)和用于收集污液的第二桶体(51);气囊盆体(1)设有进液口(12)和排液口(13),所述进液口(12)通过进液管(60)连接至第一桶体(50),所述排液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婷婷朱明丽章富莲袁潇顾悦城严珍徐绶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老年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