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46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焊接轮相配合的动力输入轴、带轮Ⅰ、安装于动力输入轴上的带轮Ⅱ、连接于带轮Ⅱ与带轮Ⅰ之间的传动皮带,还包括传动轴、以及与传动轴相配合的丝杆提升机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连接有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所述带轮Ⅰ安装于传动轴远离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避免驱动电机输出轴发生磨损以保证驱动效果的同时,有效地实现了皮带张紧度的平稳调整控制,最终大幅度地提升了传动的稳定和安全性,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并进而提高了整体的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钢带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焊接轮多指缝焊机的滚轮电极,钢板等焊件通过缝焊机进行焊接时,装配成搭接或对接接头并置于上下两滚轮电极之间,两滚轮电极分别向下方和上方移动,加压焊件并转动,连续或断续脉冲送电,形成一条连续焊缝。目前,部分厂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缝焊机的下焊接轮的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与驱动电机输出轴常常出现高度不匹配的情况,即动力输入轴的高度过低,无法匹配合适的驱动电机输出轴,从而导致无法直接安装驱动电机,仅能通过手动驱动;该种操作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
[0003]而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449608 U,公开一种殷钢板缝焊机的电极轮修整设备,文中提出“驱动电机安装在基座的下部,定位轴的上部位于基座台面上,电极轮放置在定位轴的上端面上,所述传动机构为同步带和同步带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部和定位轴下部分别安装同步带轮,两个同步带轮之间由同步带相连接”。
[0004]该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同步带、同步带轮组成的传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作为电极轮的作业机构的动力输入轴的定位轴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传动配合,但是该现有技术中的动力输入轴直接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皮带传动连接,形成的皮带传动结构在安装和调节上缺乏灵活性,无法确保兼顾实现皮带张紧度的平稳调整控制,传动的稳定和安全性一般,导致作业安全性一般,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也受到影响;同时,当动力输入轴直接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皮带传动连接时,驱动电机输出轴也极易在长期使用中发生磨损,从而影响驱动效果,进一步影响到传动的稳定和安全性。
[0005]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阶段的钢板缝焊机焊接轮,其作业机构的动力输入轴与处于不同高度的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时,驱动电机输出轴极易在长期使用中发生磨损,且无法确保兼顾实现皮带张紧度的平稳调整控制,使得传动的稳定和安全性一般,导致作业安全性一般,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也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焊接轮相配合的动力输入轴、带轮Ⅰ、带轮Ⅱ、传动皮带、传动轴、以及与传动轴相配合的丝杆提升机构,所述带轮Ⅱ安装于动力输入轴上,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连接有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所述带轮Ⅰ安装于传动轴远离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一端,所述传动皮带连接于带轮Ⅱ与带轮Ⅰ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设有加长轴,所述加长轴可转动地
安装于一深沟球轴承内且一端与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相连接,所述深沟球轴承安装于一轴承座Ⅱ内,所述加长轴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加长轴联轴器;
[001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同轴反向设置且共同安装于一轴承座Ⅰ内,所述轴承座Ⅰ可上下滑移地连接于一滑轨支架内,所述滑轨支架的顶部螺纹连接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滑轨支架以及轴承座Ⅰ同轴设置,所述丝杆提升机构包括提升丝杆、以及与提升丝杆相配合的锁定螺母,所述提升丝杆由竖直部和水平部组成,所述竖直部贯穿于盖板的中心位置并与盖板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部嵌设于轴承座Ⅰ内并与竖直部呈倒T型连接一体,所述轴承座Ⅰ上水平开设有与竖直部相配合的第一U型限位槽,所述轴承座Ⅰ的顶部水平固定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与第一U型限位槽相配合的第二U型限位槽,所述第二U型限位槽和第一U型限位槽的开口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U型限位槽向下向内凹设形成有与水平部相配合的U型卡槽;其中,所述轴承座Ⅰ的左右两侧外壁对称形成有滑轨槽,所述滑轨支架的左右两侧内壁一一对应设有与滑轨槽相配合的滑轨,所述盖板包括水平盖板和竖直盖板,所述水平盖板与竖直盖板呈T型连接一体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滑轨支架的左右两端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竖直盖板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分别形成有与滑轨相配合的矩形卡槽并分别通过两个矩形卡槽卡置于两个滑轨的顶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有带轮Ⅱ、带轮Ⅰ与带轮Ⅱ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的基础上,通过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动力输入轴之间增设传动轴和与传动轴相配合的丝杆提升机构,将驱动电机输出轴和传动轴通过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连接,将带轮Ⅰ安装于传动轴上的配合设置,使驱动电机输出轴、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传动轴、动力输入轴、带轮Ⅰ、带轮Ⅱ、传动皮带和丝杆提升机构协同作用,在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驱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进而通过带轮Ⅰ、带轮Ⅱ和传动皮带带动动力输入轴旋转,实现驱动电机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轴的联动配合,并避免驱动电机输出轴发生磨损以保证驱动效果的同时,配合利用丝杆提升机构,实现对于传动轴高度的平稳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皮带传动结构在安装和调节上的灵活性,有效地实现了皮带张紧度的平稳调整控制,最终大幅度地提升了传动的稳定和安全性,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并进而提高了整体的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
[0013]2.本技术中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和传动轴之间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配合设置,利用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可伸缩、可转向的结构特点,使得利用丝杆提升机构对于传动轴的高度进行提升的同时,无需考虑将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另一端的与驱动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的延长轴进行同步提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皮带传动结构在安装和调节上的灵活性,有效地保证了皮带张紧度的平稳调整控制;
[0014]3.本技术中的丝杆提升机构包括提升丝杆、以及与提升丝杆相配合的锁定螺母,而提升丝杆由呈倒T型连接一体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组成,通过竖直部贯穿于盖板的中心位置并与盖板螺纹连接、水平部嵌设于轴承座Ⅰ内的配合设置,使提升丝杆的竖直部旋转从而向上活动时,带动提升丝杆的整体连带提升丝杆的水平部向上活动,从而带动轴承座Ⅰ连带轴承座Ⅰ内的传动轴向上提升,并在其移动到所需位置时,通过锁定螺母锁定提升丝杆,最终实现皮带张紧度的平稳调整控制,且在整个过程中,轴承座Ⅰ通过左右两侧外壁的滑轨槽沿滑轨支架的滑轨进行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皮带张紧度的调整控制的平稳性,从而进一
步保证了作业安全性,保证了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
[0015]4.本技术中通过轴承座Ⅰ上的第一U型限位槽、以及卡板上的与第一U型限位槽的开口侧相对设置的第二U型限位槽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对于提升丝杆的竖直部乃至整个提升丝杆的水平限位,在此基础上,利用U型卡槽的配合设置,实现了提升丝杆的水平部乃至整个提升丝杆与轴承座Ⅰ的有效连接,最终实现了轴承座Ⅰ与提升丝杆的联动配合;
[0016]5.本技术中的盖板由呈T型连接一体的水平盖板和竖直盖板组成,通过水平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滑轨支架的左右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输出轴、与焊接轮相配合的动力输入轴、带轮Ⅰ、安装于动力输入轴上的带轮Ⅱ、连接于带轮Ⅱ与带轮Ⅰ之间的传动皮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轴、以及与传动轴相配合的丝杆提升机构,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之间连接有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所述带轮Ⅰ安装于传动轴远离可伸缩十字轴万向联轴器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安装于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同轴反向设置且共同安装于一轴承座Ⅰ内,所述轴承座Ⅰ可上下滑移地连接于一滑轨支架内,所述滑轨支架的顶部螺纹连接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滑轨支架以及轴承座Ⅰ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提升机构包括提升丝杆、以及与提升丝杆相配合的锁定螺母,所述提升丝杆包括呈倒T型连接一体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贯穿于盖板的中心位置并与盖板螺纹连接,所述水平部嵌设于轴承座Ⅰ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焊接轮驱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Ⅰ上水平开设有与竖直部相配合的第一U型限位槽,所述轴承座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峰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刚正薄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