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油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642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3
本公开涉及一种挥发油收集装置,包括:储油罐,储油罐包括进液口、出液口和循环口;储油罐用于混合液反应生成分层的轻油、提取液和重油;进液装置,与进液口连通设置,用于混合液流入储油罐;出液装置,与出液口连通设置,用于提取液流出储油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包括与出液口连通的溢流口和回流口,溢流口与出液口连通设置,回流口与进液装置连通设置;提取液经由出液装置、出液口、溢流口、回流口和进液装置循环进入储油罐进行反应。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动回收提取液,确保生产连贯性。确保生产连贯性。确保生产连贯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挥发油收集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挥发油收集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收集并分离油水的挥发油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提取生产过程中,其中一个工序为挥发油收集的工序,传统挥发油收集的装置中,操作人员需要守在挥发油收集装置的视镜旁,实时观察挥发油的油水分离液面,且根据油水分离液面的变化手动开关阀门进行收集挥发油及回收提取液,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自动回收提取液,影响生产连贯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挥发油收集装置,以解决操作人员需现场亲自观察挥发油收集装置的视镜,无法自动回收提取液的生产操作问题。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挥发油收集装置,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混合液的分层反应,由上及下依次得到轻油、提取液和重油;所述储油罐还包括靠近所述储油罐顶部设置的进液口以及位于所述提取液所在液位的出液口;循环管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所述储液腔及所述循环管路之间保持在同一大气压下,以使所述储液腔内的液面高度与所述循环管路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所述提取液经由所述循环管路循环流入所述储液腔。
[0005]采用本方案的挥发油收集装置,混合液经由进液口流至储液腔中,在储液腔中进行挥发反应,根据反应产物的特性,在储油罐中由上及下依次分层设置有轻油、提取液和重油,其中,出液口位于提取液所在范围内,根据连通器原理,循环管路中的液面高度与储液腔内的液面高度相同,进而使得提取液能够经出液口、循环管路回流至进液口,以使混合油能够进行循环的挥发过程,进而进行循环收集,以替换人工实时观察及手动收集的方法,以进一步提升挥发油反应及收集的效率。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油收集装置还包括进液装置和出液装置,所述进液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进液装置用于所述混合液流入所述储油罐;所述出液装置与所述出液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液装置用于所述提取液流出所述储油罐;所述出液装置的出液速度低于所述进液装置的进液速度。采用本方案的挥发油收集装置,由于进液速度较出液速度高,且,在储油罐内一直进行挥发油反应,反应过程中持续生成位于上层的轻油、位于中层的提取液以及位于下层的重油,随着轻油的储量的增多,促使上层轻油对中层提取液的压力逐渐增高,基于连通器原理,及在该压力作用下提取液经由出液口流至循环管路。且,循环管路与储油罐保持同一大气压的连通,基于此,在出液速度低于进液速度的设定下,能够促使储油罐中挥发油反应的持续进行。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储油罐外部的第一外分布管和位于所述储液腔的第一内分布管,所述第一内分布管与所述第一外分布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
内分布管呈水平环形设置。沿所述第一内分布管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一内分布管的外环面,和/或内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小孔,所述混合液或者所述提取液经由多个所述第一小孔流至所述储液腔。采用本方案的挥发油收集装置,将进液装置伸入到储液腔中,并在伸入的一段设置为第一内分布管的结构,在第一内分布管的内环面和/或外环面设置多个第一小孔,多个第一小孔沿周向排布,以利于挥发油实现均匀的进液流速,避免或减缓进液时液体冲击破坏分液面分层。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储液腔的第二内分布管和位于所述储油罐外部的第二外分布管,所述第二内分布管与所述第二外分布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内分布管呈竖直设置;沿所述第二内分布管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内分布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小孔,所述提取液经由多个所述第二小孔流出所述储油罐;所述第二外分布管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采用本方案的挥发油收集装置,将出液装置伸入到储液腔中,并在伸入的一段设置为第二内分布管的结构,多个第二小孔沿第二内分布管的高度方向排布,基于连通器原理,储液腔内的提取液经由多个第二小孔流至循环管路中,由于该处流出的提取液是循环流回进液装置,呈竖直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小孔用于限制挥发油出液流速,避免或减缓出液时流速过急影响分液面分层,同时出液口设置在提取液所在液位,也可以确保提取液的流出。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小孔呈同一高度设置,且两两不交叠。以进一步实现均匀的进液速度。及,多个第二小孔中两两不交叠。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孔的的内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小孔的直径尺寸。以进一步实现进液速度大于出液速度。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小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小孔的数量。以进一步实现进液速度大于出液速度。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上循环口和回流口,所述上循环口连通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侧壁,所述上循环口位于所述第一内分布管所在位置上方;所述回流口分别与所述上循环口、所述出液口及所述进液装置连通,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出液口所在位置下方;所述提取液经由所述第二内分布管、所述出液口、所述第二外分布管、所述回流口、所述第一外分布管及所述第一内分布管循环流入所述储液腔。
[0013]采用本方案的挥发油收集装置,由于需要收集挥发反应后得到的重油、提取液及轻油,将回流口设置在出液口下方,以使提取液能够在自重驱动下流至回流口,进而经由进液装置流回储液腔。
[0014]另外,上循环口位于第一内分布管上方,基于连通器原理,储液腔内的液面不会超出第一内分布管所在位置,即使储液腔内的液面达到最高液面,该最高液面也会低于上循环口,上循环口能够确保储液腔与循环管路保持在同一大气压下,能够防止挥发反应得到的液面从储油罐的顶部溢出,防止回流至储油罐中的提取液再次打破已分离好的油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分别与所述上循环口及所述回流口连通,所述溢流口与所述第一内分布管位于同一高度。以用于匹配储液腔内的最高液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路还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连通于所述溢流口与所述回流口之间,所述第二支路连通于所述上循环口、所述溢流口、所述第
二外分布管及所述回流口之间。设置该两条支路的管路,以用于提供提取液在循环管路中的流通路径,便于将上循环口、溢流口、第二外分布管及回流口连通设置。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路上还设置有下出液阀,所述下出液阀靠近所述回流口设置,所述下出液阀与所述回流口位于同一高度,所述下出液阀用于启闭所述回流口。所述储液罐底部设置有出油口,靠近所述出油口的位置设置有底出液阀,所述底出液阀用于启闭所述出油口,以控制所述重油的流出。所述底出液阀位于所述回流口所在位置下方。采用本方案中的挥发油收集装置,当关闭底出液阀及下出液阀时,混合液开始自行分油循环流动,提取液依次通过出液装置、第二支路、溢流口、第一支路、回流口及进液装置,流回至储液腔内,以实现自动回收储油罐内的提取液,不需要手动开关阀门回收提取液。
[0018]示例性的,在第二外分布管的流出方向设置有中出液阀,当打开底出液阀,关闭中出液阀及下出液阀时,位于储液腔底部的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发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所述储油罐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用于混合液的分层反应,由上及下依次得到轻油、提取液和重油;所述储油罐还包括靠近所述储油罐顶部设置的进液口以及位于所述提取液所在液位的出液口;循环管路,连通于所述出液口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所述储液腔及所述循环管路之间保持在同一大气压下,以使所述储液腔内的液面高度与所述循环管路中的液面高度相同,所述提取液经由所述循环管路循环流入所述储液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油收集装置还包括进液装置和出液装置,所述进液装置与所述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进液装置用于所述混合液流入所述储油罐;所述出液装置与所述出液口连通设置,所述出液装置用于所述提取液流出所述储油罐;所述出液装置的出液速度低于所述进液装置的进液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挥发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储油罐外部的第一外分布管和位于所述储液腔的第一内分布管,所述第一内分布管与所述第一外分布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内分布管呈水平环形设置;沿所述第一内分布管的周向方向,所述第一内分布管的外环面和/或内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小孔,所述混合液或者所述提取液经由多个所述第一小孔流至所述储液腔;所述出液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储液腔的第二内分布管和位于所述储油罐外部的第二外分布管,所述第二内分布管与所述第二外分布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内分布管呈竖直设置;沿所述第二内分布管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内分布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小孔,所述提取液经由多个所述第二小孔流出所述储油罐;所述第二外分布管与所述循环管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挥发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小孔呈同一高度设置,且两两不交叠;多个所述第二小孔中两两不交叠;所述第一小孔的的内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小孔的直径尺寸;所述第一小孔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小孔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钘光蔡信福余政国巫登菊郭伦尚强李东李欣潞张静朱静郑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光大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