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37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包括内模、外模,内模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模板组成,两个内模板之间铰接,外模包括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第一侧模板与第二侧模板分别位于内模两侧,内模与外模通过限位机构连接,内模、外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解决了现有的浇注成型的分段排水沟缺乏整体性,分段排水沟的拼接处会出现缝隙,与道路两侧之间也会存在缝隙,从而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并且在分段排水沟现场拼接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施工人员共同将其抬至所需处,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沟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排水沟设计按照排水系统工程布局和工程标准,确定田间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并分析计算各级排水沟道和建筑物的流量、水位、断面尺寸和工程量,排水沟在房屋建筑、农田体统、道路设施中被广泛运用。
[0003]通常情况下,排水沟的浇注一般都是在原厂将其浇注成型,成型的排水沟为分段式,后施工人员将浇注成型的分段排水沟运输至现场,再将分段排水沟进行一一拼接,拼接至所需长度,此方法缺乏整体性,分段排水沟的拼接处会出现缝隙,与道路两侧之间也会存在缝隙,不能实现完美的贴合,从而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并且在分段排水沟现场拼接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施工人员共同将其抬至所需处,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通过设置内模、外模、限位机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排水沟的一次性浇筑成型,内模与外模通过限位机构连接,现场调整内模、外模、道路两侧三者之间的距离,通过限位机构进行固定,固定无误后进行一次性浇注工作,解决了现有的浇注成型的分段排水沟缺乏整体性,分段排水沟的拼接处会出现缝隙,与道路两侧之间也会存在缝隙,从而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并且在分段排水沟运输的过程与拼接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包括内模、外模,内模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模板组成,两个内模板之间铰接,外模包括第一侧模板、第二侧模板,第一侧模板与第二侧模板分别位于内模两侧,内模与外模通过限位机构连接,内模、外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
[0006]进一步的,内模板呈阶梯状设置。
[0007]进一步的,内模板顶端设置有把手。
[0008]进一步的,内模与外模上端均开设有限位孔。
[0009]进一步的,第一侧模板的高度小于第二侧模板的高度。
[0010]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杆上设置有支撑杆,内模的内侧和外模的外侧均固定有连接套筒,对应的支撑杆和连接套筒一一对应,且连接套筒上设置有固定支撑杆的第一螺栓。
[0011]进一步的,支撑杆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限位杆上。
[0012]进一步的,限位杆上设置有多个椭圆形调节孔,第二螺栓位于椭圆形调节孔内。
[001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时,首先通过测量放样定位出超高路段排水沟的具体
[0023]排水沟的浇注一般都是在原厂将其浇注成型,成型的排水沟为分段式,后施工人员将浇注成型的分段排水沟运输至现场,再将分段排水沟进行一一拼接,拼接至所需长度,此方法缺乏整体性,分段排水沟的拼接处会出现缝隙,与道路两侧之间也会存在缝隙,不能实现完美的贴合,从而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并且在分段排水沟现场拼接的过程中,需要多个施工人员共同将其抬至所需处,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包括内模、外模,通过对内模、外模的位置的摆放与确定,使得内模、外模之间形成的腔体为排水沟的形状,用于浇注成型的排水沟,内模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模板1组成,内模板1呈阶梯状设置,两个内模板1之间铰接,一般的脱模都是将模板整体抬起,脱模时,模板与成型的部件接触面积较大,脱模较为困难,本装置将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模板1之间采用铰接的方式,方便施工人员脱模,具体的,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待排水沟成型后,需进行脱模工作,施工人员可将对称设置的两个内模板1向内合并,使得脱模变得更加轻松,外模包括第一侧模板2、第二侧模板3,第一侧模板2与第二侧模板3分别位于内模两侧,第一侧模板2的高度小于第二侧模板3的高度,具体的,由于靠近柏油马路一侧的马路崖较高,模板与马路崖不能紧密贴合,从而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缝隙,使浇注出的排水沟不能与柏油马路的边缘紧密贴合,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因此,本申请中具体设置第一侧模板2的高度小于第二侧模板3的高度,且第一侧模板2位于靠近马路崖的一侧,第一侧模放置于路基或路面上,同时与马路崖紧密贴合,使得第一侧模板2与第二侧模板3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模与外模通过限位机构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可以将内模、外模的位置与高度固定,内模、外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具体的,现有的排水沟都是将已在原厂浇注成型的分段排水沟运输至现场,现场进行拼接,但拼接的排水沟之间会有缝隙,导致后期排水时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长期渗水漏水,会使排水沟整体产生裂缝,因此,本装置在内模、外模的两端均设置了连接板,并且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将多个内模、外模一一对应,后通过第三螺栓穿过连接孔,将多个内模、外模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排水沟模板,后开始浇注,可以一次性浇注成型,不会存在拼接处出现缝隙的情况,也不会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整体性好。
[0024]进一步的,内模板1顶端设置有把手4,具体的,当浇注成型后,需将模板从成型的部件上移出,此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内模板1顶端设置的把手4将整个内模从成型的排水沟上抬出,通过设置把手4,为施工人员的抬模提供手持的位置,使整个内模的移出更为轻松。
[0025]进一步的,内模与外模上端均开设有限位孔5,具体的,限位孔5设置有若干,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待排水沟成型后,需要进行脱模工作,此时,将内模、外模上端开设的限位孔5内均插入钢筋棒,利用杠杆原理实现脱模,内模的具体脱模为:施工人员通过借助插入内模上端的钢筋棒将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模板1分别向内合并,实现轻松脱模,外模的具体脱模为:施工人员通过借助插入外模上端的钢筋棒分别将第一侧模板2、第二侧模板3向外推,实现轻松脱模。
[0026]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6,限位杆6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第二螺栓10固定在限位杆6上,限位杆6上设置有多个椭圆形调节孔,第二螺栓10位于椭圆形调节孔内,内模的内侧和外模的外侧均固定有连接套筒8,对应的支撑杆和连接套筒8一一对应,且连接套筒8上设置有固定支撑杆的第一螺栓9,需要说明的是,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若内
模、外模的高度无法进行统一,且内模、外模均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由此浇注的排水沟将无法成型,也无法达到排水要求,具体的,若内模的高度低于外模的高度,则在浇注时,只能浇注至内模的最高处,无法形成排水沟,也就达不到排水要求,因此,设置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6,限位杆6上设置有支撑杆,同时,内模的内侧和外模的外侧均固定有连接套筒8,对应的支撑杆和连接套筒8一一对应,通过支撑杆与连接套筒8的一一对应,可以将内模、外模通过第一螺栓9、第二螺栓10固定于限位杆6上,此时内模、外模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也就达到了浇注的基本条件,并且限位杆6上设置调节孔为椭圆形,可以将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内模、外模进行微调,使其浇注成型的排水沟使用效果达到最佳。
[0027]由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外模,所述内模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内模板(1)组成,两个所述内模板(1)之间铰接,所述外模包括第一侧模板(2)、第二侧模板(3),所述第一侧模板(2)与所述第二侧模板(3)分别位于所述内模两侧,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通过限位机构连接,所述内模、所述外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1)呈阶梯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1)顶端设置有把手(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沟定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上端均开设有限位孔(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马力马福温利君孙满陈朝辉李慧李涛杜淑玲宋秋和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