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636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该系统包括:库盆、水库库岸和防渗结构;防渗结构包括:土工布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趾板、另一土工布层和盖重层;其中,土工布层铺设于水库库岸与库盆的上方,土工布层的上方喷涂有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趾板设置于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方,趾板上方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另一土工布层铺设于趾板上方的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盖重层盖设于所述另一土工布层上方,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多层土工布以及多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结合使用,可以起到对水库的全库防渗作用。可以起到对水库的全库防渗作用。可以起到对水库的全库防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防渗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水力发电、储水蓄水、防洪抗旱等,但是在保证水利工程发挥自身作用的前提,必须做好工程的防渗处理。水库水利工程的渗透问题,会严重威胁到水库的正常运作,缩短工程使用年限,对整体的安全稳定带来隐患,甚至会诱发事故,所以采取水库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是极其重要的。
[0003]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库中的水利工程都是多年前修建的,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手段、资金问题等因素限制,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出现渗透情况,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为此有必要实行防渗处理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可靠,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造福人们。
[0004]现有的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手段主要是灌浆技术和防渗墙技术,缝隙处填充一层塑性防水嵌缝胶,水库的库盆和库岸的连接处防渗漏效果不好,存在渗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水库的库盆和库岸的连接处防渗漏效果不好,存在渗漏的风险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包括:
[0007]库盆、水库库岸和防渗结构;
[0008]水库的底部建设有所述库盆,水库的四周建设有所述水库库岸,所述防渗结构设置于所述水库库岸及所述库盆上
[0009]所述防渗结构包括:土工布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趾板、另一土工布层和盖重层;
[0010]所述土工布层铺设于所述水库库岸与所述库盆的上方,所述土工布层的上方喷涂有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所述趾板设置于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方,并且所述趾板覆盖水库库岸以及库盆与水库库岸的过渡区域;所述趾板上方喷涂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所述另一土工布层铺设于所述趾板上方的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所述盖重层盖设于所述另一土工布层上方。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盖重层采用石渣粉煤灰盖重,并且所述盖重层位于所述水库库岸及所述库盆之间的过渡区域。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库盆上的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的上方浇筑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位于所述趾板之间的区域。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库库岸包括基础层、垫层区和过渡层;
[0014]所述基础层采用一层沥青结合一层砂石碾压后再次铺设一层沥青一层砂石碾压
而成,所述基础层位于所述水库库岸的所述土工布层的下方;
[0015]所述垫层区铺设在所述基础层的下方,所述垫层区由最大外径小于等于80mm的石块铺设而成;
[0016]所述过渡层铺设在所述垫层区下方,所述过渡层由最大外径小于等于300mm的石块铺设而成。
[0017]进一步地,所述水库库岸根据建设位置地形不同分为主堆石区域库岸或山体岩体区域库岸;
[0018]所述主堆石区域库岸建设在地形平坦的位置,所述主堆石区域库岸的基层为堆石层,所述堆石层由最大外径小于等于800mm的石块堆砌而成,所述过渡层位于所述堆石层的上方。
[0019]进一步地,所述山体岩体区域库岸建设在山体侧面,所述山体岩体区域库岸在山体的侧壁上自下至上依次铺设有混凝土层、砂层和碎石层,所述过渡层位于所述碎石层的上方。
[0020]进一步地,所述砂层由粒径为0.2

2mm的颗粒组成。
[0021]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层由直径为2

20mm的碎石块组成。
[0022]进一步地,所述库盆的底部设置有灌浆帷幕,所述灌浆帷幕为所述库盆的四周打孔灌浆而成。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防渗结构包括:土工布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趾板、另一土工布层和盖重层;
[0025]其中,土工布层铺设于水库库岸与所述库盆的上方,土工布层的上方喷涂有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趾板设置于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方,并且趾板覆盖水库库岸以及库盆与水库库岸的过渡区域;趾板上方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另一土工布层铺设于趾板上方的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盖重层盖设于所述另一土工布层上方。利用多层土工布以及多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结合使用,可以起到对水库的全池防渗作用,特别是在水库库岸与库底的过渡区域设置在趾板及盖重层,并在两者之间结合土工布和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能够充分提高过渡区域的防渗效果,解决了水库的库盆和库岸的连接处防渗漏效果不好,存在渗漏的风险的问题。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0]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的山体岩体区域库岸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的主堆石区域库岸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1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2

灌浆帷幕、21

钢筋混凝土面板、22

塑性防水嵌缝胶、23

基础层、24

垫层区、25

过渡层、26

堆石层、27

混凝土层、28

砂层、29

碎石层、31

土工布层、32

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33

趾板、35

另一土工布层、36

盖重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库盆、水库库岸和防渗结构;水库的底部建设有所述库盆,水库的四周建设有所述水库库岸,所述防渗结构设置于所述水库库岸及所述库盆上;所述防渗结构包括:土工布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趾板和盖重层;所述土工布层铺设于所述水库库岸与所述库盆的上方,所述土工布层的上方喷涂有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所述趾板设置于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方,并且所述趾板覆盖水库库岸以及库盆与水库库岸的过渡区域;所述趾板上方喷涂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另一土工布层铺设于所述趾板上方的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上,所述盖重层盖设于另一土工布层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重层采用石渣粉煤灰盖重,并且所述盖重层位于所述水库库岸及所述库盆之间的过渡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库盆上的所述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渗层的上方浇筑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位于所述趾板之间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全库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库库岸包括基础层、垫层区和过渡层;所述基础层采用一层沥青结合一层砂石碾压后再次铺设一层沥青一层砂石碾压而成,所述基础层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茹黄金星吴晶王伟刘正杰罗莹莹李延伟王磊鲁晶
申请(专利权)人: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