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33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主要包括电控系统、传动系统、提升系统,将所述传动系统中的回转支承设置为仅能轴向移动的内圈和外圈结构,减速电机输出轴和传动轴传动连接,传动轴和回转支承外圈齿轮啮合,回转支承内圈下端和连接轴固定,将旋转动力传递给刮泥臂;所述提升系统包括马达、螺母与丝杠构成的丝杆结构、设置在减速电机反力臂上的力矩传感器,马达为螺母的旋转提供动力,丝杠下端通过推力轴承与回转支承的内圈连接。回转支承的结构保证了在刮泥过程中提升系统对刮泥臂的提升。当力矩传感器检测到减速电机的转动扭矩过大时,通过提升系统将刮泥板提升至适宜高度,保护刮泥机构,提高刮泥机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到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污水的产量日益剧增,妥善处理废水成为工业发展中一项必要工作。现有最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就是中心传动刮泥机,中心刮泥机主要用于排除沉淀在大直径圆形沉淀池池底的污泥和杂质,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刮泥板将污泥集中到沉淀池中心的集泥槽中,此类设备经常由于不确定刮泥阻力和减速电机负荷的运行转动扭矩,使得机器在工作时刮泥板受到的阻力过大,而减速电机提供的转动扭矩又太小,导致刮泥板运动不畅、工作成效不佳甚至损毁刮泥机构件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现有的刮泥机无法预知刮泥阻力即减速电机负荷的转动扭矩,实现智能调节刮泥板高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使得刮泥机在工作时,能够实时主动探知刮泥阻力即减速电机运行的转动扭矩,从而对刮泥板的高度进行智能调节,使得刮泥板运行顺畅,进而实现保护驱动管等刮泥机构件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刮泥机工作效率。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系统、传动系统、提升系统、推力轴承、连接轴、水下轴承、驱动管、耳板、拉杆、刮泥臂和刮泥板,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减速电机、传动轴、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包括仅能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内圈和外圈;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和传动轴传动连接,传动轴和回转支承外圈通过齿轮啮合方式连接,回转支承的内圈下端和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通过水下轴承和驱动管固定连接,驱动管上固定两个耳板,耳板和刮泥臂通过拉杆连接,刮泥臂下侧分布多个刮泥板;
[0006]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螺母、马达、丝杠、力矩传感器,力矩传感器置于减速电机反力臂上,马达为螺母的旋转提供动力,丝杠与螺母螺纹连接构成丝杠结构,丝杠下端通过推力轴承与回转支承的内圈连接;
[0007]力矩传感器、减速电机、马达均与电控系统连接。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系统中的马达外接手动转盘。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刮泥板与刮泥臂之间呈45
°
角。
[0010]上述方案中,分布于同一直径所在直线上的两个刮泥臂上的刮泥板之间交替分布。
[0011]上述方案中,刮泥板靠近驱动管附近还设有两个贴合沉淀池内壁的辅助刮泥板。
[0012]上述方案中,回转支承内圈和外圈具体是采用键实现活动连接。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刮泥臂上与刮泥板相对的一侧安装有浓缩栅条,所述浓缩栅条采用采用L型角铁。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管靠近池底的一端放置有一锥体结构。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回转支承内圈和连接轴具体是和回转支承内圈上的法兰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分布有集水槽、斜管和斜管支架。
[0017]本技术通过在传动系统的减速电机上加装力矩传感器,实现对减速电机的转动扭矩即刮泥阻力进行实时监测,当刮泥板所受阻力过大时,电控系统发出指令调节马达,马达带动丝杠结构工作,提升刮泥板至适宜高度,从而实现智能提耙的目的。
[0018]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手动转盘实施作业。所述交替分布的刮泥板当一侧刮泥板刮过后缝隙间遗漏的污泥由另一侧刮泥板二次刮除,辅助刮泥板还能够清理集泥槽内的污泥。所述刮泥臂上安装的浓缩栅条旋转时会形成涡流,有助于实现水分和气泡分离。所述驱动管靠近池底部一端的锥体结构能够减缓水流速度。连接轴周边分布的斜管、斜管支架和集水槽可以提升沉淀效果,均匀收集池面清水。综上所述,该技术不仅可以达到预知刮泥阻力、智能提耙的目的,同时还能实现提升刮泥机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主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传动系统和提升系统的局部放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的刮泥板局部俯视图。
[0022]图中:1、电控系统,2、传动系统,3、提升系统,4、推力轴承,5、连接轴,6、水下轴承,7、驱动管,8、耳板,9、拉杆,10、刮泥臂,11、刮泥板,12、螺母,13、马达,14、丝杠,15、力矩传感器,16、减速电机,17、传动轴,18、回转支承,19、手动转盘,20、辅助刮泥板,21、键,22、浓缩栅条,23、锥体结构,24、法兰,25、集水槽,26、斜管,27、斜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4]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包括电控系统1、传动系统2、提升系统3、推力轴承4、连接轴5、水下轴承6、驱动管7、耳板8、拉杆9、刮泥臂10和刮泥板11。
[0025]传动系统2包括减速电机16、传动轴17、回转支承18,如图2所示,所述回转支承18包括仅能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内圈和外圈,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支承18内圈和外圈之间采用键21连接。减速电机16的输出轴和传动轴17传动连接,传动轴17和回转支承18外圈通过齿轮啮合方式连接,回转支承18的内圈下端具有法兰,法兰与连接轴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轴5通过水下轴承6和驱动管7利用螺栓固定连接,驱动管7上焊接固定两个耳板8,耳板8和刮泥臂10通过拉杆9连接,刮泥臂10下侧固定分布多个刮泥板11。
[0026]所述提升系统3包括螺母12、马达13、丝杠14、力矩传感器15,所述力矩传感器15置于减速电机16反力臂上,用于实时监测刮泥阻力即减速电机的转动扭矩。马达13为螺母12
的旋转提供动力,丝杠14与螺母12螺纹连接构成丝杠结构,丝杠14下端通过推力轴承4与回转支承18的内圈螺栓固定连接。力矩传感器15、减速电机16、马达13均与电控系统1连接。
[0027]在工作的过程中,当力矩传感器15检测到刮泥板所受阻力过大时,电控系统1向马达13发出指令,马达开始工作,驱动螺母12旋转,从而使丝杠14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刮泥机构提升,减小刮泥深度,提升刮泥板至适宜高度,达到预知刮泥阻力、智能提耙的目的。
[0028]进一步地,为了防止马达13的电动控制失灵,通过马达13外接手动转盘19的方式,实现手动调节。当电控系统指令出现故障时,工人可利用手动转盘将刮泥板调节至合适高度。
[0029]所述刮泥板11与刮泥臂10之间呈45
°
角,交替分布在同一直径所在直线上的两个刮泥臂10上,如图3所示,当一侧刮泥板刮过后缝隙间遗漏的污泥还可以交由另一侧刮泥板二次处理。所述刮泥臂10靠近驱动管7的一端还设有贴合沉淀池内壁的辅助刮泥板20,紧贴中心集泥槽的辅助刮泥板能够将污泥刮除的更加洁净。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系统(1)、传动系统(2)、提升系统(3)、推力轴承(4)、连接轴(5)、水下轴承(6)、驱动管(7)、耳板(8)、拉杆(9)、刮泥臂(10)和刮泥板(11),所述传动系统(2)包括减速电机(16)、传动轴(17)、回转支承(18),所述回转支承(18)包括仅能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移动的内圈和外圈;减速电机(16)的输出轴和传动轴(17)传动连接,传动轴(17)和回转支承(18)外圈通过齿轮啮合方式连接,回转支承(18)的内圈下端和连接轴(5)固定连接,连接轴(5)通过水下轴承(6)和驱动管(7)固定连接,驱动管(7)上固定两个耳板(8),耳板(8)和刮泥臂(10)通过拉杆(9)连接,刮泥臂(10)下侧分布多个刮泥板(11);所述提升系统(3)包括螺母(12)、马达(13)、丝杠(14)、力矩传感器(15),力矩传感器(15)置于减速电机(16)反力臂上,马达(13)为螺母(12)的旋转提供动力,丝杠(14)与螺母(12)螺纹连接构成丝杠结构,丝杠(14)下端通过推力轴承(4)与回转支承(18)的内圈连接;力矩传感器(15)、减速电机(16)、马达(13)均与电控系统(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传动智能提耙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3)外接手动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庆权邹庆安梁元廷邵浩轩龙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