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及分离系统,涉及除尘领域。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吸气口,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道和分离器,所述分离管道与所述吸气口连接,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分离管道内。根据本申请分离装置及除尘系统,分离管道与分离系统的进气口连接,分离器设置在分离管道上,分离器将气体与杂物分离,使得杂物不再进入分离装置的进气口,如此,无需对分离系统的管道进行清理,解决了采用人工或旋风分离器进行清理时效果不佳的问题,保证了分离系统内管道的清洁。洁。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装置及分离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除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及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分离系统(例如除尘系统及风力分选系统)中,其吸气口处的气流常会携有纤维类、塑料类的轻质物及较大粒径的粉尘等杂物,上述的杂物会在分离系统的管道中沉降,易造成分离系统后端的废气净化设备的堵塞,因此需要对分离系统的管道进行清理。目前,对分离系统的管道的清理的方式一般为人工清理或者采用旋风除尘器进行清理,人工清理需要在分离系统停机检修时进行,清理不及时;而采用旋风除尘器进行清理,旋风除尘器一般设置在管道的末端,若旋风除尘器距分离系统的吸气口较远,即管道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大颗粒的杂物会在管道内沉降,清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分离装置及除尘系统,分离管道与分离系统的进气口连接,分离器设置在分离管道上,分离器将气体与杂物分离,使得杂物不再进入分离装置的进气口,如此,无需对分离系统的管道进行清理,解决了采用人工或旋风分离器进行清理时效果不佳的问题,保证了分离系统内管道的清洁。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吸气口,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道和分离器,所述分离管道与所述吸气口连接,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分离管道内。
[0005]优选地,所述分离管道还包括第一清洁管道和第二清洁管道,所述第一清洁管道设置于所述分离器的靠近所述吸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清洁管道设置于所述分离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清洁管道和所述第二清洁管道均与所述分离管道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分离管道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封闭件,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清洁管道连接,所述封闭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连接口或所述第三连接口,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
[0007]优选地,所述分离管道还包括第三管和转接部,所述转接部包括第一转接口、第二转接口和第三转接口,所述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口与所述第三管连接,所述第三转接口与所述第一清洁管道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分离管道还包括开关部,所述开关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清洁管道,以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清洁管道。
[0009]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接头,所述分离器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分离管道连接,所述接头被设置为能够发生形变。
[0010]优选地,所述分离管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分离装置还包括进气管道和第一换向部,所述第一换向部包括第一换向口、第二换向口、第三换向口和第一换向件,所述第一换
向口和所述第二换向口两者分别与两个所述分离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换向口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换向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换向口或者第二换向口。
[0011]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出气管道和第二换向部,所述第二换向部包括第四换向口、第五换向口、第六换向口和第二换向件,所述第四换向口和所述第五换向口两者分别与两个所述分离管道连接,所述第六换向口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换向件用于封闭所述第四换向口或者第五换向口。
[0012]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气管道。
[001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系统包括上述的分离系统。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位于下方的分离管道工作时的气体流向图;
[0017]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位于上方的分离装置工作时的气体流向图。
[0018]图标:110
‑
第一管;120
‑
第二管;130
‑
第三管;210
‑
第一清洁管道;220
‑ꢀ
第二清洁管道;230
‑
开关部;300
‑
分离器;400
‑
连接部;410
‑
封闭件;420
‑ꢀ
第一连接口;430
‑
第三连接口;500
‑
转接部;600
‑
接头;710
‑
进气管道;720
‑ꢀ
出气管道;810
‑
第一换向部;811
‑
第一换向件;812
‑
第一换向口;813
‑
第二换向口;820
‑
第二换向部;821
‑
第二换向件;822
‑
第四换向口;823
‑
第五换向口;910
‑
第一压力传感器;920
‑
第二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 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这里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这里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其并不限于这里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0020]这里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说,已经提供了这里所描述的示例仅用于示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实现这里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0021]在整个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板)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时,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结合到”另一元件、“在”另一元件“之上”或“覆盖”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直接在”另一元
件“之上”或“直接覆盖”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他元件。
[0022]如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所列出的相关项中的任何一项和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0023]尽管可在这里使用诸如“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系统,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吸气口,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管道和分离器,所述分离管道与所述吸气口连接,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分离管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道还包括第一清洁管道和第二清洁管道,所述第一清洁管道设置于所述分离器的靠近所述吸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清洁管道设置于所述分离器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清洁管道和所述第二清洁管道均与所述分离管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道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封闭件,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管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清洁管道连接,所述封闭件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连接口或所述第三连接口,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道还包括第三管和转接部,所述转接部包括第一转接口、第二转接口和第三转接口,所述第一转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连接,所述第二转接口与所述第三管连接,所述第三转接口与所述第一清洁管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道还包括开关部,所述开关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清洁管道,以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清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烁,姚嘉胤,张进,刘星,张衍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