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料搅拌机技术领域,具体为立式石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底板,三节伸缩杆,所述三节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三节伸缩杆皆安装于混料机底板的顶端,所述三节伸缩杆的顶端皆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安装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上皆滑动安装有电滑块,通过设置有三节伸缩杆、连接杆、滑杆、电滑块、下料罐,在实际使用中向下料罐内填入原料,并将三节伸缩杆伸长至最长,使电滑块在滑杆上滑动至混料机本体的顶端后打开底部盖板即可将下料罐内的原料倒入混料机本体内,可以有效解决立式石墨混料机高度较高,体积较大,上料时通常为人工上料,效率低下,且容易对工人造成机械伤害的问题。工人造成机械伤害的问题。工人造成机械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石墨混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混料搅拌机
,具体为立式石墨混料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石墨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各类原材料进行混合并搅拌,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搅拌混料设备进行制造工作。
[0003]中国技术CN213132891U公开了一种石墨混料机,其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固定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转动安装有竖向的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上端传动连接有固定于箱体顶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装有散料盘,且转动杆的下端固定有位于箱体内的搅拌组件,所述箱体的顶面嵌装固定有两个加料斗,且两个加料斗的下端均朝向散料盘倾斜设置,所述箱体的右侧的下部设置有排料管。本技术不仅使得加料斗出来的物料与转动的散料盘接触会使得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散开落到箱体内,进而使得下方的搅拌组件转动搅拌时,具备更好的搅拌效果。
[0004]但是上述公开专利中存在如下缺陷:立式石墨混料机高度较高,体积较大,上料时通常为人工上料,效率低下,且容易对工人造成机械伤害。
[0005]基于上述,需要设计立式石墨混料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立式石墨混料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立式石墨混料机高度较高,体积较大,上料时通常为人工上料,效率低下,且容易对工人造成机械伤害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立式石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底板,所述混料机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混料机本体,所述混料机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延伸至混料机本体的内部,所述搅拌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扇叶;
[0008]三节伸缩杆,所述三节伸缩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三节伸缩杆皆安装于混料机底板的顶端,所述三节伸缩杆的顶端皆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安装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上皆滑动安装有电滑块,所述电滑块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罐,所述下料罐上设置有装料口,所述下料罐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底部盖板,两个所述滑杆之间的宽度大于混料机本体的底面直径。
[0009]优选的,所述电滑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下料罐的顶端设置有永磁铁,所述电滑块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弹簧杆,所述弹簧杆的底端与下料罐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扇叶上皆固定安装有辅助搅拌叶。
[0011]优选的,所述混料机底板的底端设置有负重移动轮,所述负重移动轮的数量为四个。
[0012]优选的,所述混料机底板的两侧皆通过铰链活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皆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体。
[0013]优选的,所述混料机底板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罐,所述清洁罐的顶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清洁罐顶端的水泵上连接有清洁水管,所述清洁水管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混料机本体的内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设置有三节伸缩杆、连接杆、滑杆、电滑块、下料罐,在实际使用中将三节伸缩杆缩至最短即可将电滑块与下料罐降下,而后向下料罐内填入原料,并将三节伸缩杆伸长至最长,使电滑块在滑杆上滑动至混料机本体的顶端后打开底部盖板即可将下料罐内的原料倒入混料机本体内,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有效解决立式石墨混料机高度较高,体积较大,上料时通常为人工上料,效率低下,且容易对工人造成机械伤害。
[0016]2、通过设置有辅助搅拌叶,在实际使用中辅助搅拌叶跟随搅拌扇叶的转动一起转动,辅助搅拌扇叶进行搅拌,可以加快搅拌扇叶的搅拌和混料速率;进一步通过设置有电磁铁、弹簧杆、永磁铁,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将下料罐内的原料倒入混料机本体内时,关闭电磁铁使电磁铁失去磁性,而后电磁铁与永磁铁分离,此时弹簧杆在重力作用下被拉长从而产生向上的拉力,并使下料罐上下晃动,即可快速将下料罐内的原料倒入混料机本体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立体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立体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1]图中:100、混料机底板;110、混料机本体;111、电机;112、搅拌杆;113、搅拌扇叶;114、三节伸缩杆;115、连接杆;116、滑杆;117、电滑块;118、下料罐;119、底部盖板;120、电磁铁; 121、弹簧杆;122、永磁铁;123、负重移动轮;124、支撑板体; 125、清洁罐;126、清洁水管;127、辅助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4]立式石墨混料机,包括混料机底板100,本申请中使用的所有用电器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混料机底板100的顶端设置有混料机本体110,混料机本体110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11,电机111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杆112,搅拌杆112的顶端延伸至混料机本体110的内部,搅拌杆11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扇叶113;
[0025]三节伸缩杆114,三节伸缩杆114的数量为四个,三节伸缩杆114皆安装于混料机底
板100的顶端,三节伸缩杆114的顶端皆安装有连接杆115,连接杆115的数量为两个,连接杆115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安装有两个滑杆116,滑杆116上皆滑动安装有电滑块117,电滑块117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罐118,下料罐118上设置有装料口,下料罐118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底部盖板119,两个滑杆116之间的宽度大于混料机本体110的底面直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有效解决立式石墨混料机高度较高,体积较大,上料时通常为人工上料,效率低下,且容易对工人造成机械伤害。
[0026]电滑块11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120,下料罐118的顶端设置有永磁铁122,电滑块117的底端设置有两个弹簧杆121,弹簧杆 121的底端与下料罐118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当需要将下料罐118内的原料倒入混料机本体110内时,关闭电磁铁120使电磁铁120失去磁性,而后电磁铁120与永磁铁 122分离,此时弹簧杆121在重力作用下被拉长从而产生向上的拉力,并使下料罐118上下晃动,即可快速将下料罐118内的原料倒入混料机本体110内。
[0027]搅拌扇叶113上皆固定安装有辅助搅拌叶12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辅助搅拌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石墨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机底板(100),所述混料机底板(100)的顶端设置有混料机本体(110),所述混料机本体(110)的底端设置有电机(111),所述电机(111)的顶端设置有搅拌杆(112),所述搅拌杆(112)的顶端延伸至混料机本体(110)的内部,所述搅拌杆(11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扇叶(113);三节伸缩杆(114),所述三节伸缩杆(11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三节伸缩杆(114)皆安装于混料机底板(100)的顶端,所述三节伸缩杆(114)的顶端皆安装有连接杆(115),所述连接杆(11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杆(115)相互靠近的一侧皆安装有两个滑杆(116),所述滑杆(116)上皆滑动安装有电滑块(117),所述电滑块(117)的底端设置有下料罐(118),所述下料罐(118)上设置有装料口,所述下料罐(118)的一侧活动安装有底部盖板(119),两个所述滑杆(116)之间的宽度大于混料机本体(110)的底面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石墨混料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帅,刘金龙,韩孟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新翰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