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37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包括地图袋壳体,地图袋壳体上设置有安装于座椅靠背板上的开合结构;其中,开合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地图袋壳体底端,用于与座椅靠背板固定连接的转动部;开合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地图袋壳体与座椅靠背板之间用于所述地图袋壳体收合复位的弹性件。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地图袋,座椅靠背板的背面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二凸台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封堵或打开安装孔的地图袋饰盖,地图袋饰盖上开设有供松紧带穿过的通孔。该地图袋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同时在非使用状态时,后排乘员触碰不到,无安全隐患。无安全隐患。无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及汽车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板
,尤其涉及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及汽车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座椅地图袋是安装在汽车座椅靠背上的一种收纳结构,通常靠背上的地图袋采用面套缝合的形式,面套缝合的地图袋承重能力低,时间长易敞口变形,稳定性差且不美观。
[0003]或者采用单层塑料地图袋,质地偏硬,后排乘员能直接触碰到,有后冲碰上乘员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乘客的体验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该地图袋稳定性高,可靠性强,同时在非使用状态时,后排乘员触碰不到,无安全隐患。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包括地图袋壳体,所述地图袋壳体上设置有安装于座椅靠背板上的开合结构;
[0007]其中,所述开合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地图袋壳体底端,用于与座椅靠背板固定连接的转动部;
[0008]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地图袋壳体与所述座椅靠背板之间用于所述地图袋壳体收合复位的弹性件。
[0009]进一步地,所述地图袋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地图袋外壳和地图袋内壳。
[0010]进一步地,所述地图袋外壳和地图袋内壳之间通过熔合连接的方式相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地图袋外壳和地图袋内壳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合定位的筋和/或第一凸台。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上具有焊柱,所述座椅靠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焊柱相配合进行熔合连接的焊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松紧带;
[0014]所述松紧带一端与所述地图袋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靠背板相连。
[0015]进一步地,所述地图袋内壳的上端边位于所述地图袋外壳的水滴边下方。
[0016]进一步地,所述地图袋外壳包覆有地图袋蒙皮。
[0017]进一步地,所述地图袋内壳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其碰撞上所述座椅靠背板的缓冲件。
[0018]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9]一种汽车座椅,包括上述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
[0020]所述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板,所述座椅靠背板的背面两侧分别具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凸台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用于封堵或打开所述安装孔的地图袋饰盖,所述地图袋饰盖上开设有供所述松紧带穿过的通孔。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通过在地图袋壳体上设置有开合结构,使得地图袋在不使用时能够随时收合,避免后排乘员直接触碰到,并消除后冲碰上后排乘员的安全隐患;
[0023]同时地图袋通过转动部实现以自身结构作为转轴,稳定性高,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装配在座椅靠背板的爆炸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的爆炸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中地图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中地图袋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中地图袋内壳绕转轴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4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中松紧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的装配示意图;
[0032]图9为图8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图9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的汽车座椅中座椅靠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技术的汽车座椅中地图袋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为本技术的汽车座椅中座椅靠背板装配过程示意图;
[0037]图14为本技术的汽车座椅中座椅靠背板安装地图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5为图14的剖面示意图;
[0039]图16为本技术的汽车座椅中地图袋打开状态示意图。
[0040]图中:1、地图袋蒙皮;2、地图袋外壳;201、第一凸台;202、筋;203、E形筋;3、地图袋内壳;301、焊柱;302、横向筋;303、纵向筋;304、圆孔;305、第一L形筋;306、第一腰形孔;4、缓冲钮;5、松紧带;501、第一切口;502、第二切口;6、座椅靠背板;601、第二凸台;602、第二腰形孔;603、第二L形筋;7、背板蒙皮;8、地图袋饰盖;801、卡扣;80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42]如图1

3所示的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地图袋包括地图袋蒙皮1、
地图袋外壳2、地图袋内壳3、缓冲钮4和松紧带5,所述地图袋外壳2和地图袋内壳3均通过注塑成型,地图袋外壳2背面,在左右两侧各有2个方形的第一凸台201,第一凸台201上下两端各有2条筋202。地图袋外壳2背面中间位置,有2个E形筋203。地图袋外壳2包覆有地图袋蒙皮1,舒适度性好。
[0043]参照图4

8,地图袋内壳3下端活动设置有转动部,转动部的下端区域A有2个切口,下端区域A背面有3个焊柱301,区域A中的局部区域B较薄,地图袋开合时的转轴R位于区域B处。地图袋内壳3在注塑成型后,绕转轴R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带有焊柱301结构的区域A转到地图袋内壳3正面上。地图袋内壳3背面有多条横向筋302和纵向筋303,横向筋302比纵向筋303高。地图袋内壳3背面左右两侧,各有2个圆孔304,2个第一L形筋305和1个第一腰形孔306,在地图袋内壳3的4个圆孔304上从内往外装缓冲件(即缓冲钮4)。松紧带5为有弹性的软织物,一端有2个第一切口501,另一端有3个第二切口502,2条松紧带5分别穿过地图袋内壳3左右两侧的第一腰形孔306,第一切口501钩在左右两侧的2个第一L形筋305上。
[0044]参照图9

10,安装好缓冲钮4和松紧带5的地图袋内壳3,和包覆地图袋蒙皮1后的地图袋外壳2装配在一起,2个E形筋203对地图袋内壳3形成Z向限位(区域C),左右2个方形第一凸台201对地图袋内壳3形成Y向限位(区域D)。地图袋内壳3背面纵向筋303和地图袋外壳2有间隙,间隙值为a。地图袋内壳3背面横向筋302和地图袋外壳2干涉,干涉值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图袋壳体,所述地图袋壳体上设置有安装于座椅靠背板上的开合结构;其中,所述开合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地图袋壳体底端,用于与座椅靠背板固定连接的转动部;所述开合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地图袋壳体与所述座椅靠背板之间用于所述地图袋壳体收合复位的弹性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袋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地图袋外壳和地图袋内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袋外壳和地图袋内壳之间通过熔合连接的方式相固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袋外壳和地图袋内壳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合定位的筋和/或第一凸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于汽车座椅靠背板上的地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上具有焊柱,所述座椅靠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焊柱相配合进行熔合连接的焊孔。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珊珊梁鹏麦秋颖曹松朱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