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及洗碗机技术

技术编号:361531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在清洗机启动工作时,控制向清洗腔内加水,并实时检测获取用于汲水的电机的工作功率,控制持续加水直至电机的工作功率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的稳定运行状态下对应的功率区间。该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清洗机待清洗物品的情况自适应的调整进水量,以在减小能耗的基础上保证清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应用该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的洗碗机。该洗碗机节能、节水、清洗效果好。清洗效果好。清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及洗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的清洗机。

技术介绍

[0002]清洗机在使用时,其进水量的精度直接影响着洗净度。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来控制清洗机内的水量。如公开号为CN112971660A(申请号为201911275435.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水位检测方法及洗碗机》,其中公开的水流传感器能够判断内胆的进水量,进而判断是否出现排水故障。又如公开号为CN112294214A(申请号为202011148755.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洗碗机、洗碗机的进水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公开的方案中即采用水量检测装置进行进水量的检测,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该水量检测装置可以选择使用水位传感器或者流量计。这些洗碗机使用时,或者控制进水量是设定的,或者设置清洗腔内的水位是固定的,使得洗碗机内的进水无法根据具体放置的餐具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0003]但是,如洗碗机在使用时,基于其清洗腔体内放置的餐具数量的不同,餐具上附着的数量也不同,即餐具对水耗的影响不同。现有的洗碗机使用时,通常向清洗腔内通入在清洗腔内放置最多餐具状态下的水流量来保证洗碗机的稳定运行。如此当洗碗机内放置的餐具较少的情况下,不仅造成水的浪费,还会因为清洗过程中的对水的加热程序而增加耗电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清洗机待清洗物品的情况自适应的调整进水量,以在减小能耗的基础上保证清洗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节能、节水、清洗效果好的洗碗机。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洗机启动工作时,控制向清洗腔内加水,并实时检测获取用于汲水的电机的工作功率,控制持续加水直至电机的工作功率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的稳定运行状态下对应的功率区间。
[0007]为了提高进水量的精确控制,在清洗机的清洗腔内未放置待清洗物的情况下,预设清洗腔内不同进水量与电机功率之间的空载进水量

电机工作对应关系;
[0008]清洗机启动清洗工作时,先向清洗腔内注入固定水量A的水,控制电机工作,进而检测获取电机在当前固定水量A状态下的工作功率P,将数据A、P与空载进水量

电机工作对应关系进行比较,进而确定需要向清洗腔内的注入补水量C,以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的稳定运行状态。
[0009]作为改进,根据不同空载进水量与电机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电机工作功率对应的空载进水量B,计算达到水流持续稳定运行状态所需的补水量C,C=D-B,其中D为在清洗机的清洗腔内未放置待清洗物的情况下,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的稳定运行状态对应的最小空载进水量,其中A<D;
[0010]控制再向清洗腔内注入补水量C的水。
[0011]为了向清洗腔内注入最合适的进水量,在保证进水量满足清洗效果的基础上,达到省水减耗的目的,控制向清洗腔内注入补水量C的水后,获取电机的实时工作功率P1,判断P1是否位于电机满负载运行对应的功率区间,如果是,则当前清洗工序的进水工作结束;如果否,则循环进行新的补水量C的计算直至电机的工作功率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对应的功率区间。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水量A采用空载进水量

电机工作对应关系中,大于电机空转状态下对应的空载进水量且小于电机满负载运行状态下对应的最小空载进水量的数据。
[0013]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前述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的洗碗机,包括具有清洗腔的箱体,与清洗腔相连接的进水管,设置在进水管上的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箱体底部以用于驱动水流的电机,与流量传感器、电机电信号连接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应用如前述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根据电机功率确定进水量,对于清洗腔内餐具数量的不同情况,在电机的工作功率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的稳定运行状态下对应的功率区间时,对应的进水量也不同。而电机功率达到电机满负荷运行对应的功率时,即表明进水量在除去餐具的水耗外,能够满足正常清洗工作,如此进水量在满足清洗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接近于最小量,降低了清洗工作中的用水成本,同时也节省了汲水以及对水进行加热等所需的能耗。该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能够基于餐具情况的变化动态调整进水量,不仅能够实现高效清洗,还利于清洗过程中的集渣工作。
[0015]而应用了该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的洗碗机,节水、节能且清洗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本实施例中的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洗碗机、果蔬清洗机等清洗机中。
[0019]本实施例中以应用该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的洗碗机进行详细的说明。该洗碗机包括箱体、进水管、流量传感器、电机、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电机、流量传感器电信号连接,进而实现进水量的控制。
[0020]其中箱体内具有清洗腔,使用时,餐具放置在清洗腔内进行清洗。进水管与清洗腔相连通并连接在箱体的上部,该进水管还与外部的水源相连接,进而向清洗腔内注入供清洗工作使用的水。清洗腔底面的中部下凹形成有水杯,该水杯的杯口处覆盖有沥水板,自沥
水板向下延伸有一个集渣篮,该集渣篮面向清洗腔内开口设置。清洗腔内设置有喷淋臂,该喷淋臂的数量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如对于清洗腔较小的清洗机,可以仅设置底部的喷淋臂,对于清洗腔体积较大的清洗机,可以在清洗腔内设置多个喷淋臂,均匀分布在清洗腔的顶部、底部、侧部等位置。水杯内设置有导流座,该导流座的上部延伸至沥水板上方的位置,喷淋臂与导流座相连通。导流座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与水杯内腔体相连通的吸水口,该吸水口位于水杯的上部位置。电机对应于该水杯的位置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电机的驱动轴延伸至导流座内,并且驱动轴的上端连接有导流叶片,通过电机带动导流叶片转动,能够将进入水杯内的水吸入至导流座内并导向驱动水流向喷淋臂内。
[0021]清洗过程中,餐具上会附着水,而水在餐具上具有一定的附着性而需要缓慢滴下,因此不同的餐具量对清洗水在餐具上的附着消耗量也不同。因此进行清洗工作时,合理的水量在除去餐具上的附着消耗外,应该保证各喷淋臂内充满水以保证喷淋臂的持续喷淋,保证水流自沥水板进入到水杯内的流动量合理,进而既能有效将残渣冲至集渣篮中,又要避免水流在沥水板上流动过慢/过快而导致残渣无法有效的进入集渣篮,进而堵塞沥水板上的沥水孔。基于这些要求,将电机达到满负荷运行时对应的最小水量作为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洗机启动工作时,控制向清洗腔内加水,并实时检测获取用于汲水的电机的工作功率,控制持续加水直至电机的工作功率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的稳定运行状态下对应的功率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洗机的清洗腔内未放置待清洗物的情况下,预设清洗腔内不同空载进水量与电机功率之间的空载进水量

电机工作对应关系;清洗机启动清洗工作时,先向清洗腔内注入固定水量A的水,控制电机工作,进而检测获取电机在当前固定水量A状态下的工作功率P,将数据A、P与空载进水量

电机工作对应关系进行比较,进而确定需要向清洗腔内的注入补水量C,以达到电机满负载运行的稳定运行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机的自适应水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空载进水量与电机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电机工作功率对应的空载进水量B,计算达到水流持续稳定运行状态所需的补水量C,C=D-B,其中D为在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健健施郑赞姜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