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5198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复合结构的椎间融合器。由上融合模块,中部主体,下融合模块三部分构成。上融合模块和下融合模块采用生物陶瓷材料通过3D打印制作,有助于其与相邻的椎体形成骨性融合。中部主体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有利于减轻椎间融合器的应力遮挡作用。上下融合模块和中间主体通过燕尾槽和燕尾卡头以过盈配合方式连接,中部主体的高度可以根据患者病变节段的高度进行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作。变节段的高度进行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作。变节段的高度进行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结构的椎间融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一种椎间融合器的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复合结构的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严重的椎间盘病变引起的神经压迫容易导致患者麻木甚至瘫痪,临床中常实施椎间盘切除融合术进行治疗。切除椎间盘后需要植入一个椎间融合器来维持脊柱的序列完整性,恢复椎体间的距离,从而避免相邻椎体受力特性发生改变。现有的批量化、系列化生产的商品化椎间融合器的高度是固定的,而每个患者的椎体间的距离是不同的,因此现有的系列化的椎间融合器存在与患者的椎体间距不匹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结构的椎间融合器,能够组合不同材料的优点以满足融合器的力学性能要求和成骨性能要求,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病变节段的高度进行定制化制作。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结构的椎间融合器,由上融合模块,中部主体,下融合模块三部分构成。上融合模块和下融合模块采用生物陶瓷材料通过3D打印制作,有助于其与相邻的椎体形成骨性融合。中部主体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有利于减轻椎间融合器的应力遮挡作用。椎间融合器中间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用于手术时填充患者的自体骨或其他生物活性材料。
[0005]所述中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燕尾卡头。上融合模块的下表面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燕尾槽,此燕尾槽与中部主体上表面的燕尾卡头以过盈配合方式连接。下融合模块的上表面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燕尾槽,此燕尾槽与中部主体下表面的燕尾卡头以过盈配合方式连接。上融合模块的上表面和下融合模块的下表面的形状根据需植入椎间融合器的两节椎体的下终板和上终板的表面形状定制化设计。在上融合模块的上表面和下融合模块的下表面有刺状凸起防止椎体滑脱。中部主体的高度可以根据患者病变节段的高度进行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作。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附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08]附图2为本技术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上融合模块,2.中部主体,3.下融合模块,4.刺状凸起,5.燕尾槽,6.植骨孔,7.燕尾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局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局方向来确定的。
[0012]上融合模块和下融合模块采用生物陶瓷材料通过3D打印制成,有助于其与相邻的椎体形成骨性融合。中部主体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有利于减轻椎间融合器的应力遮挡作用。椎间融合器中间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用于手术时填充患者的自体骨或其他生物活性材料。
[0013]中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燕尾卡头。上融合模块的下表面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燕尾槽,此燕尾槽与中部主体上表面的燕尾卡头以过盈配合方式连接。下融合模块的上表面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燕尾槽,此燕尾槽与中部主体下表面的燕尾卡头以过盈配合方式连接。上融合模块的上表面和下融合模块的下表面的形状根据需植入椎间融合器的两节椎体的下终板和上终板的表面形状定制化设计。在上融合模块的上表面和下融合模块的下表面有刺状凸起,防止椎体滑脱。中部主体的高度可以根据患者病变节段的高度进行设计并通过3D打印制作。
[0014]实施例:根据患者的脊柱CT扫描数据获取待植入椎间融合器部位的椎体间的距离、外轮廓尺寸、上下终板形状等数据。根据相邻椎体终板的形状设计上融合模块和下融合模块的融合面的曲面形状,根据相邻椎体的尺寸设计椎间融合器的外轮廓,根据椎体间的距离确定椎间融合器的总高度,设计上融合模块、中部主体、下融合模块三个部分的高度,三个部分的高度均为椎体间距离的三分之一。将3D打印制备的上融合模块、中部主体、下融合模块三个部分进行组装后即可开展后续手术工作。
[00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修饰、替代、组合、简化、改变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结构的椎间融合器,包括上融合模块(1)、中部主体(2)、下融合模块(3)、刺状凸起(4)、燕尾槽(5)、植骨孔(6)、燕尾卡头(7);其特征是:上融合模块(1)和下融合模块(3)采用生物陶瓷材料通过3D打印制作,有助于其与相邻的椎体形成骨性融合,中部主体(2)采用聚醚醚酮材料制成,有利于减轻椎间融合器的应力遮挡作用,椎间融合器中间设有上下贯通的植骨孔(6),用于手术时填充患者的自体骨或其他生物活性材料,中部主体(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有一个前后贯通的燕尾卡头(7),上融合模块(1)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全平伊布拉音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