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结构和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97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5:0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铰接结构和盒体,其中,铰接结构包括枢轴组件、端部合页组件及弹性回复组件:枢轴组件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内形成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阻尼腔;端部合页组件可转动连接于连接管的端部;弹性回复组件包括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沿连接管的轴向并排嵌置于阻尼腔内,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连接管固定连接,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端部合页组件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其中一者为左旋扭簧,另一者为右旋扭簧,第一扭簧的初始扭力小于第二扭簧的初始扭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铰接结构可实现端部合页组件相对连接管的缓慢接力转动,则能够实现盒盖的缓慢打开和关闭。关闭。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铰接结构和盒体
[0001]优先权信息
[0002]本申请请求2022年02月17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2220324887.X、技术名称为“铰接结构和盒体”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并且通过参照将其全文并入此处。


[0003]本申请涉及机械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铰接结构和盒体。

技术介绍

[0004]铰接结构应用于各种需要开合的结构中,例如门窗、包装盒、工具盒、首饰盒等。目前的盒子的盒体和盒盖之间主要利用扭簧来支开盒盖,则需要使得扭簧的扭力较大。如此,当掀开盒盖时,会使得盒盖迅速打开,则会冲击盒体并引起振动,使得盒子内的商品容易掉落或损坏。
[0005]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铰接结构,旨在解决盒体不能缓慢打开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铰接结构包括枢轴组件、端部合页组件及弹性回复组件;
[0008]所述枢轴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形成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阻尼腔;
[0009]端部合页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端部;
[0010]所述弹性回复组件包括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并排嵌置于所述阻尼腔内,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所述端部合页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的其中一者为左旋扭簧,另一者为右旋扭簧;
[0011]所述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的刚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以使所述第一扭簧的初始扭力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初始扭力;或,
[0012]所述第一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且所述第一扭簧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刚度,以使所述第一扭簧的初始扭力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初始扭力。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轴组件还包括嵌置于所述连接管内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所述阻尼腔,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所述中心轴外
围;
[0014]所述端部合页组件包括相互独立且分别位于所述中心轴两端的第一合页组件和第二合页组件,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一端,所述第二合页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台和第一合页套管,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及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一合页套管相互插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台具有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合页套管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在绕所述连接管的轴向限位配合的第一配合面。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插接端和第一调节端,所述中心轴的一端插设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内,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内,所述第一合页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端的外围,所述第一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且所述第一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具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对称轴。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第一调节端位于所述连接管外,且所述第一调节端的外周缘在所述连接管的径向上至少部分凸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面设置。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合页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台和第二合页套管,所述第二安装台与所述中心轴远离所述第一合页组件的端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合页套管相互插接,且所述第二安装台具有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合页套管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在绕所述连接管的轴向限位配合的第二配合面。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插接端和第二调节端,所述第二插接端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合页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调节端的外围,所述第二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且所述第二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具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对称轴。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插接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调节端位于所述连接管外,且所述第二调节端的外周缘在所述连接管的径向上至少部分凸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面设置。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轴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内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中心轴外围,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置于所述嵌槽内。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与连接管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扭簧靠近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扭臂,所述第二扭簧靠近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扭臂,所述第一扭臂及所述第二扭臂均嵌置于所述嵌槽内。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扭臂及所述第二扭臂相互分离,且所述嵌槽包括在所述固定环的周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扭臂嵌置于所述第一槽内,所述第二扭臂嵌置于所述第二槽内。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扭簧远离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三扭臂,所述第三扭臂嵌置于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内;所述第二扭簧远离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
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四扭臂,所述第四扭臂嵌置于所述第二合页组件内。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铰接结构还包括中间合页套管,所述中间合页套管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外围,且位于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和第二合页组件之间,所述中间合页套管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合页套管的外围连接有第一插片,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及所述第二合页组件的外围分别连接有第二插片。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轴组件还包括可绕所述连接管的轴线转动地嵌置于所述连接管内且相互独立的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沿所述连接管的轴线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轴邻近所述第二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轴邻近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轴的外围,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轴的外围;
[0028]所述端部合页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合页组件和第二合页组件,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轴远离所述第二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合页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轴远离所述第一轴的一端。
[00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轴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内的固定环,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置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置于所述嵌槽内。
[00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枢轴组件,所述枢轴组件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形成填充有阻尼介质的阻尼腔;端部合页组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的端部;以及弹性回复组件,所述弹性回复组件包括第一扭簧及第二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并排嵌置于所述阻尼腔内,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所述端部合页组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扭簧和所述第二扭簧的其中一者为左旋扭簧,另一者为右旋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的刚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以使所述第一扭簧的初始扭力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初始扭力;或,所述第一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扭簧的预设偏转角度,且所述第一扭簧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刚度,以使所述第一扭簧的初始扭力小于所述第二扭簧的初始扭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组件还包括嵌置于所述连接管内的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与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所述阻尼腔,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套设于所述中心轴外围;所述端部合页组件包括相互独立且分别位于所述中心轴两端的第一合页组件和第二合页组件,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一端,所述第二合页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台和第一合页套管,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及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与所述第一合页套管相互插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台具有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面,所述第一合页套管具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在绕所述连接管的轴向限位配合的第一配合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插接端和第一调节端,所述中心轴的一端插设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内,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端内,所述第一合页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调节端的外围,所述第一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且所述第一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具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对称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第一调节端位于所述连接管外,且所述第一调节端的外周缘在所述连接管的径向上至少部分凸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面设置。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页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台和第二合页套管,所述第二安装台与所述中心轴远离所述第一合页组件的端部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与所述第二合页套管相互插接,且所述第二安装台具有沿所述连接管的轴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二合页套管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面在绕所述连接管的轴向限位配合的第二配合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台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插
接端和第二调节端,所述第二插接端与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接端,所述第二合页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调节端的外围,所述第二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图形,且所述第二调节端的横截面形状具有至少两条相交的对称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端插设于所述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调节端位于所述连接管外,且所述第二调节端的外周缘在所述连接管的径向上至少部分凸出所述连接管的外壁面设置。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内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于所述中心轴外围,所述固定环的外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第一扭簧及所述第二扭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置于所述嵌槽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与连接管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扭簧靠近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扭臂,所述第二扭簧靠近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二扭臂,所述第一扭臂及所述第二扭臂均嵌置于所述嵌槽内。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铰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扭臂及所述第二扭臂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左传工坊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