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75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联轴器,其包括第一半轴及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朝向所述固定环一端外周缘位置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半轴朝向所述固定环一端外周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的配合装接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位置错开布置;于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布置空间中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通过该联轴器的结构设置,其可满足作为万向联轴器的应用设置需求,实现小体积的同时,具有高转动惯量的特点。具有高转动惯量的特点。具有高转动惯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轴器


[0001]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具体涉及一种联轴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行业中,联轴器作为常用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中,用以传递运动和动力。现有万向联轴器体积大,结构复杂,应用场合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有万向联轴器具有转动惯量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联轴器。
[0004]联轴器,其包括第一半轴及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朝向所述固定环一端外周缘位置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半轴朝向所述固定环一端外周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的配合装接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位置错开布置;于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布置空间中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凸台与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轴、第二半轴及固定环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半轴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固定环的内环孔形成同轴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轴上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的锁紧隙,所述第一半轴外周侧设置有与所述锁紧隙连通的锁紧螺孔,所述锁紧螺孔上螺接设置有螺栓。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凸台的截面轮廓形状为扇形,两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第一半轴的径向方向而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凸台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凸台的截面轮廓形状为扇形,两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第二半轴的径向方向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的配合装接时,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位置依次交错地形成装接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半轴径向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一接口,所述固定环周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口位置对应的第一环接口;所述第一连接件定位穿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一环接口之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与第一接口定位穿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地定位穿接至第一环接口中。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口径大于所述第一环接口口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套接于所述连接轴一端位置上的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径与所述连接轴的外径配合,所述轴套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接口的内径配合,所述连接轴一端经所述轴套而定位穿接至所述第一接口上。
10、第二通孔20与所述固定环3的内环孔形成同轴连通。
[0027]基于对称设置的联轴器结构,以一种中央配置有固定环3的结构形式,辅以相应的第一连接件41、第二连接件42的设置,使得该第一半轴1能以相应的第一连接件41进行相对连接有第二连接件42的所述第二半轴2的进行角度偏差的位置调整,满足了一种万向联轴器的功能应用需求。该组织处于第一凸台11与第二凸台21围合布置空间中的固定环3设置,可有效地控制该联轴器整体的体积;而在中央配置的固定环3设置结合第一连接件41与第二连接件42的转动连接结构应用下,将可使该联轴器的转动惯量具有高的效果。
[0028]所述第一半轴1上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0贯通的锁紧隙12,所述第一半轴1外周侧设置有与所述锁紧隙12连通的锁紧螺孔121,所述锁紧螺孔121上螺接设置有螺栓122。外部转轴通过接入至该第一通孔10内,再通过螺栓122联动锁紧隙12进行锁紧,及可满足外部转轴的装接应用需求。
[002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凸台11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半轴1径向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一接口13,所述固定环3周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口13位置对应的第一环接口31;所述第一连接件41定位穿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接口13与第一环接口31之间。
[0030]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件41包括连接轴43,所述连接轴43一端与第一接口13定位穿接,所述连接轴43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地定位穿接至第一环接口31中;所述第一接口13口径大于所述第一环接口31口径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41还包括套接于所述连接轴43一端位置上的轴套44;所述轴套44的内径与所述连接轴43的外径配合,所述轴套44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接口13的内径配合,所述连接轴43一端经所述轴套44而定位穿接至所述第一接口13 上。配合装配的轴套44、连接轴43与所述第一接口13形成稳定的装配效果。
[0031]所述第一接口13整体延伸布置方向与所述第一半轴1的轴向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接口 13的一端于所述第一半轴1朝向所述第二半轴2一侧具有开敞开口131,所述第一接口13 的中段形成有与所述轴套44外径配合的呈圆形的装接位置132,该装接位置132口径大于开敞开口131口径设置。
[0032]通过该第一接口13、第一环接口31之间设置有连接轴43与轴套44的结构设置,能有效地满足该第一半轴1与固定环3之间的装配应用,满足了联轴器功能应用的同时,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
[00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二半轴2中,其设置为与第一半轴1相同的半轴结构形式,该第二凸台21与第一凸台11结构相同设置,且同样地设置有相应的与第二通孔20通接的锁紧隙,并以相应的锁紧螺孔及螺栓结构进行锁紧配合;所述第二凸台21上设置有与该第一接口13相同的第二接口22;该第二凸台21与所述固定环3之间转动连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42 设置为与第一连接件41的相同结构形式,通过有相应的连接轴43及轴套44结构设置,以满足所述第二半轴2与固定环3之间的装配应用。
[0034]同理,即所述第二凸台21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半轴2径向方向贯通设置的第二接口22,所述固定环3周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口22位置对应的第二环接口32;所述第二连接件42 以所述连接轴43及轴套44结构定位穿接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口22与第二环接口32之间。
[0035]而为了满足联轴器的高强度结构应用情况,本方案的联轴器中,所述第一半轴1与第二半轴2之间的配合装接时,所述第一接口、第一环接口、第二接口、第二环接口之间处于
同一布置平面设置;以使得该联轴器整体形成有对称的结构关系,使得该联轴器在相同外径下具有传递扭矩大的效果。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轴及第二半轴,所述第一半轴朝向固定环一端外周缘位置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半轴朝向所述固定环一端外周缘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的配合装接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位置错开布置;于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布置空间中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轴、第二半轴及固定环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半轴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半轴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固定环的内环孔形成同轴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轴上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的锁紧隙,所述第一半轴外周侧设置有与所述锁紧隙连通的锁紧螺孔,所述锁紧螺孔上螺接设置有螺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凸台的截面轮廓形状为扇形,两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第一半轴的径向方向而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凸台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凸台的截面轮廓形状为扇形,两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第二半轴的径向方向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半轴与第二半轴之间的配合装接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位置依次交错地形成装接配合。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灿常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奥迪斯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