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主支撑体、支撑面板、设置在支撑面板下方的主驱动轴;在主驱动轴与支撑面板之间设有纵向布置的齿轮连杆组件;由下往上,齿轮连杆组件包括主动副齿件、从动副齿件及驱动连杆;主动副齿件设置在主驱动轴上;从动副齿件转动连接在主支撑体上,且从动副齿件与主动副齿件齿接配合;驱动连杆的下端与从动副齿件铰接,驱动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支撑面板上;主动副齿件能够跟随主驱动轴转动以带动从动副齿件转动;从动副齿件转动能够带动驱动连杆纵向运动以控制支撑面板上下移动;利用齿轮连杆组件进行传动;齿轮连杆组件纵向布置且自身体积较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对主支撑体内部空间的占用。占用。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多功能座椅中,座椅腰靠或者头枕的支撑面板均设置为能够升降调节以匹配用户的使用需求;且有一些座椅更是采用电动推杆或者电机来控制支撑面板的升降,使得用户能够直接遥控控制,使用更具科技感;但是采用这类控制结构的前提是:由于电动推杆纵向设置时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和体积,使得坐具内部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但是随着当前坐具的设计追求越来越轻薄化,坐具内部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而当前坐具内部的控制结构也布置的越来越紧凑,使得很多时候无法直接采用电动推杆进行驱动;这就需要设计者采用另外的控制机构。
[0003]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占用空间小,且能够有效控制支撑面板升降的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通过在主驱动轴与支撑面板之间设置齿轮连杆组件;在齿轮连杆组件的运动作用下,能够将主驱动轴的转动动作转化为支撑面板的上下移动;传动结构设计巧妙;且主驱动轴设置在支撑面板的下方,齿轮连杆组件纵向布置且自身体积较小,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对主支撑体内部空间的占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主支撑体、活动设置在主支撑体上的支撑面板、设置在支撑面板下方的主驱动轴;在主驱动轴与支撑面板之间设有纵向布置的齿轮连杆组件;由下往上,齿轮连杆组件包括主动副齿件、从动副齿件及驱动连杆;所述主动副齿件设置在主驱动轴上;所述从动副齿件转动连接在主支撑体上,且从动副齿件与主动副齿件齿接配合;所述驱动连杆的下端与从动副齿件铰接,驱动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支撑面板上;所述主动副齿件能够跟随主驱动轴转动以带动从动副齿件转动;从动副齿件转动能够带动驱动连杆纵向运动以控制支撑面板上下移动。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主支撑体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安装侧板,支撑面板纵向设置在安装侧板的前端;所述从动副齿件转动连接在安装侧板上;且从动副齿件位于主动副齿件的正上方。从动副齿件转动连接在安装侧板上,利用主支撑体自身结构;且使得齿轮连杆组件与安装侧板贴合靠近,使结构设计更紧凑,节省占用体积。
[0008]作为优选,所述从动副齿件呈扇形结构。从动副齿件只需相对主动副齿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即可有效控制支撑面板上下移动足够的距离;继而设计为扇形结构即可,减小对主支撑体内部空间的占用,节省材料。
[0009]作为优选,在支撑面板的两侧与主驱动轴之间均设有所述的齿轮连杆组件。设置
两组齿轮连杆组件,使得驱动支撑面板运动更加稳定,受力更平衡。
[0010]作为优选,所述从动副齿件靠近其外周缘处设有连接座,所述驱动连杆的下端铰接在该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沿从动副齿件的转动轨迹上下运动以带动驱动连杆向上或向下运动。利用从动副齿件的转动动作,从而能够带动驱动连杆进行上下移动,传动设计巧妙;且连接座设置在从动副齿件的外周缘处,使得从动副齿件转动一定角度,连接座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距离最大,传动效果更好。
[001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侧板,该连接侧板的内侧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转动连接杆,该转动连接杆设置在连接侧板的上端;且转动连接杆配置为与驱动连杆铰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驱动轴为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长轴;在所述主支撑体上设有控制电机,该控制电机配置为驱动主驱动轴转动。采用控制电机驱动主驱动轴转动,使得主驱动轴转动稳定,从而能够稳定驱使支撑面板升降。
[0013]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连接侧板;每个连接侧板位于相应一侧的安装侧板的内侧,且连接侧板与安装侧板滑动配合。
[00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0015]首先,本技术的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通过在主驱动轴与支撑面板之间设置齿轮连杆组件;在齿轮连杆组件的运动作用下,能够将主驱动轴的转动动作转化为支撑面板的上下移动;传动结构设计巧妙;且主驱动轴设置在支撑面板的下方,减小对主支撑体前后空间的占用;而齿轮连杆组件同样纵向布置,齿轮连杆组件采用齿轮件以及连杆,自身体积较小;从而实现对支撑面板升降控制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减小对主支撑体内部空间的占用。
[0016]其次,从动副齿件设置为扇形结构,从动副齿件只需相对主动副齿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即可有效控制支撑面板上下移动足够的距离;继而设计为扇形结构即可,减小体积、节省材料。
[0017]再者,从动副齿件转动连接在安装侧板上,利用主支撑体自身结构;且使得齿轮连杆组件与安装侧板贴合靠近,使结构设计更紧凑,节省占用体积;不会对主支撑体中心处进行占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按摩支撑装置在隐藏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按摩支撑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按摩支撑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主驱动轴与按摩组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主驱动轴与按摩组件配合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支撑面板与主支撑体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齿轮连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齿轮连杆组件在使用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按摩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按摩支撑装置应用在坐具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按摩支撑装置应用在坐具上使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按摩支撑装置与椅背框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各附图标记为:主支撑体1;按摩组件2;支撑面板3;按摩机械手4;按摩头4a;驱动组件5;外壳5a;转动横轴6;安装侧板7;控制组件8;敲揉电机9;齿轮传动控制组件9A;控制电机10;主驱动轴11;主动齿件12;从动齿件13;连接侧板14;转动连接杆14a;第一导销15;第二导销16;第一导槽17;第二导槽18;主动副齿件19;从动副齿件20;连接座20a;驱动连杆21;椅背框架22;侧支撑体22a;行走电机23;动力轴24;行走齿轮25;齿带26;导向槽27。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体、活动设置在主支撑体上的支撑面板、设置在支撑面板下方的主驱动轴;在主驱动轴与支撑面板之间设有纵向布置的齿轮连杆组件;由下往上,齿轮连杆组件包括主动副齿件、从动副齿件及驱动连杆;所述主动副齿件设置在主驱动轴上;所述从动副齿件转动连接在主支撑体上,且从动副齿件与主动副齿件齿接配合;所述驱动连杆的下端与从动副齿件铰接,驱动连杆的上端铰接在支撑面板上;所述主动副齿件能够跟随主驱动轴转动以带动从动副齿件转动;从动副齿件转动能够带动驱动连杆纵向运动以控制支撑面板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体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安装侧板,支撑面板纵向设置在安装侧板的前端;所述从动副齿件转动连接在安装侧板上;且从动副齿件位于主动副齿件的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具面板的升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副齿件呈扇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坐具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明华,虞红潮,
申请(专利权)人: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