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358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吸尘装置、存储装置、处理装置和运输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内的物料进入所述处理装置进行化学处理,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入运输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用于吸附所述物料移动发生破碎产生的颗粒或粉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成本较低的特点。成本较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烟气脱硫系统主要是通过湿法脱硫、半干法CFB脱硫、干法小苏打脱硫以及活性炭(焦)脱硫等方式。其中活性炭(焦)脱硫技术多用于钢铁冶金等领域,可以在一套装置中同时实现多种污染物的联合脱除。由于在活性炭(焦)脱硫技术中活性炭(焦)需要进行循环移动实现吸附污染物,在活性炭(焦)移动过程中,物料之间不停的进行摩擦而容易发生破碎,碎粉料容易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因此系统中设计了筛分及除尘系统对破碎颗粒料及粉料进行收集,这些碎粉料可以用做厂内烧结机或高炉原料或送入厂内自备电厂做原料,替代原煤或焦粉等原料,但是这些碎粉料大小不一致,在和其他燃料混合时,难以混合均匀或同步输送,同时由于物料本身吸附了部分酸性气体,使得这些碎粉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通过处理装置将物料化学处理后,再通过运输装置输送至其他工序中,从而实现资源再利用。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吸尘装置、存储装置、处理装置和运输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内的物料进入所述处理装置进行化学处理,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入运输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用于吸附所述物料移动发生破碎产生的颗粒或粉尘。
[0005]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储料仓和设置在所述储料仓的底部的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插板阀和给料器,所述储料仓的底部设置的给料口与所述给料器连通,所述插板阀设置在所述给料口与所述给料器之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置有收尘口,所述收尘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吸尘装置连通,所述吸尘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管道吸附所述储料仓内的粉尘或颗粒。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料仓的侧端设置有进料口,通过所述进料口将所述物料送入所述储料仓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插板阀采用手动插板阀或电动插板阀,所述插板阀为对开型结构;所述给料器采用变频式电动旋转给料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搅拌器和设置在所述搅拌器上部的若干个喷头,所述搅拌器与所述给料器连通,所述喷头用于喷淋液体,所述搅拌器使得所述物料与所述液体均匀接触。
[00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器的内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螺旋轴,所述螺旋轴上设置有叶片,通过所述螺旋轴旋转带动所述叶片搅拌所述物料。
[0011]进一步地,所述喷头的数量沿物料移动方向采用递减式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还包括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导料槽和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底部的传送带,所述导料槽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搅拌器连通的第一开口,物料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导料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吸尘装置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所述吸尘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管道吸附所述导料槽内的粉尘或颗粒。
[0014]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5](1)可以通过处理装置调整物料的PH值,防止物料对设备的腐蚀。
[0016](2)设置吸尘装置,可以防止碎料输送过程的产生粉尘。
[0017](3)设置运输装置,可以将物料与其他原料进行联合输送,不需要设计新的输送系统。
[0018](4)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吸尘装置1;第一管道11;存储装置2;储料仓21;给料口22;进料口23;收尘口24;插板阀25;给料器26;处理装置3;搅拌器31;喷头32;运输装置4;导料槽41;第一开口42;第二开口43;第二管道44;传送带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吸尘装置1、存储装置2、处理装置3和运输装置4,存储装置2 内的物料进入处理装置3进行化学处理,经过处理装置3处理后的物料进入运输装置4,吸尘装置1用于吸附物料移动发生破碎产生的颗粒或粉尘。
[0023]进一步说明,处理装置3设置在存储装置2的底部,存储装置2内的物料会进入处理装置3进行化学处理,例如调整物料的PH值,使其接近中性,从而防止物料因为呈酸性而腐蚀设备。
[0024]进一步说明,吸尘装置1设置在存储装置2的顶部并与存储装置2连通,当物料进入存储装置2的内部,物料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或者颗粒,而吸尘装置1会吸附存储装置2内的粉尘或者颗粒。
[0025]进一步说明,设置运输装置4,可以将物料与其他原料进行联合输送,不需要设计新的输送系统,从而可以节省成本。
[0026]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物料为脱硫活性炭的碎料,这些脱硫活性炭碎料经过处理后可以用做厂内烧结机、高炉原料或送入厂内自备电厂做原料,替代原煤或焦粉等原料,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0027]本实施例中,存储装置2包括储料仓21和设置在储料仓21的底部的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插板阀25和给料器26,储料仓21的底部设置的给料口22与给料器26连通,插板阀
25设置在给料口22与给料器26之间。
[0028]进一步说明,储料仓21的底部设置的给料口22与给料器26连通,插板阀25设置在给料口22与给料器26之间,插板阀25用于打开或者关闭给料口22,当需要下料时,则打开插板阀25,当不需要下料时,则关闭插板阀25;给料器26可以控制下料的重量,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下料的重量。
[0029]本实施例中,储料仓21的顶部设置有收尘口24,收尘口24通过第一管道11与吸尘装置1连通,吸尘装置1通过第一管道11吸附储料仓21内的粉尘或颗粒。
[0030]进一步说明,吸尘装置1可以采用除尘器,吸尘装置1通过第一管道11 与储料仓21的收尘口24连通,则吸尘装置1通过第一管道11吸附储料仓21 内的粉尘或颗粒,当物料运输至储料仓21内时会产生粉尘,而粉尘容易产生爆炸,而吸尘装置1可以有效的避免储料仓21内在卸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或颗粒,从而可以提高储料仓21内的安全性。
[0031]本实施例中,储料仓21的侧端设置有进料口23,通过进料口23将物料送入储料仓21的内部。
[0032]进一步说明,物料通过罐车经由罐车自带的气力输送装置通过储料仓21 的进料口23被送储料仓21的内部,进料口23设置在储料仓21的侧端,便于罐车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0033]本实施例中,插板阀25采用手动插板阀25或电动插板阀25,插板阀25 为对开型结构;给料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通的吸尘装置、存储装置、处理装置和运输装置,所述存储装置内的物料进入所述处理装置进行化学处理,经过所述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所述物料进入运输装置,所述吸尘装置用于吸附所述物料移动发生破碎产生的颗粒或粉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包括储料仓和设置在所述储料仓的底部的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插板阀和给料器,所述储料仓的底部设置的给料口与所述给料器连通,所述插板阀设置在所述给料口与所述给料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的顶部设置有收尘口,所述收尘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吸尘装置连通,所述吸尘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管道吸附所述储料仓内的粉尘或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的侧端设置有进料口,通过所述进料口将所述物料送入所述储料仓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的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阀采用手动插板阀或电动插板阀,所述插板阀为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刚江浩张如意韩玉维房代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