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330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护坡,包括坡体,坡体自上而下分为上坡体、中部的各种植槽以及下坡体,沿上坡体、下坡体的斜面上分布一个以上的六棱柱,中部的各种植槽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种植槽Ⅰ、种植槽Ⅱ、种植槽Ⅲ、种植槽Ⅳ,坡体内部设置蓄水槽,保护壳内设有水泵和蓄电池,蓄电池与水泵电连接,输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槽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通,两根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水泵的两端的出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对坡面的植物进行浇灌,又能够保证整个坡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实现了边坡治理和生态景观美化相结合,起到了较好的边坡治理效果。理效果。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生态护坡,具体涉及边坡结构施工加固和雨水水质净化、观赏性、坡面植被养护的人工湿地护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工湿地的护坡大多数采用了单一的混凝土浇筑坡体,大大提高了坡体的稳定性,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破环了坡体的生态环境,隔绝了水体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联系,不利于两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并且利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坡体对流入水体的雨水没有净化作用,使得城市的面源污染物通过雨水进入到了水体中,对水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了的影响,同时单一的混凝土护坡缺乏美感,观赏性不高;坡面的植被需要人工不定期的进行浇灌,增加了植被养护的开支,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目前护坡形式的局限性,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生态护坡,本技术的生态护坡将边坡机构加固与生态景观绿化相结合,从而获得较好的护坡治理效果。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人工湿地护坡,包括坡体,坡体自上而下分为上坡体、中部的各种植槽以及下坡体,沿上坡体、下坡体的斜面上分布一个以上的六棱柱,中部的各种植槽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种植槽Ⅰ、种植槽Ⅱ、种植槽Ⅲ、种植槽Ⅳ,每个种植槽均用砖块堆砌,并在砖块上浇筑一层不透水的混凝土,每个种植槽上部设置成斜面,每个种植槽内至下而上放置有鹅卵石层、蛭石层、含有活性炭的种植土层,在每个种植槽的底层铺上水工布,每层种植槽分别设有排水口,且每层种植槽的排水口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下坡体的一侧挖有排水沟Ⅰ,种植槽Ⅳ的排水口与Ⅰ排水沟连通;坡体内部设置蓄水槽,蓄水槽一侧设有保护壳,保护壳内设有水泵和蓄电池,蓄电池与水泵电连接,输水管的一端与蓄水槽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与水泵连通,两根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水泵的两端的出水口连接,其中一根出水管的另一端有两分支分别伸出种植槽Ⅰ和种植槽Ⅲ,另一根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下坡体的坡面,出水管的顶部设有喷头,种植槽Ⅳ上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坡体的顶部斜面上挖有一条以上的排水沟Ⅱ,排水管的上部设有多条分支管,每条分支管分别与一条排水沟Ⅱ连通,排水管的底部与蓄水槽连通。
[0006]种植槽Ⅳ的排水口与排水沟Ⅰ连通处、排水沟Ⅰ的两侧均设有圆角,能够降低两侧的受损程度。
[0007]种植槽Ⅰ的排水口设置于右下角,种植槽Ⅱ的排水口设置于左下角,种植槽Ⅲ的排水口设置于右下角,呈S形设置,使得雨水在上下两级种植槽内呈S型流动,增加了雨水从上一级到下一级的时间能够对流入种植槽内的雨水有充分的净化作用,有效的减少雨水中的杂质以及重金属,有效去除雨水中的氨氮和有机物质,同时还能够去除苯胺、苯酚等物质,
对人工湿地的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0008]六棱柱为中间贯穿的柱体结构,六棱柱的六个面上均有透水孔,六棱柱内种植的植被能够通过透水孔与外界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对坡体的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植被的根系和六棱柱可以对坡体起到稳固的作用,提高坡体的稳定性。
[0009]排水管上部各分支管的顶部设有过滤网。
[0010]排水沟Ⅰ、排水沟Ⅱ均采用不透水的混凝土浇筑成型。
[0011]各级种植槽内以及六棱柱内均种植有植被。
[0012]种植槽Ⅰ、种植槽Ⅲ和下坡体上安装的出水管和喷头可以对坡面上的植被进行灌溉。
[0013]支撑杆上有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然后为水泵供电,水泵通过输水管将蓄水槽中的水抽到出水管中,一部分雨水通过排水沟流入到种植槽Ⅰ中,另一部分雨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到蓄水槽中用于浇灌,在排水管处设置过滤网。
[0014]六棱柱内种植的植被和各级种植槽内的植物要能够适宜当地人工湿地的环境,并且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对坡体的稳定性和人工湿地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0015]排水管、出水管、输水管均采用pvc管,喷头喷洒范围宽。
[0016]支撑杆具有一定的强度,表面用油漆处理防止生锈。
[0017]土工布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耐腐蚀性。
[0018]位于下方的种植槽内填充的土壤厚度低于其上方种植槽的排水口的高度。
[0019]各种植槽表面倾斜向下,种植槽呈长方体形。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既能够对雨水进行净化、对坡面的植物进行浇灌,又能够保证整个坡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实现了边坡治理和生态景观美化相结合,起到了较好的边坡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六棱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种植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消能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过滤网;
[0027]图中各标号:1

坡体、2

六棱柱、3

种植槽Ⅰ、4

种植槽Ⅱ、5

种植槽Ⅲ、6

种植槽Ⅳ、7

排水口、8

排水沟Ⅰ、9

透水孔、10

圆角、11

出水管、12

喷头、13

支撑杆、14

太阳能电池板、15

蓄水槽、16

保护壳、17

水泵、18

排水管、19

输水管、20

蓄电池、21

排水沟Ⅱ、22

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1~5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如图1~5所示,本人工湿地护坡,包括坡体1,坡体1自上而下分为上坡体、中部的各种植槽以及下坡体,沿上坡体、下坡体的斜面上分布一个以上的六棱柱2,六棱柱2为中间贯
穿的柱体结构,六棱柱2的六个面上均有透水孔9,六棱柱2在坡面上等距放置,施工时先将坡面平整,在坡面上等距的开挖出能够放置六棱柱的洞,将六棱柱2放置在洞内,用开挖出来的土回填到六棱柱的外表面与洞的侧面之间的缝隙,保证其稳定性,六棱柱2上表面与坡面平行且高于坡面一段距离;中部的各种植槽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种植槽Ⅰ3、种植槽Ⅱ4、种植槽Ⅲ5、种植槽Ⅳ6,相邻种植槽具有高度差,每个种植槽均用砖块堆砌,并在砖块上浇筑一层不透水的混凝土,每个种植槽上部设置成斜面,每个种植槽内至下而上放置有鹅卵石层、蛭石层、含有活性炭的种植土层,在每个种植槽的底层铺上水工布,每层种植槽分别设有排水口7,且每层种植槽的排水口7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下坡体的一侧挖有排水沟Ⅰ8,种植槽Ⅳ6的排水口7与排水沟Ⅰ8连通;坡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坡体(1),坡体(1)自上而下分为上坡体、中部的各种植槽以及下坡体,沿上坡体、下坡体的斜面上分布一个以上的六棱柱(2),中部的各种植槽由上至下分别设置种植槽Ⅰ(3)、种植槽Ⅱ(4)、种植槽Ⅲ(5)、种植槽Ⅳ(6),每个种植槽均用砖块堆砌,并在砖块上浇筑一层不透水的混凝土,每个种植槽上部设置成斜面,每个种植槽内至下而上放置有鹅卵石层、蛭石层、含有活性炭的种植土层,在每个种植槽的底层铺上水工布,每层种植槽分别设有排水口(7),且每层种植槽的排水口(7)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下坡体的一侧挖有排水沟Ⅰ(8),种植槽Ⅳ(6)的排水口(7)与排水沟Ⅰ(8)连通;坡体(1)内部设置蓄水槽(15),蓄水槽(15)一侧设有保护壳(16),保护壳(16)内设有水泵(17)和蓄电池(20),蓄电池(20)与水泵(17)电连接,输水管(19)的一端与蓄水槽(15)连接,输水管(19)的另一端与水泵(17)连通,两根出水管(11)的一端分别与水泵(17)两端的出水口连接,其中一根出水管(11)的另一端有两分支分别伸出种植槽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勇闫毅志史明航赵远杰张豪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