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97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侧支撑板,所述两侧支撑板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连接板,所述中部连接板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传感器螺杆,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顶板与两侧翼板构成的凹口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边框,组件边框通过两侧翼板上开设的预留通孔进行固定,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光伏连接件便可以通过抱箍安装在主索上,最终实现对索结构光伏连接系统的拉压力在线监测,组件或主索的受风振动情况即可通过传感器本体实时反馈。实时反馈。实时反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拉压力传感器是将外部应力导致的弹性变形反应于传感器内部的电阻值变化,再将该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测量元件,是直观监测外界应力变化的有效手段,我国76%的国土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太阳能发电是绿色清洁的能源供应方式,且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除大规模并网发电和离网应用外,太阳能还可以通过抽水、超导、蓄电池、制氢等多种方式储存,太阳能几乎可以满足中国未来稳定的能源需求,目前对太阳能资源充分利用的主要方式便是光伏发电。
[0003]索结构柔性光伏支架是光伏发电领域的一种新型的柔性支架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固定支架受地形限制、钢架跨度小、用地成本高等弊端,主索通过光伏连接件来实现对光伏组件的承载作用,因此,索结构柔性光伏支架系统同时也面临着风振等不利因素的干扰,现有的光伏连接件在组装完毕后只是起到组件连接的作用,没有设置数字化的仪器进行监测,导致风振系数情况无法进行掌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侧支撑板,所述两侧支撑板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连接板,所述中部连接板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传感器螺杆,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本体,两个所述传感器本体相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信号线,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上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防松六角螺母,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中部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垫片,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下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垫片,所述两侧支撑板下端设置有凹槽。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下端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松六角螺母,两个所述第一防松六角螺母顶端外表面与抱箍下端外表面相接触。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抱箍顶端前后两侧外表面与矩形垫片底端前后两侧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矩形垫片顶端前后两侧外表面与两个第一螺纹垫片下端外表面相接触。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两侧支撑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侧翼板,两个所述两侧翼板前侧中部均设置有预留通孔。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两个所述第二防松六角螺母下端外表面与中部连接板顶端前后两侧外表面相接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垫片顶端外表面与中部连接板底端前后两侧外表面相接触。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通过顶板与两侧翼板构成的凹口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边框,组件边框通过翼板上开设的预留通孔进行固定,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光伏连接件便可以通过抱箍安装在主索上,最终实现对索结构光伏连接系统的拉压力在线监测,组件或主索的受风振动情况即可通过传感器本体实时反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抱箍;2、两侧翼板;3、传感器信号线;4、顶板;5、矩形垫片;6、第一防松六角螺母;7、传感器螺杆;8、第一螺纹垫片;9、传感器本体;10、第二螺纹垫片;11、第二防松六角螺母;12、中部连接板;13、预留通孔;14、两侧支撑板;15、凹槽;16、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包括顶板4,顶板4起到稳定的作用,顶板4与两侧翼板2形成凹口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边框,组件边框通过翼板上开设的预留通孔13进行固定,顶板4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侧支撑板14,两侧支撑板14起到连接稳定两侧翼板2的作用,两侧支撑板14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连接板12,中部连接板12起到稳定传感器本体9的作用,中部连接板1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贯穿孔16,贯穿孔16用来放置传感器螺杆7的作用,两个贯穿孔16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传感器螺杆7,传感器螺杆7用来与螺母进行固定作业,两个传感器螺杆7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本体9,传感器本体9为拉压力传感器,是将外部应力导致的弹性变形反应于传感器内部的电阻值变化,再将该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测量元件,是直观监测外界应力变化的有效手段,两个传感器本体9相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信号线3,传感器信号线3用于数据的传导作业,两个传感器螺杆7上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防松六角螺母11,第二防松六角螺母11用于固定整个传感器螺杆7的作用,两个传感器螺杆7中部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
垫片10,两个传感器螺杆7下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垫片8,第一螺纹垫片8与第二螺纹垫片10都是起到稳定的作用,两侧支撑板14下端设置有凹槽15,凹槽15方便最后进行紧固在主索上,最终实现对索结构光伏连接系统的拉压力在线监测。
[0024]两个传感器螺杆7下端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松六角螺母6,第一防松六角螺母6进行紧固在主索上,两个第一防松六角螺母6顶端外表面与抱箍1下端外表面相接触,抱箍1顶端前后两侧外表面与矩形垫片5底端前后两侧外表面相接触,矩形垫片5顶端前后两侧外表面与两个第一螺纹垫片8下端外表面相接触,两侧支撑板14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侧翼板2,两侧翼板2与顶板4相互配合,再通过预留通孔13实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固定作业,两个两侧翼板2前侧中部均设置有预留通孔13,两个第二防松六角螺母11下端外表面与中部连接板12顶端前后两侧外表面相接触,两个第二螺纹垫片10顶端外表面与中部连接板12底端前后两侧外表面相接触。
[0025]工作原理:在使用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的时候,首先将传感器本体9与传感器螺杆7放置在中部连接板12前后两侧中部的贯穿孔16内,随后通过拧动第二防松六角螺母11与第二螺纹垫片10,使得传感器本体9与传感器螺杆7处于稳定状态,然后通过顶板4与两侧翼板2构成的凹口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包括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侧支撑板(14),所述两侧支撑板(14)中部固定连接有中部连接板(12),所述中部连接板(12)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贯穿孔(16),两个所述贯穿孔(16)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传感器螺杆(7),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7)中部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本体(9),两个所述传感器本体(9)相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感器信号线(3),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7)上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防松六角螺母(11),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7)中部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垫片(10),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7)下侧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垫片(8),所述两侧支撑板(14)下端设置有凹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拉压力传感器的索结构光伏连接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感器螺杆(7)下端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防松六角螺母(6),两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敏张广斌吕海峰刘波希公博
申请(专利权)人:汇耀品尚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