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84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选择符合有机蔬菜栽培环境标准的种植地,彻底清除残枝枯叶,伴随深耕喷洒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覆膜,暴晒5 d后,揭膜,伴随翻耕施腐熟农家肥粉、超吸水纤维、EM菌1000倍液,静置后,细耕,作畦;选用有机蔬菜种子,用硫酸铜溶液浸种后,捞出,催芽至种子露白;将露白的种子撒播/条播于畦中,覆盖一层草木灰,并喷洒适量的畜牧尿液及清水;待种子萌芽,及时除草、灌溉及补肥,适时补光,同时在苗期、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由补骨脂种子提取液、苦参碱、乙蒜素、醋和水混配所得的杀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的病害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种植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有机生产规程,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含有绿色食品标,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鉴定认证,并颁发有机食品证书的蔬菜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购买力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健康,对蔬菜质量标准越来越严格,安全、营养、健康、无农药残留的有机蔬菜倍受青睐,市场前景看好,如何降低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的病害发生率,同时实现有机蔬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成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可以显著降低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的病害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符合有机蔬菜栽培环境标准,且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地,彻底清除残枝枯叶,伴随深耕喷洒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覆膜,暴晒5 d后,揭膜,即可整地;S2、整地时,伴随翻耕每亩施腐熟农家肥粉3000~4000kg,超吸水纤维15~20 kg,EM菌1000倍液300~500 kg,静置1~2周后,细耕,整成宽1.2~1.5m,高0.2~0.3 m的畦,相邻两条畦之间预设排水沟;S3、选用有机蔬菜种子,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0.9%的硫酸铜溶液中,35~40℃恒温水浴处理1~5h,捞出,置于催芽箱内, 20~25℃温度下处理至种子露白;S4、将露白的种子撒播/条播于畦中,然后覆盖一层草木灰,并喷洒适量的畜牧尿液及清水;S5、待种子萌芽,及时除草、灌溉及补肥,适时补光,同时在苗期、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由补骨脂种子提取液、苦参碱、乙蒜素、醋和水混配所得的杀菌剂。
[0006]进一步地,步骤S1中,深耕40~50cm,微/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浓度为7.8~8.3 mg
·
L
‑1。
[0007]进一步地,步骤S2中,腐熟农家肥粉为腐熟农家肥在300℃脱水至含水量低于5%后粉碎所得,粒径在50目左右,超吸水纤维采用粒径在200目左右的微粉。
[0008]进一步地,步骤S5中,补骨脂种子提取液的浓度为98%,添加量为杀菌剂的10%,苦参碱的添加量为1.5%,乙蒜素的添加量为10%,醋的添加量为5%,余量为水。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有机蔬菜栽培过程中的病害发生率,同时可以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1]实施例1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符合有机蔬菜栽培环境标准,且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地,彻底清除残枝枯叶,伴随深耕(45cm左右)喷洒8.1 mg
·
L
‑1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覆膜,暴晒5 d后,揭膜,即可整地;S2、整地时,伴随翻耕每亩施腐熟农家肥粉3500kg,超吸水纤维17.5 kg,EM菌1000倍液400 kg,静置1周后,细耕,整成宽1.2m,高0.2 m的畦,相邻两条畦之间预设排水沟;其中,腐熟农家肥粉为腐熟农家肥在300℃脱水至含水量低于5%后粉碎所得,粒径在50目左右,超吸水纤维采用粒径在200目左右的微粉;S3、选用有机蔬菜种子,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6%的硫酸铜溶液中,37℃恒温水浴处理5h,捞出,置于催芽箱内, 20~25℃温度下处理至种子露白;S4、将露白的种子撒播/条播于畦中,然后覆盖一层草木灰,并喷洒适量的畜牧尿液及清水;S5、待种子萌芽,及时除草、灌溉及补肥,适时补光,同时在苗期、初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由补骨脂种子提取液、苦参碱、乙蒜素、醋和水混配所得的杀菌剂,其中,补骨脂种子提取液的浓度为98%,添加量为杀菌剂的10%,苦参碱的添加量为1.5%,乙蒜素的添加量为10%,醋的添加量为5%,余量为水。
[0012]实施例2S3、选用有机蔬菜种子,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9%的硫酸铜溶液中,37℃恒温水浴处理3.5h,捞出,置于催芽箱内, 20~25℃温度下处理至种子露白;其余同实施例1。
[0013]对比例1S2、整地时,伴随翻耕每亩施腐熟农家肥粉3000~4000kg, EM菌1000倍液300~500 kg,静置1~2周后,细耕,整成宽1.2~1.5m,高0.2~0.3 m的畦,相邻两条畦之间预设排水沟;其中,腐熟农家肥粉为腐熟农家肥在300℃脱水至含水量低于5%后粉碎所得,粒径在50目左右,超吸水纤维采用粒径在200目左右的微粉;其余同实施例1。
[0014]对比例2S3、选用有机蔬菜种子,浸泡在35~40℃水中,恒温水浴处理1~5h,捞出,置于催芽箱内, 20~25℃温度下处理至种子露白;其余同实施例1。
[0015]对比例3
S5、待种子萌芽,及时除草、灌溉及补肥,适时补光。
[0016]其余同实施例1选用上海青作为试验对象,分别选取5亩地,其中两亩作为试验区,试验区1选用实施例1所述的栽培工艺,试验区2选用实施例2所述的栽培工艺,另外三亩作为对照区,对照区1选用对比例1所述的栽培工艺,对照区2选用对比例2所述的栽培工艺,对照区选用对比例3所述的栽培工艺,五个区之间播种、除草、灌溉、补肥、补光等措施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若期间若发生病害,则需遵循有机蔬菜栽培标准选用对应的药剂进行防治,待蔬菜成熟后,统计各组的产量,期间需记录每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
[0017]结果:试验区1和试验区2的亩产量均可达到4100kg左右,对照区1、对照区2、对照区3的亩产量分别在3500 kg左右、3900 kg左右、3300 kg左右,可见,本方法通过基肥的优化、浸种液的优化以及杀菌剂的优化,可以显著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
[0018]试验区1和试验区2的病虫害发生率在3%左右(病株占比),对照区1、对照区2、对照区3的病虫害发生率分别在4%左右、5%左右、20%左右。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蔬菜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符合有机蔬菜栽培环境标准,且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地块作为种植地,彻底清除残枝枯叶,伴随深耕喷洒微/纳米气泡臭氧水,覆膜,暴晒5 d后,揭膜,即可整地;S2、整地时,伴随翻耕每亩施腐熟农家肥粉3000~4000kg,超吸水纤维15~20 kg,EM菌1000倍液300~500 kg,静置1~2周后,细耕,整成宽1.2~1.5m,高0.2~0.3 m的畦,相邻两条畦之间预设排水沟;S3、选用有机蔬菜种子,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3~0.9%的硫酸铜溶液中,35~40℃恒温水浴处理1~5h,捞出,置于催芽箱内, 20~25℃温度下处理至种子露白;S4、将露白的种子撒播/条播于畦中,然后覆盖一层草木灰,并喷洒适量的畜牧尿液及清水;S5、待种子萌芽,及时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中平韩睿李屹田洁张广楠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