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278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残留地膜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包括钉齿链、风机、位于钉齿链后方的收集箱以及传动系统,钉齿链上设有若干钉齿。传动系统传动连接位于下方的前传动轮组和后传动轮组,还传动连接位于后传动轮组后上方的上传动轮组,前传动轮组位于后传动轮组正前方。钉齿链绕设于上传动轮组、前传动轮组和后传动轮组上,钉齿链自上传动轮组依次向后传动轮组、前传动轮组转动,增大了钉齿链与地面的接触面,提高了残膜的收集效率。风机位于钉齿链所围区域内,且风机口向后设置,当携带有残膜的钉齿链部分转动至收集箱的收集口位置时,风机即可将钉齿链上的残膜向后吹至收集箱内,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残膜收集。能够有效实现残膜收集。能够有效实现残膜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残膜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残留地膜回收
,具体是一种残膜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膜是为了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而在地面覆盖的薄膜,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维持土壤结构,防止害虫侵害作物和某些微生物的病害等。地膜难以降解,因此为防止其污染环境,需要在使用后对残膜进行回收。目前,风机式回收装置得到了广泛使用,但仅靠风机常常无法完全将钉齿上勾住的残膜吹至收集箱内,使得钉齿无法持续有效的勾起地面上的残膜,大大影响了残膜收集效率。残膜上多多少少都会粘结有土块,残膜被收集至收集箱内后,由于土块的存在使得残膜最后的收集会占用更多的存放空间;另外,位于收集箱内的残膜多处于松散状态,不方便残膜的最后收集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残膜收集效率高、使用稳定性强,方便残膜最后收集处理的残膜回收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包括钉齿链、风机、位于钉齿链后方的收集箱以及传动系统,所述钉齿链上设有若干钉齿。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位于下方的前传动轮组和后传动轮组,还传动连接位于后传动轮组后上方的上传动轮组,所述前传动轮组位于后传动轮组正前方。所述钉齿链绕设于上传动轮组、前传动轮组和后传动轮组上,钉齿链自上传动轮组依次向后传动轮组、前传动轮组转动。所述风机位于钉齿链所围区域内,且风机口向后设置。所述收集箱的前方设有位于风机口正后方的收集口。前传动轮组和后传动轮组的设置增大了钉齿链与地面的接触面,提高了残膜的收集效率。将风机设置于钉齿链所围区域内,当携带有残膜的钉齿链部分转动至收集箱的收集口位置时,风机即可将钉齿链上的残膜向后吹至收集箱内,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实现残膜收集。
[0005]优选地,所述钉齿链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链条和水平连接在两链条之前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连接杆,若干钉齿分布于多个连接杆上,每个连接杆上的钉齿等间距排列,上传动轮组、前传动轮组和后传动轮组皆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链轮。
[0006]优选地,所述收集箱内侧设有传动连接传动系统的清理辊,所述清理辊与上传动轮组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清理辊上设有沿其轴向等间距排列的多组清理齿,每组清理齿皆沿清理辊周向等间距排列且与钉齿交错设置,所述清理齿垂直于清理辊切线方向设置。清理辊转动,其上的清理齿对钉齿上勾住的残膜向后拨,钉齿上的残膜被清理齿拨下后,随着风机向后吹,残膜也随风被吹入收集箱,进一步提高了残膜收集效率,也保障了钉齿能够继续有效的对地面上的残膜进行收集。
[0007]优选地,相邻两连接杆上的钉齿交错设置,能够提高残膜的收集效率。在竖直方向上,且在清理辊和相邻两连接杆上的钉齿中,左右交错的两钉齿之间设有一组清理齿,能够尽可能的保障钉齿上的残膜都被拨下,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稳定性。
[0008]优选地,所述收集箱下部设有水平设置的网格板,所述收集箱底壁为网眼板,所述收集箱顶部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残膜上的土块脱落后会进过网格板先落至网眼板上,后较细小的土块会经过网眼板落至地面,较大的土块会残留在网眼板上,而较为碎小的残膜经过网格板落下后会留置在网眼板上,方便最后收集残膜,并能够防止碎小的残膜在落入地面。透气孔设置于收集箱顶部,能够避免被残膜堵塞。
[0009]优选地,所述收集箱内壁上设有位于网格板前后两端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侧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网格板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能够在滑槽内上下移动的滑块,进而带动网格板能够在收集箱内上下移动。回收装置在行进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使得网格板在收集箱内上下振动,进而落到网格板上的土块会在网格板上下振动的作用下碎裂成较小的土块而从残膜上落下,并能够在通过网格板后,使得大部分土块皆能通过网眼板落至地面,进一步提高残膜与土块的分离程度,也更方便了残膜的收集。
[0010]优选地,所述收集箱内部还设有多个水平放置的缠绕辊,所述缠绕辊位于网格板上方,包括两左右方向平行设置的缠绕轴,两缠绕轴左端共同连接有位于其中间位置且左右方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传动连接传动系统。质量较轻的残膜能够缠绕在缠绕辊上,极大方便了最后的残膜清理。
[0011]优选地,所述收集箱右侧设有箱门,所述滑块还能够在与其对应设置的滑槽内左右移动。打开右侧的箱门,可将位于缠绕辊上的残膜自左向右拨下,进一步方便了残膜清理;另外,还能够将网格板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进行装卸,方便对网格板的清理与更换。
[0012]优选地,所述收集口上端向后倾斜,与位于后传动轮组和上传动轮组之间的部分钉齿链平行设置,使得结构设置更加合理。
[0013]优选地,所述钉齿链、风机、收集箱和传动系统皆安装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后端设有牵引架,所述车架底部设有滚轮。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前传动轮组和后传动轮组的设置增大了钉齿链与地面的接触面,提高了残膜的收集效率;风机设置于钉齿链所围区域内,向后吹即可将钉齿链上的残膜吹至收集箱内,结构简单;清理辊的设置能够有效将钉齿上的残膜清理下来,与风机配合,被清理下的残膜随风被吹入收集箱,进一步提高了残膜收集效率,保障了钉齿能够继续有效的对地面上的残膜进行收集;网格板和网眼板的设置能够提高残膜与土块的分离程度,方便最后收集残膜,并能够防止碎小的残膜在落入地面;透气孔设置于收集箱顶部,能够避免被残膜堵塞;滑槽和滑块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残膜与土块的分离程度,也更方便了残膜的收集。缠绕辊的设置极大方便了最后的残膜清理,可将位于缠绕辊上的残膜自左向右拨下;网格板能够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进行装卸,方便了网格板的清理与更换。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残膜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钉齿与清理齿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第二实施例中钉齿与清理齿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中缠绕辊的俯视图;
[0019]图中:1、车架,11、滚轮,2、牵引架,3、钉齿链,31、钉齿,32、链条,33、连接杆,4、风
机,41、风机口,5、收集箱,51、箱门,52、收集口,53、透气孔,54、网眼板,55、网格板,61、前传动轮组,62、后传动轮组,63、上传动轮组,7、清理辊,71、清理齿,8、缠绕辊,81、缠绕轴,82、转轴,9、安装块,91、滑槽,9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膜回收装置,包括钉齿链(3)、风机(4)、位于钉齿链(3)后方的收集箱(5)以及传动系统,所述钉齿链(3)上设有若干钉齿(3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传动连接位于下方的前传动轮组(61)和后传动轮组(62),还传动连接位于后传动轮组(62)后上方的上传动轮组(63),所述前传动轮组(61)位于后传动轮组(62)正前方,所述钉齿链(3)绕设于上传动轮组(63)、前传动轮组(61)和后传动轮组(62)上,钉齿链(3)自上传动轮组(63)依次向后传动轮组(62)、前传动轮组(61)转动,所述风机(4)位于钉齿链(3)所围区域内,且风机口(41)向后设置,所述收集箱(5)的前方设有位于风机口(41)正后方的收集口(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钉齿链(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链条(32)和水平连接在两链条(32)之前且等间距排列的多个连接杆(33),若干钉齿(31)分布于多个连接杆(33)上,每个连接杆(33)上的钉齿(31)等间距排列,上传动轮组(63)、前传动轮组(61)和后传动轮组(62)皆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链轮,即位于左侧的链条(32)绕设在上传动轮组(63)的左侧链轮、前传动轮组(61)的左侧链轮和后传动轮组(62)的左侧链轮上,位于右侧的链条(32)绕设在上传动轮组(63)的右侧链轮、前传动轮组(61)的右侧链轮和后传动轮组(62)的右侧链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膜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5)内侧设有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传动连接传动系统的清理辊(7),所述清理辊(7)与上传动轮组(63)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清理辊(7)上设有沿其轴向等间距排列的多组清理齿(71),每组清理齿(71)皆沿清理辊(7)周向等间距排列且与钉齿(31)交错设置,所述清理齿(71)垂直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继民张凯贾建领马桂秀刘新明张德新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潍坊市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潍坊市分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