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64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台车吊具,包括:框架,其竖直设置,所述框架的底部敞口;两个连杆,其竖直对称设于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两个夹爪,其对称设于所述两个连杆的底端内侧,每个夹爪的一端与相邻连杆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的底部相邻侧铰接;吊杆,其竖直设于所述框架的上方,并与所述两个连杆的顶端铰接;卡钩,其竖直设于所述吊杆和所述框架之间,并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卡钩可与所述框架的顶面卡接;其中,所述两个夹爪能在所述吊杆的带动下伸入或脱离所述框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使夹爪自动夹紧和松开车轮,装夹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台车吊具


[0001]本技术涉及吊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台车吊具。

技术介绍

[0002]带式焙烧机中,台车在高温环境中运行,台车的篦条、栏板和车轮极易磨损、变形,因此,需要不定期更换台车。台车吊具是台车更换过程中的必要工具,现有的台车吊具,如图1所示,包括滑轮和与滑轮转动连接的两个弧形夹具,一辆台车需要两个台车吊具,一个台车吊具上的两个弧形夹具对应位于台车同侧的两个车轮,台车吊运前,需先将滑轮与吊车连接,然后再通过人工手动将夹具固定在对应车轮上,台车吊运到指定位置后,还需要通过人工手动将夹具拆除。人工装夹弧形夹具,存在装夹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台车吊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台车吊具,包括:框架,其竖直设置,所述框架的底部敞口;两个连杆,其竖直对称设于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两个夹爪,其对称设于所述两个连杆的底端内侧,每个夹爪的一端与相邻连杆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的底部相邻侧铰接;吊杆,其竖直设于所述框架的上方,并与所述两个连杆的顶端铰接;卡钩,其竖直设于所述吊杆和所述框架之间,并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卡钩可与所述框架的顶面卡接;其中,所述两个夹爪能在所述吊杆的带动下伸入或脱离所述框架内。
[0005]优选的是,所述的台车吊具,还包括:驱动件,其固设于所述吊杆的下方,所述卡钩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转动;所述框架的顶面设有卡沟槽,所述卡钩可与所述卡钩槽配合卡接。
[0006]优选的是,所述的台车吊具,所述驱动件包括,套筒,其竖直设置,所述套筒的内部中空,顶部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孔;导向柱,其固设在所述套筒内,并与其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柱的外侧沿其周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导向槽连通;驱动柱,其活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驱动柱的上端固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套筒内顶部抵接,所述驱动柱的下端穿出所述第一连接孔,并与所述卡钩的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杆,其水平设于所述导向槽内,并与所述驱动柱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导向槽的顶面和底面均为锯齿形,且位于顶面的上锯齿形和位于底面的下锯齿形的齿顶和齿底交错设置。
[0007]优选的是,所述的台车吊具,所述卡钩槽包括一圆形槽和一条形槽,所述条形槽设于所述圆形槽的上方并与其连通,所述条形槽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圆形槽的直径;所述卡钩为与所述条形槽配合的条形块或梯形块,所述卡钩的厚度不大于所述圆形槽的厚度。
[0008]优选的是,所述的台车吊具,所述框架的顶部前侧固设有开口向下的轮缘卡槽。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台车吊具,所述夹爪包括一大端和一小端,所述大端与所述框架的底部相邻侧铰接,小端与相邻连杆的底端铰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台车吊具,所述吊杆的顶部固设有吊环。
[0011]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在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夹爪和连杆,在框架的上方设置吊杆,将夹爪的两端分别与框架的底部和连杆的底端铰接,将连杆的顶端与吊杆铰接,并将吊杆通过卡钩与框架顶面可拆卸卡接,使用时,只需根据需要控制卡钩与框架的顶面连接或不连接,以及控制吊杆移动,即可使夹爪夹紧和松开车轮,实现台车的自动抓取和摆放,装夹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0013]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台车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2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一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4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二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三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图7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四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图9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五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六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七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八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九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6是图14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台车吊具第十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台车吊具,包括:框架1,其竖直设置,所述框架的底部敞口;两个连杆2,其竖直对称设于所述框架1的左右两侧;两个夹爪3,其对称设于
所述两个连杆2的底端内侧,每个夹爪3的一端与相邻连杆2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1的底部相邻侧铰接;吊杆4,其竖直设于所述框架1的上方,并与所述两个连杆2的顶端铰接;卡钩5,其竖直设于所述吊杆4和所述框架1之间,并与所述吊杆4连接,所述卡钩5可与所述框架1的顶面卡接;其中,所述两个夹爪3能在所述吊杆4的带动下伸入或脱离所述框架1内。
[0034]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台车吊具包括框架、两个连杆、两个夹爪、吊杆和卡钩。框架优选为竖直设置且底部敞口的矩形架,框架的水平方向的长度约大于车轮(15)的直径,以使框架能跨设在车轮上。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一个连杆和一个夹爪,连杆为竖直设置且夹角固定的二连杆,夹爪设于连杆的底部内侧,夹爪的一端与对应连杆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框架的底部相邻侧铰接,夹爪能在连杆的带动下绕框架的底部旋转并伸入或脱离框架内。框架的上方竖直设有吊杆,吊杆的顶部分别与两个连杆的顶端铰接。吊杆的下方设有卡钩,卡钩可以与框架的顶面卡接,也可以与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台车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其竖直设置,所述框架的底部敞口;两个连杆,其竖直对称设于所述框架的左右两侧;两个夹爪,其对称设于所述两个连杆的底端内侧,每个夹爪的一端与相邻连杆的底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的底部相邻侧铰接;吊杆,其竖直设于所述框架的上方,并与所述两个连杆的顶端铰接;卡钩,其竖直设于所述吊杆和所述框架之间,并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卡钩可与所述框架的顶面卡接;其中,所述两个夹爪能在所述吊杆的带动下伸入或脱离所述框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其固设于所述吊杆的下方,所述卡钩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转动;所述框架的顶面设有卡沟槽,所述卡钩可与所述卡沟槽配合卡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套筒,其竖直设置,所述套筒的内部中空,顶部与所述吊杆固定连接,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孔;导向柱,其固设在所述套筒内,并与其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柱的外侧沿其周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柱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波商慧妍张珊马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宏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