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包括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构成的工字钢主梁以及覆盖于所述主梁上方的混凝土桥面板,所述工字钢主梁的下翼缘板下方设置有负弯矩混凝土底板,间隔固设在所述下翼缘板上的下剪力连接件延伸进所述负弯矩混凝土底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负弯矩混凝土底板与工字钢主梁进行连接,不仅可以提高钢主梁的截面惯性矩,从而适应更大跨度,而且由于设置了负弯矩混凝土底板,增加了钢板梁的底板刚度,从而降低了负弯矩区工字钢主梁底板的厚度,节约了钢材;另外,施工负弯矩混凝土时可以进行翻转施工,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且便于运输。便于运输。便于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
技术介绍
[0002]钢材的抗拉强度高、延展性好,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大、刚度大。为同时发挥这两种材料的材料优势,桥梁工程中越来越多地应用钢混组合结构。在钢混组合梁中,工字钢板梁由于加工方便,施工便捷,应用较为广泛,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钢主梁(上翼缘板SYB、下翼缘板XYB和腹板FB焊接而成的工字型结构)和混凝土桥面板MB组成,由于结构所限,多用于跨径20米以内的桥梁工程中。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大(20米~ 60米跨径),对钢主梁的刚度和抗弯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为保证钢主梁的截面惯性矩,钢主梁的高度将会越来越高,相应的,钢主梁下方的负弯矩区底板也会越来越厚,不仅导致钢材用量增加,厚钢板的焊接问题也日益凸显,工期延长且建筑成本增大,限制了工字钢板梁在更大跨径桥梁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以克服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包括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构成的工字钢主梁以及覆盖于所述主梁上方的混凝土桥面板,所述工字钢主梁的下翼缘板下方设置有负弯矩混凝土底板,间隔固设在所述下翼缘板上的下剪力连接件延伸进所述负弯矩混凝土底板内。
[0006]本申请通过负弯矩混凝土底板与工字钢主梁进行连接,不仅可以提高钢主梁的截面惯性矩,从而适应更大跨度,而且由于设置了负弯矩混凝土底板,增加了钢板梁的底板刚度,从而降低了负弯矩区工字钢主梁底板的厚度,节约了钢材;另外,施工负弯矩混凝土时可以进行翻转施工,施工质量容易保证;加工制作方便,成本低且便于运输。
[0007]具体的,所述下剪力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负弯矩混凝土底板的负弯矩区位置相对应。
[0008]为减小上翼缘板的厚度,本申请在所述上翼缘板上间隔固设有上剪力连接件,所述剪力连接件延伸进所述混凝土桥面板内;具体的,混凝土桥面板由多个混凝土桥面板单元对接而成,相邻两混凝土桥面板单元之间通过现浇湿接缝连为一体,在所述混凝土桥面板单元上布设有若干现浇剪力连接槽;上翼缘板上布置的上剪力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现浇剪力连接槽和现浇湿接缝位置相对应。
[0009]实际施工时,上、下剪力连接件的间距及型号的选择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如可采用带头栓钉。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体现在:
[0011]1、本申请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可以解决常规钢板梁墩顶钢梁底板厚度焊接问题,
使其适用于更大跨径。
[0012]2、本申请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可以提高截面抗弯强度,混凝土桥面板、负弯矩混凝土底板均通过剪力连接件与工字钢主梁连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了负弯矩桥面板的抗裂性。
[0013]3、本申请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可采用工厂化预制,加工制作方便,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桥梁工程中采用的钢板梁钢混组合梁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17]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8]图5为图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
[0020]如图2、图3、图、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上部的混凝土桥面板、中部的工字钢主梁和下部的负弯矩混凝土底板,负弯矩混凝土底板直接放置在桥墩上。
[0021]具体的:
[0022]混凝土桥面板由预制的混凝土桥面板单元11对接而成,在混凝土桥面板单元11上布设有若干现浇剪力连接槽12,相邻两混凝土桥面板单元11之间通过现浇湿接缝13连为一体,如图3、图4;
[0023]工字钢主梁由上翼缘板21、腹板22和下翼缘板23构成,如图2;
[0024]在工字钢主梁的下翼缘板23下方设置有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直接放置在桥墩4上,如图2、图3、图5;
[0025]在工字钢主梁的上翼缘板21上与现浇剪力连接槽12和现浇湿接缝13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上剪力连接件51,上剪力连接件11延伸进混凝土桥面板内,即混凝土桥面板和工字钢主梁通过上剪力连接件51进行连接;在工字钢主梁的下翼缘板23上与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下剪力连接件52,下剪力连接件52延伸进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内,即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通过负弯矩区下翼缘板23底部的下剪力连接件52进行连接。
[0026]工字钢主梁可在工厂直接轧制而成,也可由钢板焊接而成,其上翼缘板21、腹板22和下翼缘板23的厚度和高度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但上翼缘板21和下翼缘板23的宽度应满足上剪力连接件51和下剪力连接件52的布置,实现工字钢主梁和混凝土桥面板和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的可靠连接。
[0027]上剪力连接件51和下剪力连接件52可采用带头栓钉,具体使用时,其间距及型号的选择均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
[0028]本申请的双组合钢板梁中,由于上翼缘板21上部有混凝土桥面板覆盖,故可利用
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适当减小上翼缘板的厚度及宽度。
[0029]本申请的双组合钢板梁的加工过程如下:
[0030]第一步,通过整体轧制或工厂焊接获得工字钢主梁;
[0031]第二步,在工厂预制混凝土桥面板单元11;
[0032]第三步,在工字钢主梁的下翼缘板23上布设相应的下剪力连接件52,将工字钢主梁翻转放置,在下翼缘板23的下剪力连接件52位置浇注混凝土,形成与其相连的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
[0033]第四步,将预制好的工字钢主梁及负弯矩混凝土底板3运送至施工现场,在上翼缘板21上布设相应的上剪力连接件51,然后在其上放置预制的混凝土桥面板单元11,现场浇注现浇剪力连接槽12和现浇湿接缝13,形成一种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此时,混凝土桥面板、工字钢主梁和负弯矩混凝土底板之间为一整体。
[0034]本技术的双组合钢板梁由于可以实现工厂预制,加快了工期,增设的负弯矩混凝土底板可以大幅度降低墩顶底板板厚,节约了钢材,使其适用于更大跨径的桥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包括由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构成的工字钢主梁以及覆盖于所述主梁上方的混凝土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主梁的下翼缘板下方设置有负弯矩混凝土底板,间隔固设在所述下翼缘板上的下剪力连接件延伸进所述负弯矩混凝土底板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剪力连接件的位置与所述负弯矩混凝土底板的负弯矩区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的双组合钢板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翼缘板上间隔固设有上剪力连接件,所述剪力连接件延伸进所述混凝土桥面板内。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波,李俊方,王新友,王森,司小超,贾俊杰,白璐涵,丁剑,宁加星,杨秀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