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及其过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生活必需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及其过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过滤烟嘴是在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入口腔前对其进行过滤的装置,主要目的是过滤出香烟烟雾中包含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
[0003]现有的过滤烟嘴主要是针对香烟烟雾中含有的多种有害物质,基于物理化学原理,通过吸附海绵、纳米颗粒和过滤微珠等过滤材料对尼古丁、焦油等化学物质进行物理吸附;但是这种方法普遍存在吸附效率低、过滤性能衰减快等缺点,导致基于这种方法设计、生产的过滤烟嘴仅吸1~5根烟后就需要替换、丢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0004]常规过滤烟嘴使用吸附海绵、微小颗粒或过滤微球等材料过滤烟雾,存在过滤效率低、性能衰减快、重复使用性低和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其他技术,例如通过电气控制等方式实现烟雾过滤的方法又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或高耗能等弊端。
[0005]因此需要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高效过滤烟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过滤烟嘴的过滤效率低和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及其过滤方法,从流体力学和界面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微型空腔、微流体通道以及曲率结构等系统组合设计,实现对香烟烟雾更高效率的过滤;而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在使用一定次数后,只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和再组装就可以重新使用。使用这种高效过滤烟嘴,一方面可以消除频繁购买、携带和更换过滤烟嘴带来的烦恼,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烟嘴夹口(1)、过滤烟油储存腔(2)和咬嘴(3),所述烟嘴夹口(1)固定香烟并传递烟雾,所述过滤烟油储存腔(2)进行烟雾过滤并储存过滤出的烟油,所述咬嘴(3)传递过滤后的烟雾;所述过滤烟油储存腔(2)包括过滤烟油储存腔壁(21),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过滤烟油储存腔壁(21)内与所述烟嘴夹口(1)连接一侧的第一过滤海绵(22),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所述过滤烟油储存腔壁(21)内与所述咬嘴(3)连接一侧的下层半微流体芯片(23)、上层半微流体芯片(24)和第二过滤海绵(25),所述第一过滤海绵(22)与所述下层半微流体芯片(23)之间的空腔为用于储存烟油的过滤烟油储存腔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海绵(22)和所述第二过滤海绵(25)均为超双疏海绵;所述第一过滤海绵(22)和所述第二过滤海绵(25)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聚物、固化剂和制孔助剂按比例混合搅拌,加热固化后放入乙醇溶液中洗出制孔助剂,使用干燥箱干燥后得到亲油疏水的多孔材料;S2、使用超双疏二氧化钛纳米涂料反复浸泡所述亲油疏水的多孔材料,然后使用干燥箱干燥,重复3次后得到所述超双疏海绵;S3、将所述超双疏海绵进行剪裁得到所述第一过滤海绵(22)和所述第二过滤海绵(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聚物的材料为PDMS,所述固化剂为PDMS固化剂,所述制孔助剂为粒径100~500纳米的柠檬酸颗粒,将PDMS预聚物、PDMS固化剂和柠檬酸颗粒按5:1:3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80℃加热2小时后放入乙醇溶液中浸泡3小时洗出柠檬酸颗粒;步骤S2中,每次浸泡所述亲油疏水的多孔材料的时间为5分钟,干燥箱干燥的时间为1小时;所述第二过滤海绵(25)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过滤海绵(22)的厚度,所述第二过滤海绵(25)和所述第一过滤海绵(22)的表面接触角均大于150
°
且疏水疏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半微流体芯片(23)包括下层芯片壳体(231)、设置在所述下层芯片壳体(231)靠近外边缘一侧的下层芯片卡扣接口(232)和设置在所述下层芯片壳体(231)中部的芯片烟雾入口(233);所述下层芯片壳体(231)为圆形,所述下层芯片卡扣接口(232)和所述芯片烟雾入口(233)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均沿圆心对称排列,所述下层芯片卡扣接口(232)的数量与所述上层芯片卡扣接头(242)的数量相同,所述下层芯片卡扣接口(232)为方形通孔,所述芯片烟雾入口(233)为扇环形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烟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半微流体芯片(24)包括上层芯片壳体(241)、连接在所述上层芯片壳体(241)外边缘向外突出的上层芯片卡扣接头(242)、设置在所述上层芯片壳体(241)外边缘的芯片烟雾出口(243)和设置在所述上层半微流体芯片(24)下表面与所述芯片烟雾出口(243)连接并向所述上层芯片壳体(241)中心延伸的烟雾流动微槽道(244);所述上层芯片壳体(241)为圆形结构,所述上层芯片卡扣接头(242)、所述芯片烟雾出口(243)和所述烟雾流动微槽道(244)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均沿圆心对称排列,所述上层芯片卡扣接头(242)、所述芯片烟雾出口(243)间隔设置,所述上层芯片卡扣接头(242)为方
形结构,所述芯片烟雾出口(243)为沿所述上层芯片壳体(241)边沿向内延伸的缺口,所述烟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雷,江天恒,董智超,于存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仿生界面科学未来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