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219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汽车外饰件用涂料由甲组分和乙组分组成,其中,所述甲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65~70份高羟基丙烯酸树脂,6~8份饱和聚酯树脂,0.02~0.05份催干剂,0.2~0.8份流平剂,0.5~1.0份分散剂,9~14份第一溶剂,6~9份第二溶剂,其中,所述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基含量为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俨然成为人们的第二个家,因此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方面,美观要求越来越高,既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疲劳,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又能够延长外饰件的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外饰涂料光泽度低、透明度差。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外饰件涂料光泽度低、透明度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由甲组分和乙组分组成,其中,所述甲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65~70份高羟基丙烯酸树脂,6~8份饱和聚酯树脂,0.02~0.05份催干剂,0.2~0.8份流平剂,0.5~1.0份分散剂,9~14份第一溶剂,6~9份第二溶剂,其中,所述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基含量为4.0

4.5%,所述饱和聚酯树脂的羟基含量为3.0~4.2%;所述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60~65份固化剂;所述甲组份与所述乙组份的质量比为(3~5):1。
[0007]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所述分散剂为BYK110、AFKA4310和BYK163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所述催干剂为有机锡催干剂和有机胺催干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09]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类流平剂和丙烯酸类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0]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所述流平剂为BYK306、BYK331、BYK358、tego410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所述固化剂为HDI固化剂。
[0012]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所述第一溶剂包括5~8份酯类溶剂和4~6份醇醚类溶剂;所述第二溶剂包括6~9份酮类溶剂。
[0013]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酯类溶剂为丁酯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醇醚类溶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酮类溶剂包括丁酮、环己酮、异氟尔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所述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35℃,所述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25℃。
[0015]一种如本专利技术上述方案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0016]按照原料配比,在搅拌的同时,将高羟基丙烯酸树脂、饱和聚酯树脂、第一溶剂依
次加入并混合,得到混合物;
[0017]向所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催干剂、流平剂、分散剂、第二溶剂,边加入边搅拌,搅拌均匀后制得甲组分;
[0018]将所述甲组分和乙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汽车外饰件用涂料。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甲组分和乙组分配合使用,其中甲组分采用两种树脂,使得涂层能达到较高的光泽度,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添加使得涂料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从而使得涂层具有较高的光泽度。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可以涂覆于如PC、ABS、PC和ABS复合基材等塑胶表面且附着力优良,同时形成的涂层具有高光泽度、高透明度的特性,可涂覆于后视镜、尾翼、门把手、格栅等部件处,使汽车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的制备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约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4]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俨然成为人们的第二个家,因此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汽车外饰件用涂料方面,美观要求越来越高,既能够帮助人们缓解疲劳,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又能够延长外饰件的使用寿命。然而现有的外饰涂料光泽度低、透明度差。
[002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由甲组分和乙组分组成,其中,所述甲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65~70份高羟基丙烯酸树脂,6~8份饱和聚酯树脂,0.02~0.05份催干剂,0.2~0.8份流平剂,0.5~1.0份分散剂,9~14份第一溶剂,6~9份第二溶剂,其中,所述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基含量为4.0

4.5%,所述饱和聚酯树脂的羟基含量为3.0~4.2%;所述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60~65份固化剂;所述甲组份与所述乙组份的质量比为(3~5):1。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甲组分和乙组分配合使用,其中甲组分采用两种树脂,使得涂层能达到较高的光泽度,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添加使得涂料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从而使得涂层具有较高的光泽度。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可以涂覆于如PC、ABS、PC和ABS复合基材等塑胶表面且附着力优良,同时形成的涂层具有高光泽度、高透明度的特性,可涂覆于后视镜、尾翼、门把手、格栅等部件处,使汽车外观更加美观,并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制得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的耐刮擦性能和重涂性也可大幅提升,从而在所述涂料受到刮伤时再次进行涂覆时能够较为容易实现,并且重涂后膜厚均匀,不会与前一次涂覆的效果形成差异,从而在重涂时可以减少涂料的用量,降低重涂成本。
[0027]可选地,所述高羟基丙烯酸树脂为湛新的1914树脂或DSM的245树脂;所述饱和聚酯树脂为湛新的168树脂或拜耳的670BA树脂。
[0028]可选地,所述分散剂为BYK110、AFKA4310和BYK163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原料中含有多种树脂,通过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外饰件用涂料,由甲组分和乙组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65~70份高羟基丙烯酸树脂,6~8份饱和聚酯树脂,0.02~0.05份催干剂,0.2~0.8份流平剂,0.5~1.0份分散剂,9~14份第一溶剂,6~9份第二溶剂,其中,所述高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羟基含量为4.0

4.5%,所述饱和聚酯树脂的羟基含量为3.0~4.2%;所述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60~65份固化剂;所述甲组份与所述乙组份的质量比为(3~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BYK110、AFKA4310和BYK163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干剂为有机锡催干剂和有机胺催干剂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有机硅类流平剂和丙烯酸类流平剂中的一种或两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饰件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BYK306、BYK331、BYK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跃刘合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捷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