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47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与下模座,上模座上设置有导套,下模座上设置有导柱,上模座与下模座通过导柱与导套滑动设置,上模座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的模柄,模柄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打杆,上模座的下方设置有垫板与推板,且打杆的下端面与推板的上端面抵接,推板的下端面与垫板的上端面抵接,垫板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凹凸模、落料凹模以及凹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与上模座抵接,通过压杆来对工件的中心位置进行精确定位,避免了在冲压过程中弯曲部位出现偏差;压杆以及冲杆的联合作用将现有的一次冲压成型过程中的冲压力拆分,将一次冲压过程分解为多次冲压过程,从而避免了对下模零部件的损坏。零部件的损坏。零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零部件加工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热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热冲压成型是一种零件加工方式,先将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用冲压机在相应的模具内进行冲压并保压淬火,以得到所需外形并同时实现金属材料相变的一种材料成型方法。
[0003]对于航空工业而言,航空工业是指从事航空器的研究、开发、制造及其他相关服务的产业,其产品包括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航空工业与大国地位息息相关,中国发展航空工业,增强了国家的国防力量,是国家安全强有力的保障,不仅如此,航空事业的发展还推动了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然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部分飞机零部件一般都是上下模直接压制成型,在材料冲压力以及温度的作用下,下模容易被压坏,并且模具整体的温度变化掌控率较低,无法在有效在模具内完成金属材料的相变,从而导致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较差,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工件的厚度相对较小,间隙也较小,在热成型冲压过程中,弯曲部存在较大的偏差。
[0004]鉴于上述情况,亟待一种能够冲压过程中避免弯曲部位出现偏差的热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成型模具,用于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弯曲部位出现偏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与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导套,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导柱,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通过所述导柱与导套滑动设置,还包括工件,所述上模座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的模柄,所述模柄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打杆,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置有垫板与推板,且所述打杆的下端面与所述推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推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垫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垫板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凹凸模、落料凹模以及凹模固定板,所述凹模固定板与所述上模座抵接;所述凹凸模的内部设置有凸模固定板,所述凸模固定板的上端面与所述垫板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凸模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冲压孔,所述冲压孔内设置有冲杆,且所述冲杆的上端面与所述垫板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凸模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凸凹模,且所述凸凹模与所述凹凸模配合,所述凸模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压杆,所述压杆、冲杆的末端与所述落料凹模的上端形成成型腔的边界,所述下模座上活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下端连接有顶板,所述凹凸模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凹模固定板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工件在所述成型腔内成型。
[0007]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部分飞机零部件一般都是上下模直接压制成型,在材料冲压力以及温度的作用下,下模容易被压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工件的厚度相
对较小,间隙也较小,在热成型冲压过程中,弯曲部存在较大的偏差。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热成型模具,具体通过压杆与冲杆的冲压成型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一次直接冲压成型造成的弯曲部位偏移,压杆以及冲杆的联合作用将现有的一次冲压成型过程中的冲压力拆分,将一次冲压过程分解为多次冲压过程,从而避免了对下模零部件的损坏。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凹凸模的下方还设置有压边圈,所述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有卸料板,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打料棒,且所述打料棒的下端贯穿所述上模座、垫板、凹凸模、压边圈至与所述卸料板连接;工作时,所述压杆的末端与所述工件完成定位与一次冲压;其次,所述凹凸模与所述工件抵接完成二次冲压;最后,所述冲杆与所述工件抵接完成三次冲压。需要说明的是,压杆以及冲杆的联合作用将现有的一次冲压成型过程中的冲压力拆分,将一次冲压过程分解为多次冲压过程,从而避免了对下模零部件的损坏。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上还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贯穿所述上模座、垫板、凹凸模至与所述压边圈的上端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圆柱销的设置能够有效为上模座提供定位支撑。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用于导向的导正销。导正销的设置有利于提供精确定位,避免冲压过程中,模具的位置偏移。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上还设置有挡料销。
[0012]进一步地,所述落料凹模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差速温区补偿件,所述差速温区补偿件包括:动态密封件、用于热量补偿的流体散热件、传动块、以及传动杆,所述动态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空腔的开口处,所述传动杆活动贯穿所述动态密封件的中心且一端延伸至所述空腔内,另一端活动贯穿所述下模座至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流体散热件填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传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外部且置于所述动态密封件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工件弯曲部的全奥氏体化以及全马氏体化受到影响的问题,即工件的弯曲部内的金相存在未完全马氏体化的奥氏体,为了实现工件弯曲部的温度平稳转变,通过在落料 凹模的内部开始空腔,进而设置差速温区补偿件,以实现工件弯曲部的金相完全转变为马氏体化的奥氏体。具体通过能够进行热量补偿的流体散热件来对弯曲部位的温度进行补偿,从而减少温度的变化梯度。更进一步地,避免差速温区补偿件对热成型过程的影响,通过动态密封件来对其进行动态密封。
[0013]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楔形块,所述传动块内开设有与所述楔形块配合的楔形槽,且所述传动杆能够通过所述楔形块与所述楔形槽带动所述传动块向上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楔形块设置在传动杆的中部,当传动杆在顶板的作用下向上进行移动时,楔形块未与楔形槽的边界抵接,此时,传动杆能够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传动杆的上端能够在流体散热件内移动,当楔形块与楔形槽的边界抵接时,使得传动杆带动传动块共同向上移动,从而实现空腔内流体散热件的压缩与释放,并基于流体散热件自身的理化性质实现热量的吸收与释放,进而实现温度的补偿变化与平稳过渡。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动态密封件包括:与所述空腔内壁配合且一端开口的密封套、设置在所述密封套开口端的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一端的缓冲套、以及塑性件,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块的外壁连接,所述塑性件的两端与所述支撑件以及传动块的外壁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实现空腔内的动态密封,有效避免流体散热件的泄露。
[001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的外壁设置有若干密封条,所述密封套靠近所述传动杆的
一端内部设置有刚性骨架,所述刚性骨架的外周设置有塑性密封环,且所述塑性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密封套的开口内。基于上述结构,能够有效辅助提高实现空腔内的动态密封性,有效辅助避免流体散热件的泄露。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杆来对工件的中心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从而避免了在冲压过程中弯曲部位出现偏差;2、本专利技术压杆以及冲杆的联合作用将现有的一次冲压成型过程中的冲压力拆分,将一次冲压过程分解为多次冲压过程,从而避免了对下模零部件的损坏;3、本专利技术的落料凹模内能够进行温度区间的改动,从而使得工件的弯曲部位向有利金相材料进行转变。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4)与下模座(10),所述上模座(4)上设置有导套(8),所述下模座(10)上设置有导柱(9),所述上模座(4)与所述下模座(10)通过所述导柱(9)与导套(8)滑动设置,还包括工件(2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4)的中部设置有中空的模柄(1),所述模柄(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打杆(24),所述上模座(4)的下方设置有垫板(6)与推板(2),且所述打杆(24)的下端面与所述推板(2)的上端面抵接,所述推板(2)的下端面与所述垫板(6)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垫板(6)的下方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凹凸模(19)、落料凹模(15)以及凹模固定板(14),所述凹模固定板(14)与所述上模座(4)抵接;所述凹凸模(19)的内部设置有凸模固定板(3),所述凸模固定板(3)的上端面与所述垫板(6)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凸模固定板(3)的内部开设有冲压孔(21),所述冲压孔(21)内设置有冲杆(23),且所述冲杆(23)的上端面与所述垫板(6)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凸模固定板(3)的下方设置有凸凹模(18),且所述凸凹模(18)与所述凹凸模(19)配合,所述凸模固定板(3)的中心设置有压杆(22),所述压杆(22)、冲杆(23)的末端与所述落料凹模(15)的上端形成成型腔的边界,所述下模座(10)上活动设置有顶杆(13),所述顶杆(13)的下端连接有顶板(11),所述凹凸模(19)的外部设置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下端面与所述凹模固定板(14)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工件(27)在所述成型腔内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模(19)的下方还设置有压边圈(7),所述限位板(16)的上方设置有卸料板(17),所述上模座(4)上设置有打料棒(20),且所述打料棒(20)的下端贯穿所述上模座(4)、垫板(6)、凹凸模(19)、压边圈(7)至与所述卸料板(17)连接;工作时,所述压杆(22)的末端与所述工件(27)完成定位与一次冲压;其次,所述凹凸模(19)与所述工件(27)抵接完成二次冲压;最后,所述冲杆(23)与所述工件(27)抵接完成三次冲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游侠朱荣文刘伟军游云洪张立游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鸿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