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110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包括中空底架,所述中空底架为中空梁围成的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内形成轮胎避让空间,中空底架内设有内连接梁,中空底架和内连接梁上对应轮胎避让空间设有前端开口的轮舱框架。该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结构设计合理,中空底架内设置有内连接梁,轮舱框架焊接在中空底架和内连接梁上,结构稳定可靠,各个部分均为中空结构,具有良好的碰撞吸能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制作简便。制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


[0001]本技术涉及跨座式单轨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

技术介绍

[0002]跨座式单轨由于其结构形式,轮胎伸入车内,所以底架结构需要开缺口避让轮胎区域,这就对底架力流路径的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地铁底架纵向力的传递直接由纵向梁传至车中通过挠曲变形释放。开了缺口的跨座式单轨底架应力更容易集中在缺口区域,不利于力的传递释放,还需要考虑耐撞性及吸能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尾端底架框架结构,既保持各系统接口,又能使各系统产生的载荷平滑传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以达到结构稳定可靠的目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该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包括中空底架,所述中空底架为中空梁围成的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内形成轮胎避让空间,中空底架内设有内连接梁,中空底架和内连接梁上对应轮胎避让空间设有前端开口的轮舱框架。
[0006]进一步的:
[0007]所述内连接梁在中空底架内纵向设置,内连接梁的端部通过连接板及螺栓与中空底架内壁相连。
[0008]所述轮舱框架一侧的前端为轮舱斜梁,轮舱斜梁焊接在内连接梁上。
[0009]所述中空底架的边部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端部从中空底架中伸出形成连接板边梁接口。
[0010]所述中空底架内侧前部拐角处圆弧过渡设置。
[0011]所述连接板为直角板,连接板的一端焊接在中空底架内壁上,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内连接梁内端相连。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该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结构设计合理,中空底架内设置有内连接梁,轮舱框架焊接在中空底架和内连接梁上,结构稳定可靠,各个部分均为中空结构,具有良好的碰撞吸能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制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底架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连接梁端部连接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中空底架、2.内连接梁、3.轮舱框架、301.轮舱斜梁、4.车钩架、5.连接板边梁接口、6.二系悬架接头、7.牵引杆连接架、8.连接板、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该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包括中空底架1,中空底架为中空梁围成的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内形成轮胎避让空间,中空底架内设有内连接梁2,中空底架和内连接梁上对应轮胎避让空间设有前端开口的轮舱框架。
[0021]本技术中空底架内设置有内连接梁,轮舱框架焊接在中空底架和内连接梁上,结构稳定可靠,各个部分均为中空结构,具有良好的碰撞吸能效果;并且结构简单,制作简便。
[0022]中空底架的前部横梁中间位置处设有车钩架4;中空底架的边部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端部从中空底架中伸出形成连接板边梁接口5,结构稳定可靠;翼板形式的连接板边梁接口可减少端部纵向力影响车体中间乘客区域。
[0023]中空底架的后部横梁上设有向下的边梁,边梁为中空梁,边梁上焊接有牵引杆连接架7,两侧边梁上的牵引杆连接架对称设置。
[0024]中空底架的侧梁的底部设有二系悬架接头6,二系悬架接头为凸耳结构;悬架接头对应一连接板边梁接口设置;翼板形式的连接板边梁接口可适当隔离纵向力的传递,从而减少端部纵向力影响车体中间乘客区域,又可向外传递二系悬挂接口带来的横向力。
[0025]轮舱框架3一侧的前端为轮舱斜梁301,轮舱斜梁焊接在内连接梁上;中空底架内侧前部拐角处圆弧过渡设置,结构稳定可靠。
[0026]内连接梁在中空底架内纵向设置,内连接梁的端部通过连接板8及螺栓9与中空底架内壁相连;进一步的,连接板为直角板,连接板的一端焊接在中空底架内壁上,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及腰型孔与内连接梁内端相连。
[0027]本技术跨座式单轨尾端框架结构设计螺栓释放应力结构,轮舱框架的内连接梁与底架骨架在螺栓释放应力结构处不焊接,而是采用螺栓连接形式,通过螺栓释放应力结构的长腰孔释放纵向变形,以使轮舱不产生过大变形。
[0028]上述仅为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包括中空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底架为中空梁围成的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内形成轮胎避让空间,中空底架内设有内连接梁,中空底架和内连接梁上对应轮胎避让空间设有前端开口的轮舱框架。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梁在中空底架内纵向设置,内连接梁的端部通过连接板及螺栓与中空底架内壁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跨座式单轨尾端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舱框架一侧的前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志威璩泽学韩玉荣赖林钱名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