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81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涉及电力计量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盖板;底座的侧边设置导线接入孔和电流互感器接入孔;底座上设置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接线板,接线板包括:第一输入区、第二输入区、第一输出区、第二输出区、第一控制区和第二控制区;第一输入区通过第一控制区与第一输出区电连接;第二输入区通过第二控制区与第二输出区电连接;第一输入区、第二输入区、第一输出区和第二输出区上设置安装孔;第一控制区包括第一控制导电柱、第二控制导电柱和第一连接片;第二控制区包括第三控制导电柱、第四控制导电柱和第二连接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可以减少调整计量变比调整的时间和负荷损失。比调整的时间和负荷损失。比调整的时间和负荷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计量
,具体涉及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 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改电”工程持续推进和社会用电负荷日益增长,以及生产企业非 连续性用电负荷的接入,导致部分高供高计供电线路负荷随着季节变化存在周 期性波动,电流互感器为保证精准计量需要根据负荷波动周期性调整变比,对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10kV同期线损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传统停电更换计量变比 存在工作效率低、停电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等弊端。
[0003]传统停电调变比的工作模式下,对三抽头双变比电流互感器的计量变比进 行改变时,需要进行停电操作,而且需要进行重新接线或更换计量变比装置, 增加电网停电次数,增加电量损失,而且在停电作业中可能造成的电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 的接线盒。实现在不停电情况下对三抽头双变比电流互感器可靠调整计量变比 的目的。改变传统停电调变比的工作模式,减少电网停电次数,减少电量损失。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包括:
[0007]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扣合在底座上;
[0008]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导线接入孔和电流互感器接入孔,且导线接入孔和电 流互感器接入孔的中轴线与底座平行;
[0009]所述底座上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第 一输入区、第二输入区、第一输出区、第二输出区、第一控制区和第二控制区; 所述第一输入区通过第一控制区与第一输出区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区通过第 二控制区与第二输出区电连接;
[0010]所述第一输入区、第二输入区、第一输出区和第二输出区上设置安装孔, 其中安装孔上设置第一输入导电柱、第二输入导电柱、第一输出导电柱和第二 输出导电柱;
[0011]所述第一控制区包括第一控制导电柱、第二控制导电柱和第一连接片;
[0012]所述第二控制区包括第三控制导电柱、第四控制导电柱和第二连接片;
[0013]所述第一输入导电柱与第一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导电柱与第 二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导电柱与第二控制导电柱之间设置可滑动 的第一连接片;
[0014]所述第二输入导电柱与第三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导电柱与第 四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导电柱与第四控制导电柱之间通过第二连 接片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的安装槽侧边设置卡槽,款所 述盖板的内侧设置凸块,所述凸块嵌入卡槽内实现盖板与底座的扣合。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上设置安装台,其中安装台上 设置与底座垂直的安装螺孔。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输入区、第二输入区、第一输 出区、第二输出区、第一控制区和第二控制区之间设置隔板。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输入导电柱、第二输入导电柱、 第一输出导电柱和第二输出导电柱为均为双螺丝安装结构。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 一侧的凸起,所述底板上设置条形孔和开口槽孔,其中开口槽孔设置于与凸起 相对的一侧的底板上。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输入导电柱、第二输入导电柱、 第一输出导电柱和第二输出导电柱,第一控制导电柱、第二控制导电柱,第三 控制导电柱、第四控制导电柱、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铜锌合金或镀锌铁材 料制作。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底座为高分子聚碳酸酯材料制作。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盖板为ABS塑料制作。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连接片起到对第一控制导电柱和第二控制导电柱的连通 和切换,从而实现第一输入导电柱和第一输出导电柱的通断。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螺孔将接线盒固定在设备上,防止接线盒移动或固定不 牢固导致导线脱落的问题;
[0026]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安装槽内部设置接线板,接线板卡装在安装槽 的中间位置,接线板的下方方便用于对导线的连接,接线板的上方用于对变比 的切换,分层设置,方便操作;
[0027]4、本专利技术采用双螺丝安装结构方便与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的安装,加固了 导线的连接方式,提高导线连接的可靠性;
[0028]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入导电柱组和输入导电柱组根据输入导线的数量进 行设置,输出导电柱组根据设置的多个变比进行设置;
[0029]6、本专利技术改变传统调整计量变比需停电的工作模式,减少用户停电次数和 负荷损失,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有效降低电网设备运行风险,操作方便,接线结 构简洁明确,便于维护,能有效的提升作业效率、减少调整计量变比调整的时 间和负荷损失,避免人身触电,造成电网事故。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立体结构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俯视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盖体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仰视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主视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后视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另一轴向立体图;
[0037]图中所示:
[0038][0039]10

底座,20

盖板,30

接线板,40

第一输入导电柱,50

第二输入导电柱, 60

第一输出导电柱,70

第二输出导电柱;
[0040]101

导线接入孔,102

电流互感器接入孔,103

安装槽,104

卡槽,105
‑ꢀ
安装台,106

安装螺孔,201

凸块;
[0041]301

第一输入区,302

第二输入区,303

第一输出区,304

第二输出区, 305

第一控制区,306

第二控制区,307

隔板;
[0042]351

第一控制导电柱,352

第二控制导电柱,353

第一连接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盖板扣合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导线接入孔和电流互感器接入孔,且导线接入孔和电流互感器接入孔的中轴线与底座平行;所述底座上设置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包括:第一输入区、第二输入区、第一输出区、第二输出区、第一控制区和第二控制区;所述第一输入区通过第一控制区与第一输出区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入区通过第二控制区与第二输出区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区、第二输入区、第一输出区和第二输出区上设置安装孔,其中安装孔上设置第一输入导电柱、第二输入导电柱、第一输出导电柱和第二输出导电柱;所述第一控制区包括第一控制导电柱、第二控制导电柱和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控制区包括第三控制导电柱、第四控制导电柱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输入导电柱与第一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导电柱与第二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导电柱与第二控制导电柱之间设置可滑动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输入导电柱与第三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导电柱与第四控制导电柱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导电柱与第四控制导电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停电调整计量变比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安装槽侧边设置卡槽,所述盖板的内侧设置凸块,所述凸块嵌入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保平蔡杰谢亚州李明哲冯科王文刚于锌宇张飞鸣臧浩良董银德王任君李刚刚刘倩倩刘光祖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