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51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包括底板、支撑滑柱、滑轮、液压缸、架梁、电机托板、第一电机、固定螺栓、第一滚珠丝杆、第一滚珠螺母、伸缩管、取暖器、第一轴承座、外框架、滑套筒、支撑板、第一位移装置、床板、垫脚板、头板和枕头等;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带动支撑板、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的配合下无需在用通过人工手持的方式进行艾灸使得大大减轻了人工的技术操作还避免了烫伤以及掉落灰尘的烫伤;还解决了常见艾灸架操作繁琐使用效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

技术介绍

[0002]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0003]在艾灸的治疗过程中因为学生使用时有时会被点燃的艾条艾柱烫伤,常时间举起艾条会使操作者手臂酸痛,导致晃动不易对准穴位,常见的艾灸架使用时需要人工反复的调节角度操作繁琐,燃烧的艾条容易有灰尘掉落容易烫伤使用者,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解决了在艾灸的治疗过程中因为学生使用时有时会被点燃的艾条艾柱烫伤,常时间举起艾条会使操作者手臂酸痛,导致晃动不易对准穴位,常见的艾灸架使用时需要人工反复的调节角度操作繁琐,燃烧的艾条容易有灰尘掉落容易烫伤使用者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板、支撑滑柱、滑轮、液压缸、架梁、电机托板、第一电机、固定螺栓、第一滚珠丝杆、第一滚珠螺母、伸缩管、取暖器、第一轴承座、外框架、滑套筒、支撑板、第一位移装置、床板、垫脚板、头板、枕头、露面孔和第一限位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柱,所述支撑滑柱有四个,呈对角结构分布,所述支撑滑柱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底板中心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架梁,左侧所述架梁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托板;所述电机托板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电机托板螺纹连接有数个固定螺栓;右侧所述架梁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右侧端铰接在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所述第一滚珠螺母上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取暖器;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筒,所述滑套筒均滑动连接在支撑滑柱上;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第一位移装置,所述第一位移装置有两个,呈前后对称结构分布;四个所述支撑滑柱上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左侧端铰接有垫脚板,所述床板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头板;所述头板内铰接有枕头,所述枕头与头板之间设有露面孔,所述枕头下端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在头板下端表面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位移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第二电机、转臂、支撑轮、第三电机、第二轴承座、第二滚珠丝杆、第二滚珠螺母、第一滑动槽、第二位移装置和连接滑杆;所
述第二电机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右侧端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转臂;所述转臂左侧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轮,所述转臂底部上表面左侧均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转臂底部上表面之间均螺纹连接有数个固定螺栓;所述转臂右侧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杆;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右侧端与第二轴承座均铰接连接;所述转臂上端均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滚珠丝杆上螺纹均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所述第二滚珠螺母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内,所述连接滑杆上端均连接有第二位移装置。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位移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支撑滑板、限位滑槽、滑块、联动杆、支撑座、支承台、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管、等灰盆、夹管、锁紧盖、夹管螺纹和气缸;所述支撑滑板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滑杆上端上;所述支撑滑板上均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承台;所述支承台上表面均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管;所述第一螺纹管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管,所述夹管底部外侧均设有等灰盆;所述支撑滑板外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夹管外侧设有夹管螺纹,所述夹管上螺纹连接有锁紧盖。
[0008]作为优选,所述床板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床板本体、固定柱、转杆、置手板、操作孔、第二限位板、卡板、导轨槽、躺板、工作板和第三限位板;所述床板本体左侧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滑柱上端,所述床板本体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有两个,呈前后对称结构分布,所述固定柱均固定连接在右侧支撑滑柱上端;所述固定柱上均铰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置手板;所述置手板上均设有操作孔;所述床板本体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内侧均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均固定连接在置手板内侧上表面上;所述床板本体上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槽上滑动有两个躺板和工作板;所述床板本体左侧端铰接有两个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板。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头板和枕头表面均包覆有真皮皮套。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为伺服电机或变频电机。
[0012]作为优选,所述等灰盆为不易锈钢盆。
[0013]作为优选,床板本体、置手板、躺板和工作板表面都包覆有防尘布。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带动支撑板、第一位移装置和第二位移装置的配合下无需在用通过人工手持的方式进行艾灸使得大大减轻了人工的技术操作还避免了烫伤以及掉落灰尘的烫伤;还解决了常见艾灸架操作繁琐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本装置通过连接电子控制设备即可完成手动遥控进行艾灸,定位精准,艾灸距离可调空从而可以达到控温的效果;设置了第一电机以及第一滚珠丝杆的配合下使得取暖器可以根据需求移动对使用者进行保暖工作这是常见艾灸架都没有的功能,还设置了伸缩管方便调节高度更加人性化;设置的床板通过有垫脚板、头板和枕头的作用下大大加强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还设置了置手板、躺板以及工作板的多种变化增加艾灸的方式能使艾灸工作更加的方便,为人们的健康得到更好的帮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位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位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位移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床板结构示意图。
[0020]1‑
底板;2

支撑滑柱;3

滑轮;4

液压缸;5

架梁;6

电机托板;7

第一电机;8

固定螺栓;9

第一滚珠丝杆;10

第一滚珠螺母;11

伸缩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滑柱(2)、滑轮(3)、液压缸(4)、架梁(5)、电机托板(6)、第一电机(7)、固定螺栓(8)、第一滚珠丝杆(9)、第一滚珠螺母(10)、伸缩管(11)、取暖器(12)、第一轴承座(13)、外框架(14)、滑套筒(15)、支撑板(16)、第一位移装置(17)、床板(18)、垫脚板(19)、头板(20)、枕头(21)、露面孔(22)和第一限位板(23);所述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滑柱(2),所述支撑滑柱(2)有四个,呈对角结构分布,所述支撑滑柱(2)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滑轮(3);所述底板(1)中心固定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架梁(5),左侧所述架梁(5)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托板(6);所述电机托板(6)上表面设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与电机托板(6)螺纹连接有数个固定螺栓(8);右侧所述架梁(5)上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座(13);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滚珠丝杆(9);所述第一滚珠丝杆(9)右侧端铰接在第一轴承座(13)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杆(9)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滚珠螺母(10),所述第一滚珠螺母(10)上固定连接有伸缩管(11);所述伸缩管(11)下端固定连接有取暖器(12);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框架(14),所述外框架(14)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筒(15),所述滑套筒(15)均滑动连接在支撑滑柱(2)上;所述支撑板(16)上连接有第一位移装置(17),所述第一位移装置(17)有两个,呈前后对称结构分布;四个所述支撑滑柱(2)上固定连接有床板(18);所述床板(18)左侧端铰接有垫脚板(19),所述床板(18)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头板(20);所述头板(20)内铰接有枕头(21),所述枕头(21)与头板(20)之间设有露面孔(22),所述枕头(21)下端设有第一限位板(23);所述第一限位板(23)固定连接在头板(20)下端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遥控调节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装置(17)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第二电机(170)、转臂(171)、支撑轮(172)、第三电机(173)、第二轴承座(174)、第二滚珠丝杆(175)、第二滚珠螺母(176)、第一滑动槽(177)、第二位移装置(178)和连接滑杆(179);所述第二电机(170)均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6)右侧端内,所述第二电机(170)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转臂(171);所述转臂(171)左侧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轮(172),所述转臂(171)底部上表面左侧均设有第三电机(173);所述第三电机(173)与转臂(171)底部上表面之间均螺纹连接有数个固定螺栓(8);所述转臂(171)右侧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座(174);所述第三电机(173)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滚珠丝杆(175);所述第二滚珠丝杆(175)右侧端与第二轴承座(174)均铰接连接;所述转臂(171)上端均设有第一滑动槽(177);
所述第二滚珠丝杆(175)上螺纹均连接有第二滚珠螺母(176),所述第二滚珠螺母(176)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滑杆(179);所述连接滑杆(179)均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晓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