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珠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1039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A61Q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凝珠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凝珠产品制备原料包括A相、B相、C相以及F相。本申请通过一定含量的A、B、C、D、E以及F相,在乳化过程自然形成且析出凝珠,且完全适应配方,形成的凝珠可以包裹一些易被氧化或有光敏性的油溶性活性成分,例如二棕榈酰羟脯氨酸、视黄醇、维生素E、泛醌、羟基硬脂酸等,有效避免了活性物被氧化或因光照产生的变性失活问题,同时增强活性成分的有效释放;与市面上购买的凝珠产品不同,可以减少凝珠与基质在添加过程因机械外力产生的凝珠破碎问题,以及因体系悬浮隐患引发的离心稳定性问题,且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和操作成本。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珠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61Q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凝珠产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增强,人们对于护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肤品中的最主要的成分包括活性物,例如植物提取物等,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物存在被氧化的风险,使其功效性降低甚至丧失。相对于普通剂型的护肤品,使用微凝珠包裹的办法可以减少活性物被氧化的风险。
[0003]此外,目前凝珠产品的制备方法为首先制备得到微凝珠,然后再将微凝珠添加到基质中,这种方法不仅制备过程繁琐,提高了工艺成本,同时容易在制备过程中因为机械外力等导致凝珠破碎,还存在因体系悬浮隐患引发的离心稳定性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凝珠产品以及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油包水乳化体系,微凝珠和油包水体系形成双层保护的架构,对活性物的抗氧化性有显著提高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为乳化过程中形成且在降温过程中自然析出微凝珠,使其配方中微凝珠与基质之间的相容性好,离心稳定性高,耐高低温稳定性良好,降低工艺损耗。此外,还改善了亲肤效果以及活性物的渗透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凝珠产品,制备原料包括A相、B相、C相,以及F相。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A相包括0.06

15wt%润肤剂A、0.02

5wt%乳化剂。
[0007]优选的,所述乳化剂的HLB值为3

10。
[0008]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改性或未改性有机硅。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改性有机硅为聚氧乙烯基团改性的有机硅、聚甘油改性有机硅中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但不限于KSG

210、KF

6038、SSG

210SP、KF

6017、KF

6028、KF6100中一种或多种。
[0011]优选的,所述润肤剂A为硅油或者改性硅油。
[0012]本申请所述硅油不作特别限定,可以列举的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甲基五苯基三硅氧烷等。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A相还包括肤感调节剂,肤感调节剂包括但不限于有机硅粉、有机硅弹性体、硅胶、淀粉、改性淀粉、硅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4]优选的,所述肤感调节剂剂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倍半硅氧烷交联聚合物、聚甲基倍半硅氧烷中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的,所述肤感调节剂剂含量为0

5wt%。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B相包括0.01

10wt%润肤剂B。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润肤剂B包括但不限于固体醇、脂肪酸、蜂蜡中一种或多种,添加或不添加但不限于烷烃、合成酯、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润肤剂B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棕榈酸、山嵛醇、硬脂醇、山嵛酸中至少一种。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C相包括0.001

5wt%油溶性的皮肤调理剂。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油溶性皮肤调理剂包括但不限于生育酚、生育酚乙酸酯、泛醌、羟基硬脂酸、二棕榈酰羟脯氨酸、视黄醇棕榈酸酯、苯乙基间苯二酚中至少一种。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凝珠产品的制备原料还包括D相。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D相包括0

5wt%水、0

10wt%皮肤调理剂。
[0023]优选的,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但不限于四氢甲基嘧啶羧酸、依克多因、雪莲花提取物、棕榈酰三肽

5等。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凝珠产品还包括E相,所述E相包括0

6wt%去离子水,0

0.6wt%的pH调节剂。
[0025]本申请所述pH调节剂不作特别限定,包括但不限于精氨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甲基丙醇等。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F相包括0.2

5wt%增稠剂,去离子水补充至100wt%。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F相还包括0

0.1wt%螯合剂、0

15wt%保湿剂、0

10wt%皮肤调理剂、0

6wt%防腐剂,螯合剂、保湿剂、皮肤调理剂、防腐剂的含量不同时为0。
[0028]本申请所述增稠剂包括但不限于黄原胶、卡波姆钠、聚丙烯酸钠接枝淀粉、卡波姆、丙烯酸(酯)类/C10

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山嵛醇聚醚

25甲基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中一种或多种。
[0029]本申请中螯合剂、保湿剂不作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0030]本申请中未公开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作常规选择。
[0031]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凝珠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F相升温至70

85℃,搅拌至溶解;将E相混合溶解后投入F相中,搅拌均匀,得到(E+F)相,为水相;将A相搅拌至混合均匀升温至40

80℃,将B相升温至60

80℃搅拌至溶解后投入A相,将C相投入(A+B)相,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A+B+C)相,为油相;将油相和水相混合,搅拌降温至出凝珠;将D相投入,搅拌至混合均匀。
[00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凝珠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将F相升温至80℃,搅拌至溶解;将E相混合溶解后投入F相中,搅拌均匀,得到(E+F)相,为水相;将A相搅拌至混合均匀升温至60℃,将B相升温至70℃搅拌至溶解后投入A相,将C相投入(A+B)相,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A+B+C)相,为油相;将油相和水相混合进行乳化,搅拌降温至出凝珠;将D相投入,搅拌至混合均匀。
[0033]在本申请凝珠产品的制备方法中,升温的具体温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申请中的记载作常规选择。
[0034]本申请中通过一定含量的A、B、C、D、E以及F相,在乳化过程自然形成且析出凝珠,且完全适应配方,形成的凝珠可以包裹一些易被氧化或有光敏性的油溶性活性物,例如二
棕榈酰羟脯氨酸、视黄醇、维生素E、泛醌等,有效避免了活性物被氧化或被光分解导致变性、失活的问题,同时增强活性物的有效释放;与市面上购买的凝珠产品不同,可以减少因凝珠与配方兼容问题产生的凝珠破碎、稳定性差等相容性问题,且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和操作成本。
[0035]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珠产品,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A相、B相、C相以及F相,所述A相包括0.06

15wt%润肤剂A、0.02

5wt%乳化剂;所述B相包括0.01

10wt%润肤剂B;所述C相包括0.001

5wt%油溶性的皮肤调理剂;所述F相包括0.2

5wt%增稠剂,余量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凝珠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肤剂A为硅油或者改性硅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凝珠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的HLB值为3

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凝珠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改性或未改性有机硅。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凝珠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珠产品还包括D相,所述D相包括0

5wt%去离子水、0.01

10wt%皮肤调理剂。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凝珠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珠产品还包括E相,所述E相包括0

6wt%去离子水,0.01

0.6w...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青云舒鹏姚哲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护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