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32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效果的照明装置,区别于排状火龙果种植技术,目前单株火龙果种植的LED夜间补光技术普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LED灯本身的设计结构不适合用于火龙果田间照明,二是LED灯的排布方式不合理。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且等间隔均与排列,支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竖杆,且多个竖杆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竖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上设置有多个LED灯具,且LED灯具位于两个相邻的竖杆中间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照明覆盖率,节约电能,可以根据火龙果植株大小手动微调LED灯的聚光器以精确控制照明范围,简单易操作,该方法可拓展用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领域。该方法可拓展用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领域。该方法可拓展用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是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效率的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火龙果由于具有良好的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已经作为一种新兴热带水果在国内进行研究和种植,受到国内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光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物质代谢以及基因表达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火龙果种植基地的规模逐渐扩大,如何通过改良照明手段来减少耗能、提高发光效率是火龙果种植进一步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3]区别于排状火龙果种植技术,目前单株火龙果种植的LED夜间补光技术普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LED灯本身的设计结构不适合用于火龙果田间照明,二是LED灯的排布方式不合理。针对第一个问题,目前火龙果补光用LED通常为商用的多用途LED,大多为圆盘状、圆柱状以及圆球状等。根据LED灯发光的朗伯分布特性,目前火龙果补光用LED发光光强呈现中间强,两边弱的情况。由于上述圆状外观设计结构使得LED的光强呈现较宽范围的分布,并散落在路面、天空等其他不需要照明的地方,没有集中于火龙果植株区域的照明。针对第二个问题,目前火龙果种植基地的火龙果植株排布形式普遍采用长条形排列形式,并在两列火龙果植株中间留有路面,其光能利用率较低,耗电量较高。针对这种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LED灯本身的设计结构不适合用于火龙果田间照明、LED灯的排布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多个且等间隔均与排列,支架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竖杆,且多个竖杆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竖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上设置有多个LED灯具,且LED灯具位于两个相邻的竖杆中间处。
[0007]所述LED灯具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与连接绳固定连接,外壳的底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灯罩,灯罩内设置有灯芯,灯芯的外侧设置有聚光器。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光器的材质为金属铝。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光器的内部内弧形。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灯罩为对称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提高照明覆盖率,节约电能,可以根据火龙果植株大小手动微调LED灯的聚光器以
精确控制照明范围,简单易操作,该方法可拓展用于其他农作物种植领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LED灯具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灯罩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支架;2、竖杆;3、连接绳;4、LED灯具;41、外壳;42、灯罩;43、灯芯;44、聚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如下:
[0018]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设置有多个且等间隔均与排列,支架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竖杆2,且多个竖杆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竖杆2的顶部共同连接有连接绳3,连接绳3上设置有多个LED灯具4,且LED灯具4位于两个相邻的竖杆2中间处。
[0019]LED灯具4包括外壳41,外壳41的顶部与连接绳3固定连接,外壳41的底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灯罩42,灯罩42内设置有灯芯43,灯芯43的外侧设置有聚光器44。
[0020]聚光器44的材质为金属铝;聚光器44的内部内弧形;两个灯罩42为对称设置。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聚光器44具备弧度设计的双面出光的设计结构,弧度设计以及聚光设计等可以较大程度保证LED灯的照明覆盖效率;该聚光器44灵活调节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火龙果植株的大小进行微调,以保证叶片都处于光照范围内部;该设计对聚光器、LED灯珠、铝基板的弧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采用蒙特卡罗光迹追踪的方法对设计的LED灯具进行光分布效果仿真与计算,该设计提出LED对火龙果植株某个表面的曲面范围的光照覆盖率高,而且较少杂散光浪费。因此,本设计提出的双边LED灯相比于传统LED灯或者其他类型的双边LED灯都具有光照覆盖率高的优势,经过计算,使用所述方法,约85%的光通量可覆盖于火龙果植株表面,仅浪费15%的光通量,且大部分光都集中在火龙果植株的叶片范围的中部,对提升火龙果的补光效率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0022]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火龙果夜间补光的照明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设置有多个且等间隔均与排列,支架(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竖杆(2),且多个竖杆(2)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多个竖杆(2)的顶部共同连接有连接绳(3),连接绳(3)上设置有多个LED灯具(4),且LED灯具(4)位于两个相邻的竖杆(2)中间处;所述LED灯具(4)包括外壳(41),外壳(41)的顶部与连接绳(3)固定连接,外壳(41)的底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华杨转英易润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