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032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包括负压产生部分、气体输送部分和PLC控制部分,负压产生部分包括一个负压储气罐以及与负压储气罐内部连通的真空泵,气体输送部分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分配电磁阀、高压储气罐、气管过渡头、空气过滤器,PLC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220V交流电源、24V直流电源、12V直流电源、继电器模组、三个节流阀和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以及一个负压传感器,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在不依赖试验样车的情况下模拟不同地区不同的大气压力环境对空气悬架系统高效率、高精度的进行充放气,可以在触摸屏上对充放气进行操作,简单方便,还可以在触摸屏上实时查看空气弹簧内的压力变化。变化。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悬架试验装置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模拟高原环境气体压力并可以给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自动充放气的模拟仓,属于汽车试验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悬架系统可大幅提升汽车乘坐舒适性。载荷、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及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在实车试验及售后市场中常有问题发生。台架试验在空气悬架系统的开发设计过程中,能够用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验证空气悬架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是否达标,同时可通过台架试验复现整车路试中暴露的问题,从而提升问题解决效率。
[0003]由于不同地区的大气压力不同,空气悬架系统的进气压力也不同。目前,对空气悬架系统进行台架试验时,只是把试验台架所处环境的大气压力的空气充入空气弹簧中,试验系统不能模拟不同地区的大气压力对空气悬架试验系统中的空气弹簧进行充放气。
[0004]在对空气悬架试验系统中的空气弹簧进行充放气时,大多是采用普通充气泵与气体阀门,充放气效率太低,充放气精度也不高且无法对空气压力进行实时监控。也有的是把试验样车上的充放气装置直接连到空气弹簧的气管上对空气悬架试验系统中的空气弹簧进行充放气,但这样会长时间占用试验样车资源,试验成本较高,试验样车也会占用试验区域,不利于试验操作,而且还需要等待试验样车装配完成,无法在设计阶段就进行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可以在不依赖试验样车的情况下模拟不同地区不同的大气压力环境对空气悬架系统高效率、高精度的进行充放气。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包括负压产生部分、气体输送部分和PLC控制部分;
[0008]负压产生部分包括一个负压储气罐以及与负压储气罐内部连通的真空泵;
[0009]气体输送部分包括空气压缩机、气体分配电磁阀、高压储气罐、气管过渡头、空气过滤器,气管过渡头的一端接头通过气管与空气过滤器连接,气管过渡头的另一端接头通过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空气过滤器通过负压储气罐上部的一个2寸口伸入负压储气罐的内腔,气管过渡头通过中部的外螺纹与2分口的内螺纹连接将气管过渡头固定在2分口中,气体分配电磁阀上有6 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通过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另一个接口通过气管与高压储气罐连接,另外4个接口通过气管与空气悬架试验系统中的4个空气弹簧连接;
[0010]PLC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触摸屏、220V交流电源、24V直流电源、 12V直流电
源、继电器模组、三个节流阀和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以及一个负压传感器,负压传感器穿过负压储气罐的外壳伸入负压储气罐的内腔中,每个节流阀的一个阀口与负压储气罐的内腔连通,另一个阀口与对应的二位二通电磁阀连通;继电器模组通过电线分别与真空泵、空气压缩机和气体分配电磁阀连接,220V交流电源通过电线与24V直流电源和12V直流电源连接,220V交流电源与继电器模组连接并通过继电器模组给真空泵供电,24V直流电源通过电线与PLC控制器和触摸屏连接为PLC控制器和触摸屏供电,12V直流电源与继电器模组连接并通过继电器模组给空气压缩机和气体分配电磁阀供电,PLC控制器与触摸屏连接,PLC控制器与负压传感器连接,PLC控制器与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连接。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包括:
[0012]负压储气罐上部远离2寸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开口向下的U形的第一平台支架,真空泵固定在第一平台支架上。
[0013]负压储气罐上部靠近2寸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开口向下的U形的第二平台支架,空气压缩机、气体分配电磁阀、高压储气罐、PLC控制部分包括PLC 控制器、触摸屏、220V交流电源、24V直流电源、12V直流电源以及继电器模组均设置在第二平台支架上。
[0014]空气压缩机的侧面有一个为空气压缩机降温的降温风扇固定设置在第二平台支架上,降温风扇与继电器模组连接。
[0015]负压储气罐的一侧下部沿水平方向间隔均匀地设置有五个与负压储气罐的内腔连通的4分口,真空泵通过气管与一个4分口连接。
[0016]负压传感器通过一个4分口与负压储气罐连接并与负压储气罐的内腔连通。
[0017]三个节流阀分别于另外三个4分口连接并与负压储气罐的内腔连通。
[0018]负压储气罐底部设置有四个万向轮。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结构设计合理,利用负压储气罐、真空泵、PLC控制器、触摸屏等部件,可以在不依赖试验样车的情况下模拟不同地区不同的大气压力环境对空气悬架系统高效率、高精度的进行充放气。可以在触摸屏上对充放气进行操作,简单方便,还可以在触摸屏上实时查看空气弹簧内的压力变化。
附图说明
[0020]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的气管过渡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1.负压储气罐,12.真空泵,21.空气压缩机,22.气体分配电磁阀,23.高压储气罐,24.降温风扇,25.气管,26.气管过渡头,27.空气过滤器,31.PLC 控制器,32.触摸屏,33.220V交流电源,34.24V直流电源,35.12V直流电源, 36.继电器模组,37.节流阀,38.二位二通电磁阀,39.负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由负压产
生部分、气体输送部分和PLC控制部分三部分组成。
[0025]其中负压产生部分包括负压储气罐11和真空泵12。
[0026]气体输送部分包括空气压缩机21、气体分配电磁阀22、高压储气罐23、降温风扇24、气管25、气管过渡头26和空气过滤器27。
[0027]PLC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31、触摸屏32、220V交流电源33、24V直流电源34、12V直流电源35、继电器模组36、三个节流阀37、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38和一个负压传感器39。
[0028]负压储气罐11底部有四个万向轮,上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开口向下的U形结构的平台支架,上部有一个2寸口,一侧下部有五个4分口。其中负压储气罐 11上部远离2寸口的一侧为第一平台支架,负压储气罐11上部靠近2寸口的一侧为第一平台支架。
[0029]真空泵12放置在负压储气罐11上部的第一平台支架上,并通过气管25与负压储气罐11下部的一个4分口连接。
[0030]PLC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31、触摸屏32、220V交流电源33、24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气悬架试验系统负压模拟仓,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产生部分、气体输送部分和PLC控制部分;负压产生部分包括一个负压储气罐(11)以及与负压储气罐(11)内部连通的真空泵(12);气体输送部分包括空气压缩机(21)、气体分配电磁阀(22)、高压储气罐(23)、多个气管(25)、气管过渡头(26)、空气过滤器(27),气管过渡头(26)的一端接头通过气管(25)与空气过滤器(27)连接,气管过渡头(26)的另一端接头通过气管(25)与空气压缩机(21)的进气口连接,空气过滤器(27)通过负压储气罐(11)上部的一个2寸口伸入负压储气罐(11)的内腔,气管过渡头(26)通过中部的外螺纹与2分口的内螺纹连接将气管过渡头(26)固定在2分口中,气体分配电磁阀(22)上有6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通过气管(25)与空气压缩机(21)的出气口连接,另一个接口通过气管(25)与高压储气罐(23)连接,另外4个接口通过气管(25)与空气悬架试验系统中的4个空气弹簧连接;PLC控制部分包括PLC控制器(31)、触摸屏(32)、220V交流电源(33)、24V直流电源(34)、12V直流电源(35)、继电器模组(36)、三个节流阀(37)和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38)以及一个负压传感器(39),负压传感器(39)穿过负压储气罐(11)的外壳伸入负压储气罐(11)的内腔中,每个节流阀(37)的一个阀口与负压储气罐(11)的内腔连通,另一个阀口与对应的二位二通电磁阀(38)连通;继电器模组(36)通过电线分别与真空泵(12)、空气压缩机(21)和气体分配电磁阀(22)连接,220V交流电源(33)通过电线与24V直流电源(34)和12V直流电源(35)连接,220V交流电源(33)与继电器模组(36)连接并通过继电器模组(36)给真空泵(12)供电,24V直流电源(34)通过电线与PLC控制器(31)和触摸屏(32)连接为PLC控制器(31)和触摸屏(32)供电,12V直流电源(35)与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芝川孙微邵奎爽朱碧园李论张永王绍龙刘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