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铜离子络合效应的显色增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026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的组合物的显色增强方法,包括加入含氮水溶性小分子,其中,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铜与水溶性含氮小分子的重量比为30:1至3:20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和含氮水溶性小分子的显色增强的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在皮肤外用剂中的应用。的应用。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铜离子络合效应的显色增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铜离子络合效应的显色增强方法,具体涉及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PCA

Cu)的组合物的显色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色素在化妆品中应用广泛,因其可改变化妆品外观,继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是,常用的工业合成色素由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用于人体可能出现过敏和炎症反应,甚至存在着一定的致癌性。故此,消费者对化妆品中使用的工业合成色素普遍持负面态度。若能够通过天然色素或功效成分为料体赋色,则能够规避消费者对色素的负面认知,增进其对产品天然、健康、安全等概念的认同,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特别是以功效成分为化妆品赋色,能够让消费者直观认识到功效成分的存在,增进其对化妆品功效的认同。
[0003]以使用三肽

1铜(蓝铜肽)为料体赋色的玉泽臻安润泽修护蓝铜胜肽精华液为例,其产品的特征蓝紫色可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蓝铜肽的存在,继而认同产品具有修护肌肤,增进伤口愈合;增强皮下组织及表皮肌肤,增强皮肤屏障;刺激糖蛋白合成,增加皮肤厚度,紧实肌肤;刺激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皱纹深度;活化SOD,除去自由基,延缓皮肤老化及色斑形成的功效。
[0004]吡咯烷酮羧酸铜(PCA

Cu)在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功效原料。其分子结构中的吡咯烷酮羧酸部分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赋予其保湿的效果;而Cu
2+
具有去自由基、抗炎、抑菌的能力,赋予其抗氧化、消炎及控油的功效。此外,PCA/>‑
Cu能够帮助氧化维生素C制造弹性纤维,加速组织修复和增加皮肤弹性。有必要指出,PCA

Cu的水溶液呈微蓝色,其功效的多样性及颜色的特征符合男性消费者的需求,故而在保湿、控油、多效等产品上值得关注。
[0005]本专利技术意外地发现,在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PCA

Cu)的水性溶液中加入一些特定的含氮水溶性小分子可以增强水性溶液的颜色深度。因此,本专利技术首次将这些特定的含氮水溶性小分子与吡咯烷酮羧酸铜(PCA

Cu)组合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稳定性更好、pH适用范围更广,并且对于消费者而言颜色更具吸引力的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PCA

Cu)的水性溶液。同时,这种水性溶液也可以作为功效添加剂加入皮肤外用剂中实现所需的皮肤效果,例如保湿、抗氧化、消炎、控油、加速组织修复和增加皮肤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的组合物的显色增强方法,包括加入含氮水溶性小分子,其中,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铜与水溶性含氮小分子的重量比为30:1至3:20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铜与水溶性含氮小分子的重量比为3:10。
[000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包含0.02

5重量%的吡咯烷酮羧酸铜。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包含0.02

1重量%的吡咯烷酮羧酸铜。
[0008]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为水性溶液。
[000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含氮水溶性小分子选自:甘氨酸、烟酰胺、EDTA

2Na、谷氨酸钠、精氨酸、三乙醇胺、氨丁三醇或它们的组合。
[001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包含0.01

20重量%的含氮小分子。在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组合物包含0.02

10重量%的含氮小分子。
[0011]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和含氮水溶性小分子的显色增强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铜与水溶性含氮小分子的重量比为30:1至3:200。
[0012]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和含氮水溶性小分子的显色增强的组合物在皮肤外用剂中的应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皮肤外用剂选自:面霜、乳液、啫喱、化妆水、精华液、面膜、眼霜、气雾剂、喷雾剂、沐浴露、洗面奶。
附图说明
[0013]图1显示了实施例1

27中部分样品的外观。图1a显示了具有显色增强效应的样品。从左至右依次为:实施例1、实施例2(甘氨酸)、实施例3(烟酰胺)、实施例4(EDTA

2Na)、实施例5(谷氨酸钠)及实施例6(精氨酸)。图1b显示了不具备显色增强效应的样品。从左至右依次为:实施例1、实施例9(氯化钠)、实施例10(柠檬酸)、实施例11(赤藓醇)、实施例20(四氢甲基嘧啶羧酸)及实施例22(聚季铵盐51)。
[0014]图2显示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在不同pH条件下的外观。图2a显示了实施例1的结果,从左至右依次为:pH=4.04、5.52、6.97、9.12、11.60。图2b显示了实施例2的结果,从左至右依次为:pH=3.55、3.99、5.78、7.29、8.98。图2c显示了实施例4的结果,从左至右依次为:pH=3.21、4.00、5.50、7.12、9.01。图2d显示了实施例5的结果,从左至右依次为:pH=4.00、4.55、5.51、6.02、9.01。图2e显示了实施例6的结果,从左至右依次为:pH=4.00、5.51、6.97、9.00、10.02。
[0015]图3显示了固定PCA

Cu含量,不同比例甘氨酸比例样品的照片。从左至右依次为:0%(实施例1)、0.01%(实施例28)、0.02%(实施例29)、0.05%(实施例30)、0.1%(实施例31)、0.2%(实施例32)、0.5%(实施例33)、1%(实施例2)、2%(实施例34)、5%(实施例35)、10%(实施例36)和20%(实施例37)。
[0016]图4显示了不同浓度PCA

Cu水溶液、以及固定PCA

Cu与甘氨酸的比例的前提下的复合水溶液样品的外观。图4a显示了不同浓度的PCA

Cu水溶液,从左至右PCA

Cu浓度依次为:5%(实施例38)、4%(实施例39)、3%(实施例40)、2%(实施例41)、1%(实施例42)、0.75%(实施例43)、0.5%(实施例44)和0.3%(实施例1)。图4b显示了固定PCA

Cu与甘氨酸的比例的复合水溶液,从左至右PCA

Cu浓度依次为:1%(实施例45)、0.75%(实施例46)、0.5%(实施例47)、0.3%(实施例2)、0.2%(实施例48)、0.15%(实施例49)、0.1%(实施例50)、0.05%(实施例51)和0.02%(实施例52)。
[0017]专利技术详述
[0018]本专利技术首次将某些含氮水溶性小分子与吡咯烷酮羧酸铜(PCA

Cu)进行复配,意外地发现这些含氮水溶性小分子可以增强吡咯烷酮羧酸铜(PCA

Cu)的组合物的颜色。因此,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吡咯烷酮羧酸铜的组合物的显色增强方法,包括加入含氮水溶性小分子,其中,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铜与水溶性含氮小分子的重量比为30:1至3:20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色增强方法,其中,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铜与水溶性含氮小分子的重量比为3: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色增强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02

5重量%的吡咯烷酮羧酸铜。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色增强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0.02

1重量%的吡咯烷酮羧酸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色增强方法,其中,所述组合物为水性溶液。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色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氮水溶性小分子选自:甘氨酸、烟酰胺、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诚贇丛远华郭奕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