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15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0
一种净化吸顶灯,包括:散热器、装在散热器上的光源板以及盖住光源板的光扩散罩,光扩散罩上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孔装有一上壳,上壳内装有净化网体,净化网体的多孔结构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光源板上对应于净化网体设置有紫外激发光源,上壳上对应于净化网体密布有与环境相通的空气流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光源板上增设紫外激发光源,对应于紫外激发光源同时增加具有多孔结构的净化网体,且净化网体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表面,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吸收紫外光线后,激发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害的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同时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杀死细菌与病毒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吸顶灯


[0001]本技术属于照明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杀菌净化功能的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面上的吸顶灯功能都非常单一,只是用作照明使用,并无其他用途,例如无杀菌净化功能等,这就限制了吸顶灯的用途推广,不利于行业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吸顶灯。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净化吸顶灯,包括:散热器、装在散热器上的光源板以及盖住光源板的光扩散罩,所述光扩散罩上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孔装有一上壳,上壳内装有净化网体,净化网体的多孔结构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光源板上对应于净化网体设置有紫外激发光源,上壳的壳面上对应于净化网体密布有与环境相通的空气流通孔,工作时紫外激发光源发出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表面,通过紫外光线激活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产生游离电子及电子空穴,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摧毁它们的RNA和DNA,将其杀死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0006]所述散热器呈盖形,所述光扩散罩的一圈沿着其内边缘凸出形成有卡台,散热器的一圈盖沿卡套在卡台上。
[0007]所述光源板固定装在散热器内,光源板上没有被净化网体遮住的区域分布有照明光源,照明光源均朝向光扩散罩发光;所述光源板上没有被净化网体遮住的区域还设置有第二紫外光源,对周围环境直接进行紫外照射消毒杀菌。
[0008]所述上壳呈筒形,上壳的一端为敞口,对应紫外激发光源,另一端为面向环境的壳面,壳面的一圈边缘向外扩展形成有装饰盖边。
[0009]所述凹槽孔是由光扩散罩的罩面沿着孔口向内弯曲延伸而成,因此凹槽孔具有槽内壁面。
[0010]所述紫外激发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线波长在365nm以下。
[0011]所述紫外激发光源采用紫外LED光源或三基色紫外灯管,发光角度为90115度。
[0012]所述净化网体具有蜂窝状或海绵状的多孔结构。
[0013]所述凹槽孔位于光扩散罩的中心位置,所述凹槽孔、上壳及净化网体对应的呈圆形、矩形或椭圆形。
[0014]所述散热器及光扩散罩呈圆形、四边形或椭圆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在现有吸顶灯的光源板上增设紫外激发光源,对应于紫外激发光源同时增加具有多孔结构的净化网体,且净化网体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当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表面时,通过紫外光线激活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产生游离电子及电子空穴,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摧毁它们的RNA和DNA,将其杀死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外加配合第二紫外光源,实现双重杀菌消毒、净化作用。
[0017]本技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长时间使用无损耗,材料成本增加的很少,可以人机共存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环境;对于不太适合做药剂喷杀的环境,可以采用此种灯来做杀菌消毒处理,且没有多余污染及副作用,利于环境做长效健康防护。
[0018]另外,本技术的光扩散罩上设计有凹槽孔,使其呈现出环状外形构造,形成环形光源照明,类似于无影灯效果,这在其他现有吸顶灯上是没有的。
[0019]本技术扩展了吸顶灯的功能用途,更利于行业发展。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0021]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结构整体图;
[0022]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的结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结构整体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6]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净化吸顶灯,其主要包括:散热器1、装在散热器1上的光源板2以及盖住光源板2的光扩散罩3,所述光扩散罩3上通过凹槽孔插装有一上壳4,上壳4内面向光源板2装有净化网体5,净化网体5的多孔结构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光源板2上对应于净化网体5设置有紫外激发光源6,上壳4的壳面上对应于净化网体5均匀密布有与环境相通的空气流通孔7。工作时,紫外激发光源6的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5的表面,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吸收紫外光线后,激发产生游离电子及电子空穴,生成极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对甲醛、苯、氨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有机物起到净化作用;同时破坏细菌与病毒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摧毁它们的RNA和DNA,将其杀死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杀菌消毒的目的。
[0027]当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净化网体上的反应材料,即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时,会发生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了电子空穴对,电子具有还原性、空穴
具有氧化性,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同时,空穴与纳米二氧化钛粒子表面的

OH反应,最终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破坏细菌、真菌、病毒和霉菌等微生物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迅速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其死亡和失去活性,有效的消除微生物污染,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0028]更具体地,所述净化网体5可以呈圆柱形或方柱形,具有蜂窝状、海绵状等多孔结构,为了尽量增大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含有量,同时确保与紫外光线足够大的接触反应面积。净化网体5的材质不做特别限定,现有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材质都可用作净化网体,例如金属网材质、陶瓷材质、分子筛、活性炭等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附着方式:先将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溶液涂于净化网体的多孔结构表面,最后进行干燥,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即可附着成功,且不会掉粒。本实施例中的净化网体5具体设计了一个,且位于灯的中心位置,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安装需要,将上壳4及净化网体5设计在不同位置,且数量不限定为一个,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
[0029]更具体地,所述紫外激发光源6可以采用紫外LED光源、三基色紫外灯管等等,紫外激发光源6射出的紫外光线波长要在365nm以下,这种光才能保证反应的发生,紫外激发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装在散热器上的光源板以及盖住光源板的光扩散罩,所述光扩散罩上通过其开设的凹槽孔装有上壳,上壳内装有净化网体,净化网体的多孔结构表面含有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光源板上对应于净化网体设置有紫外激发光源,上壳上对应于净化网体密布有与环境相通的空气流通孔,工作时紫外激发光源发出紫外光线射向净化网体表面,从而激发纳米二氧化钛粒子能够分解净化有害物质及杀菌消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呈盖形,所述光扩散罩的一圈沿着其内边缘凸出形成有卡台,散热器的一圈盖沿卡套在卡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固定装在散热器内,光源板上没有被净化网体遮住的区域分布有照明光源,照明光源均朝向光扩散罩发光;所述光源板上没有被净化网体遮住的区域还设置有第二紫外光源,对周围环境直接进行紫外照射消毒杀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净化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呈筒形,上壳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雪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皓玥东莞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