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储油罐底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14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储油罐底清洗装置,该换向机构包括:齿轮组,其包括主动齿轮、第一换向齿轮、第二换向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对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换向;连杆组件,其用于驱动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选择性啮合;推杆,其两端通过与进给机构的交替连接实现换向机构整体的竖向移动;第一滑杆,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轮柱接触,轮柱沿第一滑杆滚动实现换向机构整体的横向移动;第一滑杆两端套接在所述进给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储油罐底清洗装置停留在一个位置即可完成一个区域内的有效清洗,避免了清洗装置频繁移动导致的罐底打滑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储油罐底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换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储油罐底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向机构的具体形式很多﹐如利用皮带﹑齿轮﹑摩擦轮﹑棘轮﹑螺旋或离合器等进行换向。刨床﹑冲床﹑车床和汽车等都广泛应用换向机构。例如,湿式多片离合器作为变速箱中的主要换挡机构,为模拟其反复变换转动方向的工作方式,需要进行耐久试验,而在进行耐久试验时,需驱动湿式多片离合器实现正向转动、反向转动两种模式运行,而湿式多片离合器的正向、反向转动,需要通过电机驱动实现,这样在试验过程中,就需要将电机进行正向、反向转动,需要频繁地停机、启动,以变换电机的转动方向,很容易损坏电机。
[0003]随着人们对石油行业绿色化的重视,罐内清洗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目前罐底清洗装置(即清洗机器人)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一是储油罐内要绝对防爆,而传统的清洗机器人均为电控机器人,二是储油罐底打滑状况严重,机器人无法实现频繁操作,对自动化清洗的需求比较高。目前现有机器人很难达到这些要求。
[0004]因此,亟需一种可应用于储油罐底清洗装置上的换向机构,使得换向机构整体既可以在两侧竖向移动,又可以左右平移,且平移

竖向移动

反向平移

竖向移动四个过程依次进行并周期往复,从而可以使安装在换向机构壳体上的清洗用的水射流管在一个局部区域内有序进行清洗,清洗机器人停留在一个位置即可完成一个区域内的有效清洗,避免了机器人频繁移动导致的罐底打滑情况。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储油罐底清洗装置,使得储油罐底清洗装置停留在一个位置即可完成一个区域内的有效清洗,避免了清洗装置频繁移动导致的罐底打滑情况。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气动力或液动力驱动换向机构内部的传动装置,实现在清洗过程中有效防爆。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向机构,包括:齿轮组,其包括主动齿轮、第一换向齿轮、第二换向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对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换向;连杆组件,其用于驱动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选择性啮合;推杆,其两端通过与进给机构的交替连接实现换向机构整体的竖向移动;第一滑杆,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轮柱接触,轮柱沿第一滑杆滚动实现换向机构整体的横向移动;第一滑杆两端套接在所述进给机构上。
[0009]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杆组件包括:弯连杆,其为人字形且具有三个端部,其中第一端部与第一换向齿轮的轮柱枢接,第二端部与第二换向齿轮的轮柱枢接,第三端部与主动齿轮的轮柱枢接;直连杆,其一端枢接在第二换向齿轮的轮柱上,另一端枢接在推杆上。
[0010]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推杆两端可设有齿形部,该齿形部与进给机构的螺杆啮合后通过螺杆和套接在螺杆上的第一滑杆实现换向机构整体的竖向移动。
[0011]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推杆两侧可对称设置卡槽,该卡槽相应位置处设有伸缩卡扣,推杆的齿形部与螺杆啮合后,换向机构整体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啮合一侧横向移动,使得另一侧的伸缩卡扣卡接在卡槽中;此时,推杆带动连杆组件驱动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选择性啮合,实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换向。
[0012]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伸缩卡扣可安装在卡扣盒中,该卡扣盒固定在换向机构外壳的内壁上。
[0013]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推杆带动连杆组件具体为:推杆带动直连杆移动进而带动弯连杆绕主动齿轮的轮柱旋转,实现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的选择性啮合。
[0014]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主动齿轮的驱动元件可以为气动或液压元件。进给机构的驱动元件也可以为气动或液压元件。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油罐底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可应用前述换向机构,还包括:水射流管,其用于喷射清洗用水;吸污管,其用于回收清洗后的污水;俯仰机构,其包括升降杆,该升降杆一端固定水射流管和吸污管。
[0016]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俯仰机构可采用杠杆机构,升降杆驱动端连接气缸体,该气缸体固定在第二滑杆上;升降杆支点固定在换向机构的外壳上;水射流管和吸污管可固定在升降杆的自由端;俯仰机构可跟随换向机构共同进行横向和竖向移动。
[0017]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该清洗装置还包括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通过气动或液压元件驱动齿轮组实现行走和转向;换向机构和俯仰机构均安装在行走机构上。
[0018]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齿轮组为位于行走机构后部两侧的两组齿轮组,每组齿轮组由垂直设置并啮合的大锥形齿轮和小锥形齿轮组成;两侧的大锥形齿轮分别与独立的气动或液压元件连接。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换向机构在推杆端部运行至螺杆处并啮合后,既可以实现换向机构整体的竖向移动,又可以在此时通过连杆组件实现从动齿轮的换向,实现往复的横向运动,使得换向机构整体可以非常有效地在一个区域内推移并运行,使得储油罐底清洗装置停留在一个位置即可完成一个区域内的有效清洗,避免了清洗装置频繁移动导致的罐底打滑情况;2)推杆两侧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可使换向后的齿轮组保持啮合的稳定性;3)在换向机构中使用气动或液压元件代替电机驱动主动齿轮和螺杆,且行走机构和俯仰机构的驱动元件也采用气动或液压元件,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满足储油罐内的防爆要求。
[0020]上述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据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同时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技术特征以及优点更加易懂,以下列举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换向机构向右横向移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换向机构向左横向移动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换向机构运行过程流程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换向机构运行轨迹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储油罐底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A

换向机构,B

俯仰机构,C

行走机构;1

换向机构外壳,2

主动齿轮,21

主动齿轮轮柱,3

第一换向齿轮,31

第一换向齿轮轮柱,4

第二换向齿轮,4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齿轮组,其包括主动齿轮、第一换向齿轮、第二换向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对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进行换向;连杆组件,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选择性啮合;推杆,其两端通过与进给机构的交替连接实现所述换向机构整体的竖向移动;第一滑杆,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的轮柱接触,所述轮柱沿所述第一滑杆滚动实现所述换向机构整体的横向移动;所述第一滑杆两端套接在所述进给机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弯连杆,其为人字形且具有三个端部,其中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的轮柱枢接,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的轮柱枢接,第三端部与所述主动齿轮的轮柱枢接;直连杆,其一端枢接在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的轮柱上,另一端枢接在所述推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两端设有齿形部,该齿形部与所述进给机构的螺杆啮合后通过所述螺杆和套接在螺杆上的所述第一滑杆实现所述换向机构整体的竖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两侧对称设置卡槽,该卡槽相应位置处设有伸缩卡扣,所述推杆的齿形部与所述螺杆啮合后,所述换向机构整体在惯性力作用下向啮合一侧横向移动,使得另一侧的伸缩卡扣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此时,所述推杆带动所述连杆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换向齿轮和第二换向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选择性啮合,实现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的换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楠王晓霖李明石磊周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