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仪。该治疗仪包括:辐照部、固定部和主机;固定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囊,气囊设于辐照部的侧面;气囊设有进介质通道,进介质通道的入口位于患者腔道之外;气囊在置于患者腔道之前为非充盈状态,气囊在置于患者腔道之后的治疗过程中为充盈状态,且气囊在充盈状态下与患者腔道的内壁相匹配以固定辐照部并确保辐照部对准患者腔道的待治疗区域;主机,与辐照部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治疗仪,结构简单、体积小,能够随身携带,使得患者能够在光照治疗时进行日常活动,不会限制活动自由,因此可以适当延长辐照时长、降低辐照度,以避免高辐照度对病患的组织造成光生物危害。免高辐照度对病患的组织造成光生物危害。免高辐照度对病患的组织造成光生物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界越发重视避免过度治疗,对各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越来越重视和看好。在许多的非药物/非手术治疗方法中,利用各类光照(如蓝光、红光、红外光等)来防治人类的各种疾病是很有临床开发潜力的疗法。
[0003]现有技术中的光照治疗仪如图1a和图1b,其通常由主机、光束传输部、辐照部、机械调节定位部和防护部(如适用)组成。其中,主机由电源装置、控制装置、冷却装置和光线组成。电源装置用于为主机和附件提供运行所必需的电能。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和调节光能量的输出强度和治疗时间等参数,可采用手持式控制器和/或脚踏开关。冷却装置用于对需要控制温度的部件进行冷却。光线用于将电能或其他能量转化成光能。光束传输部用于传输光线产生的光能,如:光纤。辐照部的光能辐照出口,用于将光能照射于患处。机械调节定位部用于调整辐照部的机械位置,并使辐照部用于对特定患处进行治疗。防护部(若适用)用于对操作者和患者进行有效的防护,如,防护眼镜。现有技术中的光照治疗仪在使用时,光束传输部一端连接主机,另一端连接辐照部,且需要通过机械调节定位部调整辐照部的位置并使之对准患者的待治疗区域,并持续照射一段时间。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光治疗仪由于具有机械调节定位部,故其通常是中大型器械,且因其结构复杂而存在体积庞大,无法随身携带,光照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卧床,不适合长时间治疗的缺陷。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光治疗仪在使用时,一般采用短辐照时长、高辐照度的方式以使得总光剂量达到要求,而这种短辐照时长、高辐照度的方式存在对患者的组织造成光生物危害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治疗仪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无法随身携带、光照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卧床、不适合长时间治疗、对患者的组织造成光生物危害风险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治疗仪。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
[0008]辐照部;
[0009]固定部;当所述辐照部置于患者腔道内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患者腔道的内壁相匹配,以固定所述辐照部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所述患者腔道的待治疗区域;
[0010]主机,与所述辐照部电连接,所述主机用于根据预设的光照控制策略调节所述辐照部发出的光线。该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宫颈的治疗。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仪,所述治疗仪包括:
[0012]辐照部;
[0013]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辐照部的侧面;所述气囊设有进介质通道,所述进介质通道的入口位于患者腔道之外;所述气囊在置于所述患者腔道之前为非充盈状态,所述气囊在置于所述患者腔道之后的治疗过程中为充盈状态,且所述气囊在充盈状态下与所述患者腔道的内壁相匹配,以固定所述辐照部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所述患者腔道的待治疗区域;
[0014]主机,与所述辐照部电连接,所述主机用于根据预设的光照控制策略调节所述辐照部发出的光线。该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宫颈的治疗。
[0015]上述治疗仪在使用时,先将辐照部连同气囊置于患者腔道(例如阴道)内,之后,通过进介质通道通入介质使气囊处于充盈状态,并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一直保持充盈状态(可通过阀门封住进介质通道,或者,在介质流失时不断地补充介质以维持气囊一直处于充盈状态)实现辐照部的固定,并使辐照部对准待治疗区域(例如宫颈),开启主机,辐照部发出的光线即可到达待治疗区域(例如宫颈),进而实现治疗。治疗结束后,排出气囊中的介质,使气囊处于非充盈状态,进而将辐照部连同气囊取出即可。
[0016]上述治疗仪中,所述气囊中,所述进介质通道可为进气通道或进生理盐水通道。
[0017]上述治疗仪中,优选地,所述辐照部在治疗结束后能够从患者腔道内取出。
[0018]上述治疗仪中,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柔性套环部件,所述柔性套环部件设于所述辐照部的光线出口部的侧面;
[0019]所述柔性套环部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患者腔道之外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患者腔道之内时,其处于第二状态;
[0020]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的横截面沿远离所述光线出口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0021]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套环部件远离所述光线出口部的一侧发生内向外的翻折;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翻折后的缩小端抵靠于待治疗区域的外侧,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翻折后的扩大端与患者腔道的内壁相匹配,以实现所述辐照部的固定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待治疗区域。该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宫颈的治疗。
[0022]更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突起。所述突起用于在非目光直视的状态下辨别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的内外表面。
[0023]上述治疗仪中,所述辐照部的外壳中还可设有二次成型的形状记忆金属骨架;所述形状记忆金属骨架在置于患者腔道之前(体外低温环境)为收缩状态,所述形状记忆金属骨架在置于患者腔道之后的治疗过程中为膨胀状态,且所述形状记忆金属骨架在膨胀状态下与患者腔道的内壁相匹配,以固定所述辐照部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待治疗区域。该技术方案可以用于宫颈的治疗。
[0024]上述治疗仪中,所述固定部还可为一个或多个贴片,所述贴片设于所述辐照部的侧面;所述贴片能够粘附于皮肤表面以固定所述辐照部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待治疗的皮肤表面。该技术方案可以用于皮肤表面的治疗。
[0025]上述治疗仪中,所述固定部还可为网帽,所述网帽的缩口端套设于所述辐照部的侧面,所述网帽的缩口端至开口端的方向与所述辐照部的发射光线的方向一致;所述网帽能够罩住患者的头部以固定所述辐照部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待治疗的头皮。该技术方案
可以用于头皮的治疗。
[0026]上述治疗仪中,所述固定部可为与外生殖器或肛周相匹配的结构,以固定所述辐照部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待治疗的外生殖器或肛周。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治疗仪体积较小,故可置于衣服之内,进而使得患者的隐私能得到较好的保护,从而有利于患者的依从性。
[0027]上述治疗仪中,优选地,所述辐照部的光线出口面上设有独立的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至少能够覆盖所述光线出口面,所述辐照部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缓冲气囊,且所述缓冲气囊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改变形态。该技术方案中的缓冲气囊能够匹配不同人的解剖结构(如宫颈)差异,能够实现所述辐照部的更好的固定。
[0028]上述治疗仪中,优选地,所述主机具有外壳,所述主机的外壳内设有电源模组和控制模组;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电源模组用于向所述控制模组提供电能;
[0029]所述辐照部包括驱动模组和与所述驱动模组电连接的LED模组;
[0030]所述控制模组与所述驱动模组电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调节所述电源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包括:辐照部;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辐照部的侧面;所述气囊设有进介质通道,所述进介质通道的入口位于患者腔道之外;所述气囊在置于所述患者腔道之前为非充盈状态,所述气囊在置于所述患者腔道之后的治疗过程中为充盈状态,且所述气囊在充盈状态下与所述患者腔道的内壁相匹配以固定所述辐照部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所述患者腔道的待治疗区域;主机,与所述辐照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中,所述进介质通道为进气通道或进生理盐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柔性套环部件,所述柔性套环部件设于所述辐照部的光线出口部的侧面;所述柔性套环部件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患者腔道之外时,处于第一状态;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患者腔道之内时,其处于第二状态;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的横截面沿远离所述光线出口部的方向逐渐增大,且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的第一表面作为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的内周面,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的第二表面作为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的外周面;当所述柔性套环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柔性套环部件远离所述光线出口部的一侧发生内向外的翻折;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翻折后的缩小端抵靠于待治疗区域的外侧,所述柔性套环部件翻折后的扩大端与患者腔道的内壁相匹配,以实现所述辐照部的固定并确保所述辐照部对准待治疗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突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部的光线出口面上设有独立的缓冲气囊,所述缓冲气囊至少能够覆盖所述光线出口面,所述辐照部发出的光线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晨,李明阳,郭玉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