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水分离精处理的滤芯及其应用的组件和油水分离装置,该滤芯包括滤芯筒,盖扣在滤芯筒顶部的上封盖,以及盖扣在滤芯筒底部的下封盖,滤芯筒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网外筒、填充层和内筒;填充层由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沿内筒外壁缠绕而成;所述内筒上开有若干过水孔;下封盖上设有进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亲水疏油的玻璃纤维滤丝作为填充物,缠绕于内管管身上,外周包裹防护网,获得的滤芯以进外出的方式进行油水分离,专门用于处理小于20μm的水包油乳液,适用于油水分离预处理后的精处理工艺,其不仅能够保证滤芯不易被污染,使用寿命长,还能够实现水中乳化油的破乳和微小分散油滴的分离。化油的破乳和微小分散油滴的分离。化油的破乳和微小分散油滴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11]作为优选,所述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的单丝直径为8~15μm。
[0012]作为优选,所述防护网外筒的厚度为2~5mm,孔径为1~2cm。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下封盖的底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液管;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的管身上设有螺纹且安装有密封圈。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封盖上设有回流口,上封盖的顶部向外延伸出一段回流管;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的管身上设有螺纹且安装有密封圈。
[0015]本技术还保护了一种油水分离组件,包括若干根如上所述的用于精处理的油水分离滤芯。
[0016]本技术还保护了一种油水分离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若干根如上所述的用于精处理的油水分离滤芯。
[0017]本技术还保护了一种油水分离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如上所述的油水分离组件。
[0018]更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更为具体的油水分离精处理滤芯组件,其包括若干根滤芯、支架以及布水器;
[0019]所述滤芯包括滤芯筒,盖扣在滤芯筒顶部的上封盖,以及盖扣在滤芯筒底部的下封盖,所述滤芯筒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网外筒、填充层和内筒;所述填充层由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沿内筒外壁缠绕而成;所述内筒上开有若干过水孔;下封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滤芯固定于支架上,滤芯的进液口与布水器的出口相连通。
[0020]在该上述滤芯组件具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滤芯的接头,所述接头的两端分别连通滤芯的进液口和布水器的出口。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下封盖的底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液管,进液管插入至接头内,使滤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布水器位于支架下方,设有若干根布水支管以及连通各支管的总布水管;各布水支管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接头相连通。
[0022]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呈圆盘状,接头排列呈环形;接头的一端与滤芯的进液管连接,另一端与布水器的布水支管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油水分离精处理滤芯组件还包括集水器;所述上封盖上设有回流口,上封盖的顶部向外延伸出一段回流管;所述集水器设有若干根集水支管以及连通各支管的总集水管,各集水支管分别与其相对应的回流管连接。
[0024]基于上述滤芯组件的具体结构,还进一步限定了滤芯的内部结构和材料参数,即:所述防护网外筒与内筒的半径差为15~35mm;更优选,防护网外筒与内筒的半径差为20~30mm。
[0025]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的缠绕密度为0.8~1.0g/cm3g/cm3;所述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的单丝直径为8~15μm。
[0026]基于上述滤芯组件的具体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如上所述的油水分离精处理滤芯组件,油水分离精处理滤芯组件通过支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出水口以及与布水器进口连通的液体进口,顶部设有排油口。
[002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回流出口,所述回流出口与集水器的总集水管连通。
[002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安装有液位计和温度计,顶部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壳体的底部开有排放管,中部开有手孔。
[0029]更进一步地,本技术又提供另一种更为具体的一种油水分离精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若干根滤芯、支架以及布水器;所述滤芯包括滤芯筒,盖扣在滤芯筒顶部的上封盖,以及盖扣在滤芯筒底部的下封盖,所述滤芯筒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网外筒、填充层和内筒;所述填充层由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沿内筒外壁缠绕而成;所述内筒上开有若干过水孔;所述下封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滤芯固定于支架上,滤芯的进液口与布水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出水口以及与布水器进口连通的液体进口,顶部设有排油口和排气口。
[0030]基于上述装置的具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滤芯组件还包括集水器;所述上封盖上设有回流口,上封盖的顶部向外延伸出一段回流管;所述集水器设有若干根集水支管以及连通各支管的总集水管,各集水支管分别与其相对应的回流管连接;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回流出口,所述回流出口与集水器的总集水管出口连通。
[003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安装有液位计和温度计,顶部安装有压力表。
[003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开有排放管,中部开有手孔。
[0033]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固定滤芯的接头,所述接头的两端分别连通滤芯的进液口和布水器的出口。
[0034]进一步地,所述下封盖的底部向外延伸出一段进液管,进液管插入至接头内,使滤芯固定于支架上;所述布水器位于支架下方,设有若干根布水支管以及连通各支管的总布水管;各布水支管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接头相连通。
[0035]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呈圆盘状,接头排列呈环形;接头的一端与滤芯的进液管连接,另一端与布水器的布水支管连接。
[003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外筒与内筒的半径差为15~35mm;更优选,防护网外筒与内筒的半径差为20~30mm。
[0037]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的缠绕密度为0.8~1.0g/cm3;所述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的单丝直径为8~15μm。
[003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油田产出液的精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预处理后的油田产出液从液体进口通入至如上所述的油水分离精处理装置中,控制来液压力和液体处理量,进行油田产出液的精处理,从液体出口处得到预处理后的出水,并从排油口处收集油滴。
[0039]液体处理量过大,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液体的含油废水过多,单个乳液在装置中与滤芯中的纤维滤丝接触的停留时间就过短,进而导致分离效率下降;所以需要控制来液压力和液体处理量,以确保装置既能在最高的除油效率下运行,又能够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此外,排油频率会影响除油效率的高低,所以,作为优选,所述来液压力为0.1~0.44Mpa,液体处理量为1.1~3.2m3/h;排油的频率为0.5~1分钟/20~120分钟。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1)本技术采用亲水疏油的玻璃纤维滤丝作为填充物,缠绕于内管管身上,外周包裹防护网,获得的滤芯以进外出的方式进行油水分离,专门用于处理小于20μm的水包油乳液,适用于油水分离预处理后的精处理工艺,其不仅能够保证滤芯不易被污染,使用寿
命长,还能够实现水中乳化油的破乳和微小分散油滴的分离;此外,以该滤芯为核心组件得到的油水分离精处理装置,除具有该滤芯所带有的优点外,还能富集和回收油滴,回收率高。
[0042](2)本技术没有利用传统的膜分离原理,即孔径物理截留原理,而是采用破乳疏通原理,有效地去除了油田产出液中难以除去的小颗粒乳化油,使得油田产出液在经过油水分离预处理后有效实现油水分离的精处理,并同时保证滤芯不易被污染,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用于油水分离精处理的滤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精处理的油水分离滤芯,包括滤芯筒,盖扣在滤芯筒顶部的上封盖,以及盖扣在滤芯筒底部的下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筒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网外筒、填充层和内筒;所述填充层由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沿内筒外壁缠绕而成;所述内筒上开有若干过水孔;所述下封盖上设有进液口;所述填充层的缠绕密度为0.8~1.0g/cm3;所述亲水疏油性玻璃纤维滤丝的单丝直径为8~15μm;所述上封盖上设有回流口,上封盖的顶部向外延伸出一段回流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处理的油水分离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外筒与内筒的半径差为15~35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锋,万武波,黄贤亮,方蒋栋,陈勃,杨德志,杨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