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包括料箱、排肥器主体和无级调速装置,排肥器主体包括排肥器壳体和排肥装置,排肥器壳体的底部设有排肥管;排肥装置包括外槽轮、排肥舌和毛刷;外槽轮的外弧面设有若干沿周向依次均匀排布的排肥槽,外槽轮的轮轴与所述无级调速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排肥舌位于外槽轮排肥位置的上游侧,毛刷位于外槽轮排肥位置的下游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外槽轮的排肥槽倾斜设置,有效降低了直槽轮所存在的脉动排肥现象;可以根据不同的农艺要求,在地轮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排肥轴转速的无级调节;实现了从料箱至料室的稳定下料,有效降低了料箱底部出料口处发生肥料堵塞的概率。底部出料口处发生肥料堵塞的概率。底部出料口处发生肥料堵塞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尤其涉及到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
技术介绍
[0002]最近这些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面临的重要问题,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肥量施用的质量会对农作物的产量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肥料施用的质量成为促进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大型电控智能施肥机械不符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耕地情况,现存的机械式施肥机又很难实现精量排肥,需要设计一种易于使用并且能够明显提高施肥精度的施肥机。
[0003]申请号为202021669361.2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圈排肥量可调式螺旋精量排肥器,该排肥器通过调整螺旋阻塞轮实现单圈排肥量的无级调节,但该排肥器采用螺旋式排肥,容易出现堵塞现象。
[0004]申请号为201911233161.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窝眼轮式精量排肥器,该排肥器通过推板的移动实现窝眼充肥量大小调节进而改变排肥量,但施肥量调节需要先将法兰盘卸下才能旋转调节盘,调节操作占用时间较长。
[0005]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排肥量可调且易于操作、防堵塞的排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采用无级调速装置,可对排肥量进行精准调节,而且操作简单,稳定下料结构和防堵塞结构等重要部件保证肥料均匀、稳定下落,避免发生堵塞,也有助于实现精准排肥。
[0007]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包括料箱、位于料箱下方的排肥器主体和安装在排肥器主体侧面的无级调速装置,所述排肥器主体包括排肥器壳体和安装在排肥器壳体内的排肥装置,所述料箱的出料口位于排肥器壳体内且位于排肥装置上方,排肥器壳体的底部设有排肥管;
[0008]所述排肥装置包括沿横向转动设置在排肥器壳体内的外槽轮,以及分别位于外槽轮左、右两侧的排肥舌和毛刷,外槽轮、排肥舌和毛刷形成的横向排布机构与排肥器壳体的落料通道适配;外槽轮的外弧面设有若干沿周向依次均匀排布的排肥槽,外槽轮的轮轴与所述无级调速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排肥舌位于外槽轮排肥位置的上游侧,排肥舌的一侧边与排肥器壳体固接,排肥舌的另一侧边与外槽轮的外弧面适配;毛刷位于外槽轮排肥位置的下游侧,毛刷与排肥器壳体固接,毛刷的刷毛与排肥槽的槽底适配。
[0009]本方案在使用时,料箱内的肥料落至排肥器壳体中,并且充填在外槽轮的排肥槽中,通过无级调速装置接收外部动力,从而带动外槽轮旋转,便于实现外槽轮转速的连续性,实现排肥量的无级调节,在外槽轮旋转的过程中,排肥槽朝下时,排肥槽内的肥料落下,
通过排肥管排出,实现排肥,在排肥槽经过排肥舌时,通过排肥舌阻挡高出排肥槽的肥料,以提高每个排肥槽排出肥料量的一致性,通过设置的毛刷对排肥槽槽底进行清理,避免排肥槽内粘附肥料而影响下一排肥过程的排肥量,进一步提高了排肥的精准性。
[0010]作为优化,所述排肥槽呈螺旋曲线延伸,且排肥槽沿轴向投影的两端位于同一圆弧上。本优化方案的排肥槽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直线型肥槽,有效降低了脉动排肥现象。
[0011]作为优化,所述料箱包括沿竖向依次固接的上箱体、变径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下箱体的左侧壁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变径箱体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变径箱体的左侧板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肥料自然状态下的堆积角,变径箱体的右侧板上固接有向下倾斜延伸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肥料颗粒在自然状态下的堆积角,支撑板的下边缘与变径箱体的左侧板之间形成下料间隙。本优化方案的料箱设置,方便保证下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的支撑板承担了此截面处大部分的肥料压力,使得出料口处肥料颗粒间的压力大幅减小,有效避免了堵塞问题。
[0012]作为优化,下箱体的底板包括沿横向排布且固接为一体的左封板和右封板,右封板倾斜设置,且右封板的右端高于左端,右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肥料颗粒自然状态下的堆积角。本优化方案的下箱体底板倾斜设置,提高了出料的彻底性,减小了在下箱体底部的肥料积存,同时保证了肥料顺利流出。
[0013]作为优化,所述无级调速装置包括调速壳体,以及转动设置在调速壳体内的锥形轮Ⅰ和锥形轮Ⅱ,锥形轮Ⅰ和锥形轮Ⅱ相靠近侧的母线相互平行,锥形轮Ⅰ的轮轴与外槽轮的轮轴传动连接,锥形轮Ⅰ和锥形轮Ⅱ之间设有中间轮,以及驱动所述中间轮沿锥形轮Ⅰ和锥形轮Ⅱ形成的调速通道移动的推动机构,锥形轮Ⅰ和锥形轮Ⅱ分别与中间轮通过摩擦传动连接。本优化方案的无级调速装置采用两锥形轮的结构形式,利用中间轮的移动,调整速比,结构简单,而且实现了连续调节。
[0014]作为优化,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调速壳体内的螺杆,以及通过螺纹与所述螺杆连接的保持架,螺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与调速壳体固接的导杆,两侧的导杆上分别设有与保持架两侧边适配的导槽,所述中间轮与所述保持架转动连接,螺杆的一端固装有位于调速壳体外的调节旋钮。本优化方案通过螺杆螺母机构实现保持架的移动,从而带动中间轮的移动,结构简单,通过转动调节旋钮即可实现对外槽轮转速的调整,操作十分方便。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将外槽轮的排肥槽倾斜设置,有效降低了直槽轮所存在的脉动排肥现象,排肥槽工作长度固定,避免了漏肥,均有利于实现稳定排肥;
[0017]可以根据不同的农艺要求,在地轮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实现排肥轴转速的无级调节,转动调节旋钮,改变中间轮的位置可改变两锥形轮的传动比,即可实现排肥轴转速调节,实现排肥量的精确调节,而且操作简单,调速占用时间短;
[0018]实现了从料箱至料室的稳定下料,基于物料自然状态下的堆积角原理,使料室内的肥料面保持一定高度,有利于外槽轮稳定排肥;
[0019]有效降低了料箱底部出料口处发生肥料堵塞的概率,料室内的倾斜支撑板承担了此截面处大部分的肥料压力,出料口处肥料间压力大幅减小,有效避免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排肥器的整体轴测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排肥器主体轴测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排肥器的料箱轴测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排肥器的无级调速装置轴测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排肥器的外槽轮轴测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排肥器的中间轮调节机构轴测图;
[0026]图中所示:
[0027]1、排肥器主体,2、料箱,3、无级调速装置,1001、排肥器壳体,1002、外槽轮,1003、排肥槽,1004、排肥舌,1005、毛刷,1006、排肥管,1007、轴承Ⅰ,1008、轴承Ⅱ,1009、外槽轮的轮轴,1010、料室,201、进料口,202、左侧板,203、支撑板,204、出料口,3001、调速壳体,3002、锥形轮Ⅰ,3003、锥形轮Ⅱ,3004、中间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箱(2)、位于料箱下方的排肥器主体(1)和安装在排肥器主体侧面的无级调速装置(3),所述排肥器主体包括排肥器壳体(1001)和安装在排肥器壳体内的排肥装置,所述料箱的出料口位于排肥器壳体内且位于排肥装置上方,排肥器壳体的底部设有排肥管(1006);所述排肥装置包括沿横向转动设置在排肥器壳体内的外槽轮(1002),以及分别位于外槽轮左、右两侧的排肥舌(1004)和毛刷(1005),外槽轮、排肥舌和毛刷形成的横向排布机构与排肥器壳体的落料通道适配;外槽轮的外弧面设有若干沿周向依次均匀排布的排肥槽,外槽轮的轮轴与所述无级调速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排肥舌位于外槽轮排肥位置的上游侧,排肥舌的一侧边与排肥器壳体固接,排肥舌的另一侧边与外槽轮的外弧面适配;毛刷位于外槽轮排肥位置的下游侧,毛刷与排肥器壳体固接,毛刷的刷毛与排肥槽的槽底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肥槽呈螺旋曲线延伸,且排肥槽沿轴向投影的两端位于同一圆弧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无级调速的外槽轮式精量排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箱包括沿竖向依次固接的上箱体、变径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201),下箱体的左侧壁下端开设有出料口(204),变径箱体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变径箱体的左侧板(202)倾斜设置,且与水平面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孙永波,马国辉,张硕勤,石浩彤,周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