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54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该敷料包括用于依次平铺在创面上的纱布和能连通负压引流装置的聚氨酯泡沫,纱布表面涂覆有纳米银。纳米银是一种长效的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表面涂覆有纳米银的纱布平铺在创面上能持续对创面释放纳米银粒子,发挥抗菌作用,保护创面免受细菌感染,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聚氨酯泡沫能吸附创面渗液,负压引流装置能提供负压把聚氨酯泡沫吸收的渗液引流到装置中,提高敷料对创面渗液的吸附能力。面渗液的吸附能力。面渗液的吸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

技术介绍

[0002]创面,也称为伤口或者创伤,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为保护创面免受二次创伤,传统方式会使用医用纱布来包扎创面,这种纱布仅能起到覆盖创面的作用,对创面渗液吸附能力差,不具有抗菌功能,无法防止细菌侵入导致的创面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对创面渗液吸收效果好,可保护创面免受细菌感染。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包括用于依次平铺在创面上的纱布和能连通负压引流装置的聚氨酯泡沫,纱布表面涂覆有纳米银。
[0005]进一步地,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包括密封贴膜,密封贴膜粘贴面具有用于粘贴聚氨酯泡沫背面的主体部和用于粘贴在创面附近的皮肤表面上进行固定的边缘部,纱布可被局部折起形成折起部,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泡沫为片状,其一面为贴敷面而另一面为外示面,贴敷面开设有供折起部塞入进行定位的夹持缝。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缝两端部分别开至聚氨酯泡沫的相背的两侧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缝有多条,各条夹持缝沿聚氨酯泡沫的长边或宽边排列。
[0008]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泡沫为蜂窝状聚氨酯泡沫。
[0009]进一步地,所述纱布表面涂覆有凡士林。
[0010]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泡沫为片状,其一面为贴敷面而另一面为外示面,贴敷面中部凹陷形成贴合人肢体形状的曲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聚氨酯泡沫有至少两片,各片聚氨酯泡沫边缘可相互拼接。
[0012]进一步地,相互拼接的两片聚氨酯泡沫,其中一片聚氨酯泡沫一侧设有凸齿,另一片聚氨酯泡沫与之相对侧相应地设有凹槽,一片聚氨酯泡沫的凸齿嵌入另一片聚氨酯泡沫的凹槽中卡紧,则两片聚氨酯泡沫实现相互拼接。
[0013]进一步地,聚氨酯泡沫开有贯通两侧边缘的片状通孔,两片聚氨酯泡沫边缘相互拼接则两者的片状通孔相互连通供纱布带穿过进行串接。
[0014]有益效果:纳米银是一种长效的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表面涂覆有纳米银的纱布平铺在创面上能持续对创面释放纳米银粒子,发挥抗菌作用,保护创面免受细菌感染,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聚氨酯泡沫能吸附创面渗液,负压引流装置能提供负压把聚氨酯泡沫吸收的渗液引流到装置中,提高敷料对创面渗液的吸附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在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0016]图2为聚氨酯泡沫的轴测图;
[0017]图3为聚氨酯泡沫在使用状态下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使用状态见图1,该敷料包括叠在一起的纱布1、聚氨酯泡沫2和密封贴膜3,密封贴膜3具有粘贴面,其主体部粘贴聚氨酯泡沫2背面,其边缘部粘贴在创面B附近的皮肤A上进行固定。聚氨酯泡沫2如图2所示,形状为片状,该片状聚氨酯泡沫2贴敷面朝下而外示面朝上,贴敷面开设有多条夹持缝21,各条夹持缝21沿聚氨酯泡沫2的长边排列(在其它实施例中可改为沿聚氨酯泡沫2的宽边排列),夹持缝21两端分别开至聚氨酯泡沫2的相背的两侧壁。
[0020]纱布1有两层,其中,一层纱布11表面涂覆有纳米银,另一层纱布12表面涂覆有凡士林。未使用时,纱布1、聚氨酯泡沫2和密封贴膜3为相互分离状态。医护者使用该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时,先把涂覆有纳米银的纱布11局部折起形成折起部,用手捏住折起部并将其塞入聚氨酯泡沫2贴敷面的夹持缝21中夹持定位,直至聚氨酯泡沫2的各夹持缝21都塞入了纱布11,该纱布11就凭借其折起部被夹持在聚氨酯泡沫2贴敷面了。接着对涂覆有凡士林的纱布12执行上述操作,使其凭借折起部被夹持在聚氨酯泡沫2贴敷面,并位于纱布11下方。接着,医护者把聚氨酯泡沫2连同其夹起的两层纱布1平铺在伤者的创面B上,然后把密封贴膜3粘贴面的主体部粘贴到聚氨酯泡沫2外示面,把密封贴膜3边缘部粘贴到创面B附近的皮肤表面A,从而把聚氨酯泡沫2固定在创面B处,两层纱布1凭借其折起部被夹持在聚氨酯泡沫2贴敷面实现定位。贴好后,在密封贴膜3的对准聚氨酯泡沫2的区域剪出一个小孔作为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用于连通负压引流装置。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负压源,负压源具有引流瓶。医护者操作引流管(图中未示出)使其一端经上述连接孔连接聚氨酯泡沫2,另一端则连接到负压源(图中未示出)的引流瓶,平铺在创面B上的聚氨酯泡沫2可以吸收创面B的渗液,负压源工作提供负压就能把聚氨酯泡沫2吸收的渗液引流到引流瓶中。工作过程中,即使聚氨酯泡沫层2收缩,两层纱布1也能凭借其折起部始终被夹持在聚氨酯泡沫2贴敷面,定位在创面B处,不会移位偏离创面B。涂覆有纳米银的纱布11能持续对创面B释放纳米银粒子,发挥抗菌作用,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涂覆有凡士林的纱布12能保湿锁水,促进创面B愈合,同时也给纱布11提供湿性环境,促进纱布11表面纳米银的释放,提高抗菌效果。本实施例的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如上所述,包括两层纱布1,其中,涂覆凡士林的纱布12在下,涂覆纳米银的纱布11在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计成这两层纱布1互换位置;也可以不采用两层纱布1,改为使用单层纱布1,单层纱布1表面既涂覆有纳米银又涂覆有凡士林。聚氨酯泡沫2优选为蜂窝状聚氨酯泡沫,其受负压源的负压作用,能对创面B皮肤进行按摩,促进创面B修复愈合。
[0021]现有的聚氨酯泡沫多为平面片型,若伤者的创面位于肢体上,现有的平面片型聚氨酯泡沫与人肢体形状不贴合,医护者使用这种聚氨酯泡沫对伤者的创面进行包扎,需要一边按压聚氨酯泡沫使其变形至贴合肢体的创面,一边取密封贴膜把被按压至贴合创面的
聚氨酯泡沫粘贴固定住,才能完成包扎。一个医护者难以兼顾按压泡沫敷料和粘贴密封贴膜,导致包扎难度大。若伤者肢体上的创面面积较大,医护者需要使用多片聚氨酯泡沫进行包扎,则包扎过程需要(1)同时按压多片聚氨酯泡沫,使这几片聚氨酯泡沫都拼接在一起并变形至贴合创面,再取密封贴膜对这几片泡沫敷料进行粘贴固定,通常需要多个医护者一起操作才能顺利完成包扎;或(2)逐片按压聚氨酯泡沫进行粘贴固定,操作繁琐,包扎时间长。
[0022]为此,本专利技术把聚氨酯泡沫2的贴敷面设计为中部凹陷形成贴合人肢体形状的曲面,沿聚氨酯泡沫2长边方向设置凸齿22和凹槽23,凸齿22和凹槽23分别设在聚氨酯泡沫2的相背的两个长边侧壁上。医护者可以根据伤者创面的所在的肢体形状来选择贴敷面形状与之贴合的聚氨酯泡沫2,还可以根据伤者创面大小选择聚氨酯泡沫2的数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使用两片贴敷面形状贴合人手臂曲线的聚氨酯泡沫2来对伤者手臂的创面B进行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依次平铺在创面B上的纱布(1)和能连通负压引流装置的聚氨酯泡沫(2),纱布(1)表面涂覆有纳米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贴膜(3),密封贴膜(3)粘贴面具有用于粘贴聚氨酯泡沫(2)背面的主体部和用于粘贴在创面B附近的皮肤表面A上进行固定的边缘部,纱布(1)可被局部折起形成折起部,聚氨酯泡沫(2)聚氨酯泡沫(2)为片状,其一面为贴敷面而另一面为外示面,贴敷面开设有供折起部塞入进行定位的夹持缝(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缝(21)两端部分别开至聚氨酯泡沫(2)的相背的两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缝(21)有多条,各条夹持缝(21)沿聚氨酯泡沫(2)的长边或宽边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烧伤创面的抗菌型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泡沫(2)为蜂窝状聚氨酯泡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绍彬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