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涉及印染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16~23%、烷基聚醚多元醇12~17%、烷基丁酯5~10%、溶剂3~6%、余量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匀染剂中添加有烷基聚醚多元醇,其具有优秀的乳化分散性能,进一步稳定了染浴工作液的稳定体系,而且添加了烷基丁酯这种环保优良的载体,使得在工作液中物质在还没达到凝聚点时染料就部分上染到织物上,降低了凝聚的可能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匀染剂具有良好的匀染及抗凝聚性能,降低染料高温凝聚的现象,且该匀染剂为非离子型,在前处理染色一浴法工作液中,不会因电位因素产生凝聚力,提高印染效果。提高印染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染加工
,具体是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印染加工需要去除织物上的浆料、机油及其它杂质后(也称前处理)再进行染色,现由于减排降耗的要求,各印染企业大多都采用前处理染色一浴法进行印染加工,而且基本不排水进行连缸操作,再由于现有染料质量的降低,使得染缸工作液中含有大量的油污、低聚物及染料焦油,而现有技术中的匀染剂在移染及抗凝聚性能上很难达到上述要求,染料易出现高温凝聚的现象。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16~23%、烷基聚醚多元醇12~17%、烷基丁酯5~10%、溶剂3~6%、余量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16%、烷基聚醚多元醇12%、烷基丁酯5%、溶剂3%、余量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23%、烷基聚醚多元醇17%、烷基丁酯10%、溶剂6%、余量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20%、烷基聚醚多元醇15%、烷基丁酯8%、溶剂5%、余量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匀染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重量份百分比称取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溶剂和水备用,将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和溶剂分别投入搅拌器中,再加入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时间为2h。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本专利技术匀染剂中添加有烷基聚醚多元醇,其具有优秀的乳化分散性能,进一步稳定了染浴工作液的稳定体系,而且添加了烷基丁酯这种环保优良的载体,使得在工作液中物质在还没达到凝聚点时染料就部分上染到织物上,降低了凝聚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匀染剂具有良好的匀染及抗凝聚性能,降低染料高温凝聚的现象,且该匀染剂为非离子型,在前处理染色一浴法工作液中,不会因电位因素产生凝聚力,提高印染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
[0014]实施例1
[0015]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16%、烷基聚醚多元醇12%、烷基丁酯5%、溶剂3%、余量水。
[0016]进一步的,匀染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重量份百分比称取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溶剂和水备用,将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和溶剂分别投入搅拌器中,再加入水,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2h,混合均匀即可。
[0017]实施例2
[0018]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23%、烷基聚醚多元醇17%、烷基丁酯10%、溶剂6%、余量水。
[0019]进一步的,匀染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重量份百分比称取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溶剂和水备用,将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和溶剂分别投入搅拌器中,再加入水,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2h,混合均匀即可。
[0020]实施例3
[0021]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20%、烷基聚醚多元醇15%、烷基丁酯8%、溶剂5%、余量水。
[0022]进一步的,匀染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按重量份百分比称取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溶剂和水备用,将油酸甘油酯、烷基聚醚多元醇、烷基丁酯和溶剂分别投入搅拌器中,再加入水,充分搅拌,搅拌时间为2h,混合均匀即可。
[0023]实验例
[0024]现有技术中前处理、染色工作液中所含物质包括以下组分:
[0025]机油、纺纱润滑油、无机物杂质、低聚物、染料、除油剂、冰醋酸、匀染剂、染料焦油、坏布(含机油、润滑油、无机盐);
[0026]其中,冰醋酸是为了稳定工作液的PH值,以利于染料的上染及发色,除油剂是用于将坏布上所含的机油、润滑油、无机盐乳化分散于工作液中,匀染剂是为了染料均匀分散于工作液中同时起到缓慢上染、移染等匀染效果。
[0027]现有技术中的匀染剂包含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600号磺化、磺酸盐和溶剂;
[0028]其中,油酸甘油酯起到移染效果,600号磺化及磺酸盐在传统工艺中可起到充分的分散效果,但在前处理染色一浴连缸工艺中分散效果达不到工艺要求,随着温度的上升,当染浴中物质的浓度达凝聚点而形成凝聚物后,油酸甘油酯起不到剥离移染效果。
[0029]实验方法:
[0030]将分散300%黑、分散300%蓝、分散大红及分散黄棕按比例配制成6%的混合染料分散液(下称染液),按下例配方进行染色:
[0031]1号配方:染液12ml、现有匀染剂20ml、水68ml,冰醋酸调PH值为4.5。
[0032]2号配方:染液12ml、实施例3中的匀染剂20ml、水68ml,冰醋酸调PH 值为4.5。
[0033]将10g长方形涤纶布卷紧固着后分别放入2个染杯,升温至130℃保温 30min,降温至40℃取布洗净、烫干,残液抽滤,观察实验结果。
[0034]实验结果:
[0035]2号配方布面匀染面积明显大于1号配方布面,1号配方滤纸上有大量染料凝聚物,2号配方滤纸无染料凝聚物。
[0036]由上述实验可知,本专利技术匀染剂的匀染性能和抗凝聚性能均优于现有匀染剂,解决了现有染料高温凝聚的问题。
[0037]本专利技术匀染剂中添加有烷基聚醚多元醇,其具有优秀的乳化分散性能,进一步稳定了染浴工作液的稳定体系,而且添加了烷基丁酯这种环保优良的载体,使得在工作液中物质在还没达到凝聚点时染料就部分上染到织物上,降低了凝聚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匀染剂具有良好的匀染及抗凝聚性能,降低染料高温凝聚的现象,且该匀染剂为非离子型,在前处理染色一浴法工作液中,不会因电位因素产生凝聚力,提高印染效果。
[00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16~23%、烷基聚醚多元醇12~17%、烷基丁酯5~10%、溶剂3~6%、余量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16%、烷基聚醚多元醇12%、烷基丁酯5%、溶剂3%、余量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加工用分散匀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染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油酸甘油酯23%、烷基聚醚多元醇17%、烷基丁酯10%、溶剂6%、余量水。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广欣,陈晓旭,方利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胤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