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89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多钻头打孔组件和夹持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一端部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端中部外侧的L型板和固定在L型板另一端部的固定板,升降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固定板上端并贯穿至固定板下端的液压推杆和垂直固定在液压推杆下端的升降板,其中,升降板的下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多钻头打孔组件包括安装在升降板下端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中部的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转轴下端贯穿至箱体外部的第一钻头、固定在第一转轴外壁的主动齿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打孔装置多为单钻头,在打孔时,单钻头打孔装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孔装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孔装置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端子加工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它们的作用主要传递电信号或导电用,端子在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打孔装置进行打孔,现有的打孔装置多为单钻头,在打孔时,单钻头打孔装置效率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多钻头打孔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一端部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端中部外侧的L型板和固定在L型板另一端部的固定板;
[0005]升降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固定板上端并贯穿至固定板下端的液压推杆和垂直固定在液压推杆下端的升降板,其中,所述升降板的下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
[0006]多钻头打孔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下端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中部的电机、固定在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轴、安装在第一转轴下端贯穿至箱体外部的第一钻头、固定在第一转轴外壁的主动齿轮、设置在主动齿轮左右两端并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固定在从动齿轮下端中部的第二转轴和安装在第二转轴下端中部的第二钻头,其中,电机顶部贴合在放置槽内;
[0007]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端的固定夹持板、设置在固定夹持板侧壁的活动夹持板和一端部贯穿活动夹持板和固定夹持板的两个螺纹杆,螺纹杆位于活动夹持板的中部两侧。
[0008]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四个拐角处开设有开槽,开槽内部中部安装有第一螺栓。
[0009]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转轴贯穿至L型板的内壁,且转轴上垂直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L型板固定连接。
[0010]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L型板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有滑块,滑块贴合在滑槽内,所述L型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贯穿至滑块中,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与固定板外壁贴合。
[0011]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压板的下端固定有防护垫,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有防护垫。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钻头转动时,固定在第一转轴外部的主动齿
轮同步带动从动齿轮旋转,使得固定在从动齿轮下端的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安装在第二转轴下端的第二钻头旋转,通过电机带动第一钻头和第二钻头同步转动,从而提升装置对端子的打孔效率。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箱体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第一转轴与第一钻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支撑组件;110、支撑板;111、第一螺栓;120、L型板;130、固定板;200、升降组件;210、液压推杆;220、升降板;221、限位杆;222、放置槽;300、多钻头打孔组件;310、箱体;311、安装板;312、第二螺栓;320、电机;330、第一转轴;331、螺纹槽;340、主动齿轮;350、第一钻头;351、外螺纹;360、从动齿轮;370、第二转轴;380、第二钻头;400、夹持组件;410、固定夹持板;411、防护垫;420、活动夹持板;430、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00、升降组件200、多钻头打孔组件300和夹持组件400;
[0020]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板110、一端部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10上端中部外侧的L型板120和固定在L型板120另一端部的固定板130。作为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板110的上端四个拐角处安装有第一螺栓111,安装在支撑板110上端的四个第一螺栓111对支撑板110起到固定的作用,便于操作者通过第一螺栓111对支撑板110进行固定安装。
[0021]升降组件200包括垂直固定在固定板130上端并贯穿至固定板130下端的液压推杆210和垂直固定在液压推杆210下端的升降板220,其中,升降板220的下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222。作为优选,在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板220的上端中部两侧垂直固定有限位杆221,固定板130上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与限位杆221紧密贴合,固定在升降板220上端的限位杆221随着升降板220同步贴合在固定板130的限位孔内运动,进而确保升降板220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
[0022]多钻头打孔组件300包括安装在升降板220下端的箱体310、设置在箱体310内部中部的电机320、固定在电机320输出端的第一转轴330、安装在第一转轴330下端贯穿至箱体310外部的第一钻头350、固定在第一转轴330外壁的主动齿轮340、设置在主动齿轮340左右两端并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360、固定在从动齿轮360下端中部的第二转轴370和安装在第二转轴370下端中部的第二钻头380,其中,电机320顶部贴合在放置槽222内。作为优选,在
本实施方式中,箱体310的外壁上端固定有安装板311,安装板311下端安装有第二螺栓312,第二螺栓312贯穿安装板311至升降板220中,箱体310通过安装板311在第二螺栓312的作用下安装在升降板220的下端,后期便于操作者手动将箱体310从升降板220下取下,便于及时对箱体310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检修,第一转轴330的下端中部开设有螺纹槽331,第一钻头350的外部上端设置有外螺纹351,且外螺纹351与螺纹槽331螺纹连接,第一钻头350在外螺纹351的作用下螺纹安装在第一转轴330的螺纹槽331内,后期当第一钻头350损坏时,便于及时对第一钻头350进行拆卸更换。
[0023]夹持组件400包括固定在支撑板110上端的固定夹持板410、设置在固定夹持板410侧壁的活动夹持板420和一端部贯穿活动夹持板420和固定夹持板410的两个螺纹杆430,螺纹杆430位于活动夹持板420的中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钻头端子打孔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00)、升降组件(200)、多钻头打孔组件(300)和夹持组件(4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板(110)、一端部垂直固定在支撑板(110)上端中部外侧的L型板(120)和固定在L型板(120)另一端部的固定板(130);升降组件(200)包括垂直固定在固定板(130)上端并贯穿至固定板(130)下端的液压推杆(210)和垂直固定在液压推杆(210)下端的升降板(220),其中,所述升降板(220)的下端中部开设有放置槽(222);多钻头打孔组件(300)包括安装在所述升降板(220)下端的箱体(310)、设置在箱体(310)内部中部的电机(320)、固定在电机(320)输出端的第一转轴(330)、安装在第一转轴(330)下端贯穿至箱体(310)外部的第一钻头(350)、固定在第一转轴(330)外壁的主动齿轮(340)、设置在主动齿轮(340)左右两端并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360)、固定在从动齿轮(360)下端中部的第二转轴(370)和安装在第二转轴(370)下端中部的第二钻头(380),其中,电机(320)顶部贴合在放置槽(222)内;夹持组件(400)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10)上端的固定夹持板(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飞陈之桀刘九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艾丽蒙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