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876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主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接收并发送由所述模式请求信号、所述模式确认信号和所述子系统参数组成的数据信息;所述主车的信号传输模块接收所述数据信息并发送至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副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不需要额外开发硬件设备,节约设计成本,后车车队能够根据前车发送的数据信息,调整各自车辆的全地形设置,更好地应对越野障碍,通用化程度高,应用范围广。围广。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技术的飞速发展,车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普及。车与车(V2V)通信是目前车联网最典型的应用案例,使车辆能够无线实时交换速度、位置和航向的信息,目前V2V通信技术主要有DSCR技术和5G技术等。
[0003]1992年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最早提出DSRC(Dedicated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s,专用短程通信技术),是国际上专门开发适用于车辆通信的技术。V2V是一种网状网络,网络中的节点(汽车、智能交通灯等) 可以发射、捕获并转发信号。网络上5

10个节点的跳跃就能收集1.6公里外的交通状况。现有技术中V2V的主要应用场景有高速公路V2V、城市单路V2V、普通公路V2V,高速公路V2V通过组播的方式实时高速后方车辆距离前方抛锚车辆的距离以及需要减速制动的距离限值;城市道路V2V根据车辆的始发地、目的地和行驶轨迹信息共享,可以在交叉路口参与一起排序解决城市拥堵问题;普通公路的V2V主要应用在车道较少时且前车行驶速度较慢需要借助对象车道进行变道时,借助V2V辅助功能判断是否能够变道并做出声光提醒。也就是说,V2V技术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以及普通公路等场景,更多的关注智能驾驶相关功能,以及自动紧急刹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系统和自动泊车等功能联动。
[0004]关于越野组队相关的研究都集中在路线共享、导航信息分享以及危险预警等方面,具体的实现方法是使用DSRC技术组成类似于WIFI的局域网络。
[0005]现有的越野组队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同步车辆间的控制系统参数,也没有引入V2V技术以实现整个越野车队间的实时互联,也没有实现全地形协同控制并提高安全性。
[0006]在相关技术中,DSRC没有明显的持续演进路径来满足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消费者需求。此外,由于它是为快速传输短距离基本安全消息而设计的,因此无法满足更高带宽需求比如自动驾驶和多媒体服务。DSRC也没有必要的带宽来传输原始车辆传感器数据。使用DSCR技术也意味着需要额外开发单独的通信技术包括额外的硬件设备,由此会带来更大程度的成本压力。随着全地形相关功能和参数信息的接入,需要面对更大的数据交换、更快的行驶速度、更复杂的道路和更复杂的网络,DSCR在面对这些要求时就显得力不从心。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越野组队功能单一,无法同步车辆间的控制系统参数,也没有引入V2V技术实现整个越野车队间的实时互联,开发成本高。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系统。
[0010]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系统的车辆。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用于实现主车和副车的互联,所述主车和所述副车分别包括子系统、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越野组队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所述主车的子系统设定子系统参数,所述主车的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发送模式请求信号和模式确认信号;
[0014]所述主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接收并发送由所述模式请求信号、所述模式确认信号和所述子系统参数组成的数据信息;
[0015]所述主车的信号传输模块接收所述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
[0016]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副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
[0017]所述副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副车的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所述副车的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参考所述数据信息调整自身模式和状态以实现全地形设定的协同。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主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之间通过 5G通信模组进行所述数据信息的传输。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主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为车联网控制单元,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为车联网控制单元或手机客户端。
[0021]进一步地,所述子系统包括EMS、TCU、TCCU、WCBS、EPS和ELD,所述子系统根据不同的地形模式或/和四驱模式实现不同的功能,其中,
[0022]所述EMS用于调整加速踏板开度对应的扭矩输出特性;
[0023]所述TCU用于提供不同的换档线;
[0024]所述TCCU用于完成2H、4A、4H和4L工作状态的切换;
[0025]所述WCBS用于调整ABS、TCS和VDC的参数;
[0026]所述EPS用于设置舒适、正常、运动三种转向助力模式;
[0027]所述ELD用于设定差速锁策略。
[002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信息还包括主车的仪表显示的车胎打滑、水温油温、平均车速。
[0029]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系统包括子系统、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越野组队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系统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
[0030]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
[0031]所述子系统用于设定子系统参数;
[0032]所述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用于发送模式请求信号和模式确认信号;
[0033]所述越野组队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由所述模式请求信号、所述模式确认信号和所述子系统参数组成的第一数据信息;
[0034]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至其他车辆的所述信号传输模块;
[0035]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
[0036]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用于接收其他车辆的信号传输模块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所述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所述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并发送至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所述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参考所述第二数据信息调整自身模式和状态以实现全地形设定的协同。
[0037]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模块通过5G通信模组传输。
[003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为车联网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信号传输模块为车联网控制单元或手机客户端。
[0039]进一步地,所述子系统包括EMS、TCU、TCCU、WCBS、EPS和ELD,所述子系统根据不同的地形模式或/和四驱模式实现不同的功能,其中,
[0040]所述EMS用于调整加速踏板开度对应的扭矩输出特性;
[0041]所述TCU用于提供不同的换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主车和副车的互联,所述主车和所述副车分别包括子系统、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越野组队控制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主车的子系统设定子系统参数,所述主车的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发送模式请求信号和模式确认信号;所述主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接收并发送由所述模式请求信号、所述模式确认信号和所述子系统参数组成的数据信息;所述主车的信号传输模块接收所述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将所述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副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所述副车的越野组队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数据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副车的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所述副车的全地形模式选择和参数设定模块参考所述数据信息调整自身模式和状态以实现全地形设定的协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与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之间通过5G通信模组进行所述数据信息的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为车联网控制单元,所述副车的信号传输模块为车联网控制单元或手机客户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系统包括EMS、TCU、TCCU、WCBS、EPS和ELD,所述子系统根据不同的地形模式或/和四驱模式实现不同的功能,其中,所述EMS用于调整加速踏板开度对应的扭矩输出特性;所述TCU用于提供不同的换档线;所述TCCU用于完成2H、4A、4H和4L工作状态的切换;所述WCBS用于调整ABS、TCS和VDC的参数;所述EPS用于设置舒适、正常、运动三种转向助力模式;所述ELD用于设定差速锁策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全地形模式的越野组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息还包括所述主车的仪表显示的车胎打滑、水温油温、平均车速。6.一种基于全地形模式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王磊孟怡平石计红唐煜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