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46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纯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尤其是涉及7N及以上纯度的超高纯铟铸型的铸造。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除水除氧氛围中,将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浇铸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中,得到铟铸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得到表面无褶皱、中心无缩孔且含氧量低的铟铸型。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按照所述方法成功浇铸得到表面光亮呈镜面无褶皱、中心无缩孔的铟铸型,其含氧量约为65ppb~82ppb,远低于原料的含氧量,其它杂质含量也没有升高,符合MBE源超高纯铟使用要求。合MBE源超高纯铟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纯金属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尤其是涉及7N及以上纯度的超高纯铟铸型的铸造。

技术介绍

[0002]高纯铟是一种纯度≥99.9999%的铟金属,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可塑性、延展性好。密度7.31g/cm3,熔点156.2℃。其中6~7N的铟用于制作半导体化合物、高纯合金及半导体材料的掺杂剂等,7N以上则用于分子束外延技术(MBE)用源材料。
[0003]分子束外延技术对于所用源材料的品质要求极其苛刻,无论是从产品的杂质含量还是产品外观都有特殊要求。(1)不仅要求常规杂质符合标准,还需要氧含量低于100ppb;(2)表面无缩孔。基于上述要求,为了避免在铸型过程中铟原料被污染和氧化,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铸型体系,确保铸型后的产品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得到表面无褶皱、中心无缩孔且含氧量低的铟铸型。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在除水除氧氛围中,将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浇铸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中,得到铟铸型。
[0007]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在除水除氧氛围中,将铟加热熔融得到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将模具加热得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然后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得到铟铸型。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在除水除氧氛围的手套箱中,将铟加热熔融得到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将模具加热得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然后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得到铟铸型。
[0009]本专利技术将铟加热熔融得到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若铟熔体的温度高于220℃时,会导致铟熔体凝固缓慢,表面会形成缩孔,同时温度过高也可能导致坩埚软化变形;若铟熔体的温度低于180℃时,会导致熔体凝固过快,表面会出现褶皱、凹坑等缺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铟熔体的温度优选为190℃~210℃。
[0010]本专利技术将模具加热得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若模具的温度高于60℃时,同样会导致铟熔体凝固缓慢,表面会形成缩孔;若模具的温度低于50℃时,也会出现熔体凝固过快,表面会出现褶皱、凹坑等缺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的温度优选为55℃~60℃。
[0011]本专利技术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时,将所述铟熔体一次性浇铸到所述模具中。意指同一个模具一次性浇铸完毕,避免反复取所述铟熔体对同一个模具进行多次浇铸,若多次浇铸可能会出现在先浇铸的熔体发生凝固的情况,从而影响浇铸所得铟铸型质量。
[0012]本专利技术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时,将所述铟熔体匀速浇铸到所述模具
中。通过平稳的动作将所述铟熔体保持匀速浇铸到所述模具中,避免熔体液面抖动,造成凝固后有褶皱。
[0013]本专利技术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时,将所述铟熔体定点浇铸到所述模具中。具体而言,即固定从一个点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不要来回摆动,避免熔体液面抖动,造成凝固后有褶皱。
[0014]本专利技术在除水除氧氛围中进行,避免了空气中的水分或氧气在浇铸时进入熔体,影响最终所得铟铸型的质量。在一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需的物料和工具均在浇铸前放入所述除水除氧氛围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水除氧氛围为真空、氮气氛围或惰性气体氛围;其中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水除氧氛围中的水和氧的含量独立地小于0.1ppm。
[0015]本专利技术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得到铟铸型后,将所述铟铸型冷却后在真空、氮气氛围或惰性气体氛围下包装;其中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铟在加热熔融前用第一酸洗液进行酸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铟在加热熔融前用第一酸洗液进行酸洗2h~4h。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铟置于第一酸洗液中1h~2h,将所述铟翻面,添加与所述第一酸洗液等量的硝酸,继续静置1h~2h后,用水清洗至中性,继续用水超声清洗10min~15min,至所述水的电导率小于1μS/cm,进行干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酸洗液为硝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15~20的硝酸水溶液。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在加热前用第二酸洗液进行酸洗。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模具进行酸洗,具体包括:将所述模具置于第二酸洗液中8h~12h后用水清洗至中性,进行干燥。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盛载所述铟熔体所用到的工具也用第二酸洗液进行酸洗。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酸洗液为硝酸和水的体积比为1:8~10的硝酸水溶液。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除水除氧氛围中,将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浇铸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中,得到铟铸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得到表面无褶皱、中心无缩孔且含氧量低的铟铸型。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按照所述方法成功浇铸得到表面光亮呈镜面无褶皱、中心无缩孔的铟铸型,其含氧量约为65ppb~82ppb,远低于原料的含氧量,其它杂质含量也没有升高,符合MBE源超高纯铟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铟锭铸锭总装配手套箱外观图;
[0020]图2为图1所述手套箱内的操作间区域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四氟乙烯模具的外观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四氟乙烯模具的俯视图;
[0023]图5为图4所述模具沿B

B线的截面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四氟乙烯勺子的主视图;
[0025]图7为图6所述勺子的俯视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聚四氟乙烯烧杯的主视图;
[0027]图9为图8所述烧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技术实现思路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
[0029]本专利技术在手套箱内对铟锭进行铸锭,手套箱内划分有熔料区和浇注冷却区,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铟锭铸锭总装配手套箱外观图,图1中的1为真空泵,图1中的2为过渡舱,图1中的3为操作间,图1中的4为操作窗。图2为图1所述手套箱内的操作间区域图,结合图2和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知,本专利技术在熔料区内用加热炉1对模具进行加热,用加热炉2对烧杯内的铟进行加热熔融得到铟熔体,然后在浇铸冷却区内将铟熔体浇铸到模具中,所述模具置于电子天平上可以随时监控浇铸的量,浇注完成后冷却得到铟铸型。本方案在进行铟锭铸锭时用到的聚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铟铸型的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除水除氧氛围中,将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浇铸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中,得到铟铸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具体包括:在除水除氧氛围的手套箱中,将铟加热熔融得到温度为180℃~220℃的铟熔体,将模具加热得到温度为50℃~60℃的模具;然后将所述铟熔体浇铸到所述模具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熔体的温度为190℃~210℃;所述模具的温度为55℃~6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铟熔体一次性浇铸到所述模具中。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杰贺全涛吴广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导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