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77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涉及电梯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井道框架,及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分别与电梯吊厢上下两侧连接,且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均与井道框架连接;井道框架整体为矩形体框架,包括四根角部立杆,角部立杆的杆体上设置若干水平的矩形框;上连接部与四根角部立杆固定连接,下连接部与矩形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结合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形成对于电梯吊厢的预装固定结构;通过上下两个连接部的组合使用,将电梯吊厢固定摆放在已经完成建造部分的电梯井道之内。且通过上下两个连接部,形成借助井道框架中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两种结构的借力支撑,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外装电梯作为建筑改造设备的一个部分,为无电梯建筑的住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外装电梯包括用于电梯纵向移动的电梯井道,电梯井道与楼体外墙之间通过电梯连廊连接,形成从电梯轿厢至楼体的通道。
[0003]与建筑内电梯最大的不同是,外装电梯具有独立于建筑本体的井道,井道与建筑通过若干连廊连接,电梯井道自身具有完全独立的建筑结构,这就致使对于轿厢的安装和建筑内电梯存在较大的区别。户外电梯在吊厢安装时,需要先进行一部分井道的建设,然后将吊厢以预装的形式放置在井道内部,确保吊厢放置稳固后,再逐渐完成全部的井道建设,最后通过升降装置与吊厢的连接,在井道全部建造完成之前,吊厢一直固定在最初的预装位置,因此,需要确保该情况下,电梯吊厢的稳固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解决电梯吊厢预装结构既需要稳定,又需要后期便于拆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包括井道框架,及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
[0006]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分别与电梯吊厢上下两侧连接,且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均与所述井道框架连接;
[0007]所述井道框架整体为矩形体框架,包括四根竖直设置的角部立杆,所述角部立杆的杆体上设置若干水平的矩形框;
[0008]所述上连接部与四根所述角部立杆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部与所述矩形框连接。
[0009]优选为,所述上连接部包括与电梯吊厢上侧面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为“门”字形,上连接板两个竖直的平行板与所述电梯吊厢的上侧面固定连接,上连接板的水平板上侧固定连接两个平行的上连接件,上连接件通过上架杆与所述角部立杆固定连接;
[0010]所述上连接件的截面为“U”形,上连接件包括底板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所述底板与上连接板的水平板固定连接。
[0011]优选为,所述上连接件的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为朝向电梯吊厢的内侧板,及与内侧板平行的外侧板;
[0012]所述上架杆包括中杆及位于中杆两端的两根斜杆,所述中杆与内侧板固定连接,斜杆一端与所述中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角部立杆固定连接;
[0013]每个所述上连接件对应设置一根所述上架杆,每根所述上架杆的两根斜杆分别与一根所述角部立杆固定连接。即两根所述上架杆的四根斜杆分别朝向四根角部立杆。
[0014]所述角部立杆的杆体上固定设置耳板,耳板及上架杆的端部分别设置通孔,耳板和上架杆通过在通孔内设置紧固螺栓固定连接。耳板可以直接焊接在角部立杆上进行使用,而在后续拆除上架杆的工作中,因为耳板并不影响电梯使用,可以选择保留或者使用切割机切割掉。
[0015]优选为,所述下连接部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梯吊厢下侧的下连接板及下连接件;
[0016]所述下连接板上端面与所述电梯吊厢相贴,下端面与所述下连接件相贴;
[0017]所述下连接件跨接在电梯吊厢下方的所述矩形框上。
[0018]优选为,所述下连接板包括两个平行的侧框板,所述侧框板为“匚”形,两个所述侧框板开口的一侧相对设置,所述侧框板设置两个平行的中框板,所述中框板同样为“匚”形,两个所述中框板的开口相背设置。
[0019]优选为,所述下连接件包括两根平行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若干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
[0020]所述支撑杆跨接在所述矩形框的两个平行杆上。
[0021]所述下连接板搭接在所述下连接件的支撑杆上。
[0022]优选为,所述两个上连接件的内侧板之间设置若干拉杆,所述内侧板的板体上开设通孔,所述拉杆两侧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内侧板的通孔,且拉杆端部螺纹连接螺母,螺母位于所述内侧板朝向外侧板的一侧。
[0023]优选为,所述矩形框与上连接件平行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个内支撑框,所述内支撑框为水平设置的“n”形,包括两根朝向电梯吊厢设置的内横杆,及位于两根内横杆靠近电梯吊厢的端部之间的内纵杆;
[0024]所述内横杆远离内纵杆的一端与所述矩形框固定连接;
[0025]所述内横杆朝向电梯吊厢的一端固定连接内立杆,所述内立杆连接卡块;
[0026]所述卡块一侧设置有卡槽,卡块通过卡槽与所述内立杆卡接,另一侧与所述外侧板固定连接。
[0027]优选为,所述内立杆的水平截面为“丄”形,包括与所述内支撑框固定连接内立板,及与内立板中部固定连接且垂直的中板;
[0028]所述卡块与中板卡接。
[0029]优选为,所述外侧板上设置螺纹孔,所述卡块朝向外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所述外侧板螺纹连接。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结合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形成对于电梯吊厢的预装固定结构;通过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组合使用,将电梯吊厢固定摆放在已经完成建造部分的电梯井道之内。且通过上下两个连接部,形成借助井道框架中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两种结构的借力支撑,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图;
[0033]图3为图1的B局部放大图;
[0034]图4为图2的C局部放大图;
[0035]图5为本技术的下连接板放大图。
[0036]图中:
[0037]100、电梯吊厢;1、井道框架;11、角部立杆;12、矩形框;13、内支撑框;14、内立杆;2、上连接部;21、上连接板;22、上连接件;221、内侧板;222、外侧板;23、上架杆;24、拉杆;3、下连接部;31、下连接板; 311、侧框板;312、中框板;32、下连接件;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实施例
[0040]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41]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包括井道框架1,及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
[0042]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分别与电梯吊厢100上下两侧连接,且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均与井道框架1连接;
[0043]井道框架1整体为矩形体框架,包括四根竖直设置的角部立杆11,角部立杆11的杆体上设置若干水平的矩形框12;
[0044]上连接部2与四根角部立杆11固定连接,下连接部3与矩形框12连接。
[0045]上连接部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预装吊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井道框架(1),及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所述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分别与电梯吊厢(100)上下两侧连接,且所述上连接部(2)和下连接部(3)均与所述井道框架(1)连接;所述井道框架(1)整体为矩形体框架,包括四根竖直设置的角部立杆(11),所述角部立杆(11)的杆体上设置若干水平的矩形框(12);所述上连接部(2)与四根所述角部立杆(11)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部(3)与所述矩形框(12)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预装吊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2)包括与电梯吊厢(100)上侧面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21),所述上连接板(21)为“门”字形,上连接板(21)两个竖直的平行板与所述电梯吊厢(100)的上侧面固定连接,上连接板(21)的水平板上侧固定连接两个平行的上连接件(22),上连接件(22)通过上架杆(23)与所述角部立杆(11)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件(22)的截面为“U”形,上连接件(22)包括底板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与底板垂直,所述底板与上连接板(21)的水平板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预装吊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22)的两个所述侧板分别为朝向电梯吊厢(100)的内侧板(221),及与内侧板(221)平行的外侧板(222);所述上架杆(23)包括中杆及位于中杆两端的两根斜杆,所述中杆与内侧板(221)固定连接,斜杆一端与所述中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角部立杆(1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上连接件(22)对应设置一根所述上架杆(23),每根所述上架杆(23)的两根斜杆分别与一根所述角部立杆(11)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预装吊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部(3)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电梯吊厢(100)下侧的下连接板(31)及下连接件(32);所述下连接板(31)上端面与所述电梯吊厢(100)相贴,下端面与所述下连接件(32)相贴;所述下连接件(32)跨接在电梯吊厢(100)下方的所述矩形框(12)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文曹晓光陈涛苏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文锦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