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皖专利>正文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0760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注入/采集口和一体连接的上舱体以及下舱体,增强装置整体的密闭性,有效避免血浆在离心分离、移动至容器的过程暴露于空气中的现象发生。同时,离心分离后,可借助注射器从注入/采集口抽取上层的贫血小板血浆至液面达到合适刻度线处,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通过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上下运动,实现了对下舱体中容纳的血液样品体积的自由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对单次处理血液样本体积进行灵活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分离阀门组件结构设计,保证了血液及其不同组分在离心分离管内流通顺畅,有效提高对血液样品的分离效率。的分离效率。的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是从人体血液中提取的血小板浓缩物,富含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 、成纤维生长因子(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
‑ꢀ
ming growth factor,TGF) 、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
‑ꢀ
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增殖、血管再生、组织再生与修复等,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富血小板血浆(PRP)的制备方法较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技术专家共识》(单桂秋等)中介绍有几种比较成熟的制备方法:(1)成分单采机采集制备PRP,(2)血袋采集制备PRP,(3)PRP专用分离套装分离制备PRP,(4)离心管手动分离制备PRP。第三种制备方法是临床上制备PRP合法且广泛使用的方法,此方法是专门设计制造一款耗材并配备离心机来分离制备PRP。其特点在于:在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制备PRP,制品安全性相对较高,采集到的血小板浓度是供体血液血小板浓度的4倍左右。该类制备方法多采用两次梯度离心法分离PRP:第一次离心后血液分为三层,分别为上层贫血小板血浆(platelet

poor plasma,PPP)层、中层血小板浓缩物层即俗称的黄衣层或白膜层、下层的红细胞层;转移贫血小板血浆(PPP)和血小板浓缩物进行第二次离心,离心后即可得上层的贫血小板血浆(PPP)和下层的富血小板血浆(PRP)。
[0004]目前临床应用的制备PRP的专用耗材包括山东威高PRP制备套装、瑞士瑞珍PRP制备套装以及韩国瑞维TriCell PRP Kit等,都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单次处理血液样本的体积固定。如单次只能处理大约10毫升、30毫升等的血液样本,但临床使用PRP过程中,不同应用领域所需PRP体积不同。如在骨关节疾病应用时,需要4~10毫升,而在皮肤疾病应用时,需要3~6毫升;

提取分离所得的PRP浓度固定。如只能采集浓度是供体血液血小板浓度2倍、4倍、6倍等的PRP,但临床使用PRP过程中,不同应用领域所需PRP浓度不同。如在骨关节疾病应用时,需要4~6倍等,而在皮肤疾病应用时,需要2~6倍等;

操作不便利。如山东威高PRP制备套装在制备过程中需多次进行红细胞层、贫血小板血浆(PPP)层的转移,操作较为繁琐,制备时间较长。
[0005]如在专利CN202122852682.7中的技术方案,包括离心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通过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隔绝在不同的空间内,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抽取富血小板血浆,从而降低了富血小板血浆的获取难度。但是该方案中从
离心筒侧壁开设输液孔,将血液样品从输液孔注入离心腔。虽在输液孔内设置了密封塞,但使用时间久了,密封塞容易松动脱落,导致漏液,密闭性较差。此外,该方案中通过倒置离心筒和流通孔的开闭来控制血液中的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以及富血小板血浆的分离,容易因操作疏忽导致误差较大。且离心筒内壁上红细胞、贫血小板血浆的残留会对富血小板血浆的纯度有影响。操作较为繁琐,制备过程时间较长。另外,该方案中的容纳腔容积固定,只能处理固定体积的血液样本。继而提取分离所得的富血小板血浆的浓度固定,使用时局限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离心分离管及其使用方法,并将其应用在从人体体液中提取分离细胞的
中。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离心分离管,包括:上舱体,其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目标物,其上端设置有一个顶旋盖,所述顶旋盖上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下舱体,其用于容纳样品,其下端设置有一个可沿下舱体上下位移的底旋盖,所述底旋盖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使得下舱体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的上下位移而改变;分离阀门组件,其用于连接上舱体以及下舱体,同时控制上舱体与下舱体之间的液体流通。
[0008]传统的提取富血小板血浆方法是利用管型试管配合离心分离机的方式,但在经过第一次离心分离后,利用注射器来提取血浆,再装入新的管型试管的过程中,存在血浆暴露在空气中的问题。此外,利用现有的血液分离装置,难以将血小板浓缩至所需特定浓度,并且,难以自由调节单次处理抽取血液样本的体积。另外,现有的血液分离装置常采用内杆或凸柱来控制流通孔的开闭,容易造成血液流通不顺畅,极易堵塞。
[0009]本专利技术包括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目标物的上舱体。上舱体的上端设置有一个顶旋盖,顶旋盖上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还包括用于容纳样品的下舱体。下舱体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可沿下舱体上下位移的底旋盖,底旋盖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使得下舱体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的上下位移而改变。通过设置注入/采集口和一体连接的上舱体以及下舱体,增强装置整体的密闭性,有效避免血浆在离心分离、移动至容器的过程暴露于空气中的现象发生。同时,离心分离后,可借助注射器从注入/采集口抽取上层的贫血小板血浆至液面达到合适刻度线处,从而得到所需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此外,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上下运动,实现了对下舱体中容纳的血液样品体积的自由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对单次处理血液样本体积进行灵活调整。另外,独特的分离阀门组件结构设计,不仅有效提高对血液样品的分离效率,还能有效防止分离过程血液堵塞。
[0010]作为优选,所述分离阀门组件其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流通槽,所述流通槽中心处设置有内凹部,所述内凹部上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内凹部的滚珠,所述流通槽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限制滚珠向上位移距离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一流通孔。
[0011]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次离心结束后,旋转底旋盖带动推杆活塞向上运动时,推挤血液样品向上流动。血液样品进一步推挤滚珠向上运动,滚珠向上运动至隔板处受到阻挡,不再继续向上运动。此时分离阀门组件被打开,从而将分层后位于上层的血浆(含有富血小板血浆和贫血小板血浆)通过隔板上设置的第一流通孔全部推入上方的上舱体内。第一次分离操作完成后,由于滚珠不再受到推力作用,自然下落至内凹部。从而堵住流通槽,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舱体(1),其用于容纳分离后的目标物,其上端设置有一个顶旋盖(2),所述顶旋盖(2)上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或者采集样品的注入/采集口(3);下舱体(4),其用于容纳样品,其下端设置有一个可沿下舱体(4)上下位移的底旋盖(5),所述底旋盖(5)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向下舱体(4)上端延伸的推杆活塞(6),使得下舱体(4)容纳样品的体积能够随底旋盖(5)的上下位移而改变;分离阀门组件(7),其用于连接上舱体(1)以及下舱体(4),同时控制上舱体(1)与下舱体(4)之间的液体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阀门组件(7)其中心处设置有一个流通槽(8),所述流通槽(8)中心处设置有内凹部(9),所述内凹部(9)上设置有一个直径大于内凹部的滚珠(10),所述流通槽(8)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限制滚珠(10)向上位移距离的隔板(11),所述隔板(11)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一流通孔(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第一外壳体(13),所述第一外壳体(13)包括一个上大下小的空腔(14),所述空腔(14)内设置有一个流通板(15),所述流通板(15)上设置有用于样品流过的第二流通孔(16),所述流通板(15)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可沿弹簧(17)伸缩方向上下移动的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直径与空腔(14)下端内径相适配,所述流通板(15)的下方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外壳体(13)紧贴且用于限制挡板(18)向上位移距离的卡台(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阀门组件(7)包括第二外壳体(20),所述第二外壳体(20)内部设置有一个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上设置有第三流通孔(22),所述第二外壳体(20)内部位于固定板(21)上端设置有一个与之紧密贴合的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三流通孔(22)位置相对应的第四流通孔(24),所述第二外壳体(20)外侧还设置有与活动板(23)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皖
申请(专利权)人:吴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