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755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装置外壳、弹载天线模块、卫星定位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弹载天线模块、所述卫星定位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内;所述底座内设有三处类L型凹槽,底部设有一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所述装置外壳外表面设有三处卡扣凸起,通过所述卡扣凸起和所述凹槽能够将所述装置外壳安装到所述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得到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从而实现火箭发射纠偏功能;同时能够将定位传输装置方便、稳定的安装到火箭弹中,方便对定位传输装置安装和回收。方便对定位传输装置安装和回收。方便对定位传输装置安装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增雨弹定位和传输
,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运用飞机、高炮、火箭等运载工具或利用有利地形抬升气流将AgI、干冰等催化剂送入云中适当位置进行播撒,以达到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人工消雾、人工消减雨、人工防霜等目的。和其他作业工具比较,利用火箭发射输送AgI催化剂,具有播撒集中、冰核浓度高的特点,基本上能够控制目标区范围,特别适合于飞机难以进入的对流云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因而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只有做到“3个适当”(适当的催化时间、适当的催化剂量、适当的催化部位),才能取得成功,这就对火箭发射弹道的准确度和稳定性以及准时爆炸或燃烧等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多数增雨防雹火箭厂家提供的火箭弹道射程数据均为无风条件下的理论弹道射程数据,未见有增雨防雹火箭真实弹道轨迹和射程数据。由于无控火箭具有“迎风偏”的特点,在降雨、冰雹恶劣天气条件下受到高空风向风速的影响,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能否与理论值保持一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为实施增雨防雹科学化、精准化作业以及增雨防雹作业效果评估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多数型号的增雨防雹火箭在发射到达顶点后采用降落伞的方式,将火箭残骸带至地面。由于火箭开伞后为随风飘的轨迹,理论落点无法预示,现有的弹道程序只能预示不能正常开伞火箭的理论落点,这就为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隐患。
[0003]因此,如何快速定位增雨防雹火箭并将其运行轨迹实时传输至地面作业人员,成为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快速定位并将其运行轨迹实时传输就需要定位传输装置,如何将定位传输装置方便、稳定的安装到火箭弹中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装置外壳2、弹载天线模块3、卫星定位模块4和数据传输模块5,所述弹载天线模块3贴合在弹体外表面,且连接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4和数据传输模块5上,所述卫星定位模块4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5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2内;所述底座1内设有三处类L型凹槽11,底部设有一弹簧 1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上,所述装置外壳2外表面设有三处卡扣凸起21,通过所述卡扣凸起21和所述凹槽11能够将所述装置外壳2安装到所述底座1上。
[0007]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凹槽11卡开设在所述底座1内表面的顶端,三个所述凹槽11均匀分布,所述凹槽11包括长槽111、短槽112和连通槽113。
[0008]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弹簧12的长度要超过所述凹槽11的连通槽113所在水平线。
[0009]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凸起21的大小略小于所述凹槽11的宽度,保证所述卡扣凸起21其能够在所述凹槽11内滑动;所述卡扣凸起21均匀分布在所述装置外壳2 的外表面上。
[0010]所述弹载天线模块3采用共形天线用于接收北斗和GPS信息、发射定位信息及数据参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4用于对火箭弹飞行过程中的定位及对火箭弹空中位置和飞行方向的测量;所述数据传输模块5用于把火箭弹在空中的数据参数实时的发射到地面,地面设置一数据接收终端51,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传输模块5通过所述弹载天线模块3发射的数据参数信号。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在传统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上加装定位传输装置,可得到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从而实现火箭发射纠偏功能;同时能够将定位传输装置方便、稳定的安装到火箭弹中,方便对定位传输装置安装和回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底座细节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底座与装置外壳连接结构剖面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应用的火箭弹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安装到火箭弹上时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01

安全着陆系统;02

定位舱;03

播撒系统;04

发动机;05

尾翼;1

底座; 11

凹槽;111

长槽;112

短槽;113

连通槽;12

弹簧;2

装置外壳;21

卡扣凸起;3
‑ꢀ
弹载天线模块;4

卫星定位模块;5

数据传输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阐明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实施过程及性能展示,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20]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0021]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装置外壳2、弹载天线模块3、卫星定位模块4和数据传输模块5,所述弹载天线模块3贴合在弹体
外表面,且连接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4和数据传输模块5上,所述卫星定位模块4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5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2内;所述底座1内设有三处类L型凹槽11,底部设有一弹簧1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上,所述装置外壳2外表面设有三处卡扣凸起21,通过所述卡扣凸起21和所述凹槽11能够将所述装置外壳2安装到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是直接固定安装在增雨防雹火箭的内表面上,可以采用焊接或过盈配合。
[0024]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凹槽11卡开设在所述底座1内表面的顶端,三个所述凹槽11均匀分布,所述凹槽11包括长槽111、短槽112和连通槽113。
[0025]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弹簧12的长度要超过所述凹槽11的连通槽113所在水平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装置外壳(2)、弹载天线模块(3)、卫星定位模块(4)和数据传输模块(5),所述弹载天线模块(3)贴合在弹体外表面,且连接到所述卫星定位模块(4)和数据传输模块(5)上,所述卫星定位模块(4)和所述数据传输模块(5)固定在所述装置外壳(2)内;所述底座(1)内设有三处类L型凹槽(11),底部设有一弹簧(1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底面上,所述装置外壳(2)外表面设有三处卡扣凸起(21),通过所述卡扣凸起(21)和所述凹槽(11)能够将所述装置外壳(2)安装到所述底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定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卡开设在所述底座(1)内表面的顶端,三个所述凹槽(11)均匀分布,所述凹槽(11)包括长槽(111)、短槽(112)和连通槽(1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波吕峰闫非杨洋王晓青麦榕曾凡兵王飞跃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