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752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1、任务创建者新增任务指令,触发唯一“任务ID”并赋予相应“计划类别”字段和“责任部门”字段,并同时将该任务的状态字段设置为0;S102、系统向任务部门负责人发出新增子任务指令,任务部门负责人创建子任务指令后,系统将该子任务的状态字段设置为0及S103、任务创建者编辑确认子任务、提交任务,系统将该任务的状态字段从0变为1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打破市场上现有计划跟踪模块单个任务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能有效改进现有计划跟踪审批功能责任紊乱、重复工作、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服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企业都采用网上协同办公系统来进行各种计划跟踪、流程审批及生产物资采购等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上协同办公系统都采用云服务器或基于云平台来进行网上审批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尤其是诸如ERP管理系统或企业级的OA办公系统等等。但由于这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工作流程及审批流程,因此现有企业级的计划跟踪管理流程特别繁多,而且其权限关系错综复杂。
[0003]如今市场上的计划跟踪系统中,其主要实现方式还是传统的单个任务“逐级分派、逐级审核、逐个审核”的方式,其数据处理能力和审批效率不理想,任务审批人不能灵活地对多计划类别任务进行实时精确的跟踪,没有实现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协同任务跟踪管理。
[0004]因此,如何在保证计划跟踪的准确性的前提下,简化数据处理流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便是亟需解决的必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01、任务创建者新增任务指令,触发唯一“任务ID”并赋予相应“计划类别”字段和“责任部门”字段,并同时将该任务的状态字段设置为0;/>[0008]S102、系统向任务部门负责人发出新增子任务指令,任务部门负责人创建子任务指令后,系统将该子任务的状态字段设置为0;
[0009]S103、任务创建者编辑确认子任务、提交任务,系统将该任务的状态字段从0变为1;
[0010]S104、系统根据预置流程及节点触发任务,并由系统通过短息及网页端信息提醒相应审批人;
[0011]S105、相应审批人进行“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完成任务处理后,系统触发子任务并将任务的状态字段从1变为2;
[0012]S106、内部人员上传附件,提交触发子任务处理审批流程,系统将子任务的状态字段从0变为1,同时由系统通过短息及网页端信息提醒相应审批人;
[0013]S107、相应审批人进行“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完成任务处理后,系统将子任务的状态字段从1变为2;
[0014]S108、任务流程处理完成,结束。
[0015]进一步地,步骤S105及步骤S107中所述的“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6]S201、系统筛选当前状态字段为1的任务及子任务;
[0017]S202、系统识别用户ID;
[0018]S203、系统界面发出消息提醒提示并显示当前审批人当前可审批处理的所有任务及子任务;
[0019]S204、审批人员审批处理后,系统根据“前置任务”字段判定是否具有后置任务,有,则自动转至下一审批节点,无,则结束该任务及子任务审批。
[0020]同时,步骤S104及步骤S106中所述的“由系统通过短息及网页端信息提醒相应审批人”,其具体是指:系统首先筛选状态字段从0变为1的所有任务及子任务,并获取相应审批人的用户ID及相关数据信息;然后,系统将预置的数据内容发送给运营商;最后,运营商将含有数据内容的信息以短信方式通知该审批人。
[0021]为明确本专利技术中流程节点的前后顺序及位置关系,在步骤S102中所述的“任务部门负责人创建子任务指令”时,还需要通过“前置任务”字段选项来明确子任务间的前后置关系。
[0022]为实现批量处理功能,本专利技术在执行步骤S105及步骤S107中所述的“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前,系统首先会识别数据库中“前置任务”字段及“审批人”字段选项,并判定是否存在两个以上由同一审批人审批且存在前后置关系的子任务,如存在,则在审批人触发前置任务审批提交时,系统数据库自动跳过其后置任务,直接流转至下一节点,如不存在,则按照预定顺序步骤执行。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多类别计划实时同步及多路径类型计划无差别统计的选择方案,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4]S301、系统识别“计划类别”字段并判断该任务的界面是否属于多计划类别界面,是,则执行步骤S302,否,则执行步骤S301;
[0025]S302、系统通过识别新增任务时触发的唯一“任务ID”,筛选出不同计划类别界面的相同任务;同时,系统通过“数据库外键”关联不同计划类别界面,并对多计划类别任务数据实时同步;
[0026]S303、系统通过“数据结构SET”除重;
[0027]S304、系统执行多计划类别任务无差别统计。
[0028]进一步地,步骤S302所述的“系统通过数据库外键关联不同计划类别界面,并对多计划类别任务数据实时同步”,所述多计划类别任务与计划类别间之间通过唯一“任务ID”在数据库中进行关联。
[0029]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所有任务的状态字段中,“0”表示未提交,“1”表示待审批,“2”表示审批完成。
[003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3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计划跟踪技术相比,其“一键审批”功能通过发起任务(子任务)时对任务(子任务)的“责任部门”、“计划类别”、“用户ID”、“前置任务”等字段的赋予,并在系统数据库中约定“状态”字段,赋予任务及子任务状态不同定义,本专利技术能通过对以上字段
的筛选判断以明确任务及其子任务间逻辑及权限关系,打破了市场上现有计划跟踪模块单个任务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改进了现有计划跟踪审批功能责任紊乱、重复工作、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
[0032]2、本专利技术通过任务的唯一“任务ID”,能筛选出不同计划类别界面的相同任务,并且利用数据结构set的数组去重方法,保证了多计划类别任务统计的实时准确性,能有效弥补现有计划跟踪技术无法实现多部门多种类别计划的实时同步及多种路径类型计划的无差别统计的壁垒,保证了计划跟踪的精确性及唯一性。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流程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多类别计划实时同步及多路径类型计划无差别统计”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为明确本实施例中的相关具体含义,现对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以下定义:
[0039]本实施例中涉及的状态字段有三种含义,其中,状态字段“0”表示未提交、状态字段“1”表示待审批、状态字段“2”表示审批完成。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01、任务创建者新增任务指令,触发唯一“任务ID”并赋予相应“计划类别”字段和“责任部门”字段,并同时将该任务的状态字段设置为0;S102、系统向任务部门负责人发出新增子任务指令,任务部门负责人创建子任务指令后,系统将该子任务的状态字段设置为0;S103、任务创建者编辑确认子任务、提交任务,系统将该任务的状态字段从0变为1;S104、系统根据预置流程及节点触发任务,并由系统通过短息及网页端信息提醒相应审批人;S105、相应审批人进行“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完成任务处理后,系统触发子任务并将任务的状态字段从1变为2;S106、内部人员上传附件,提交触发子任务处理审批流程,系统将子任务的状态字段从0变为1,同时由系统通过短息及网页端信息提醒相应审批人;S107、相应审批人进行“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完成任务处理后,系统将子任务的状态字段从1变为2;S108、任务流程处理完成,结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5及步骤S107中所述的“多节点多任务的任务及子任务”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1、系统筛选当前状态字段为1的任务及子任务;S202、系统识别用户ID;S203、系统界面发出消息提醒提示并显示当前审批人当前可审批处理的所有任务及子任务;S204、审批人员审批处理后,系统根据“前置任务”字段判定是否具有后置任务,有,则自动转至下一审批节点,无,则结束该任务及子任务审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企业级多项目多计划类别的跟踪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4及步骤S106中所述的“由系统通过短息及网页端信息提醒相应审批人”,其具体是指:系统首先筛选状态字段从0变为1的所有任务及子任务,并获取相应审批人的用户ID及相关数据信息;然后,系统将预置的数据内容发送给运营商;最后,运营商将含有数据内容的信息以短信方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汪驰词汪洋黄操陈艺辉郭向伟沈丹杨洁
申请(专利权)人:同炎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